康熙的后妃大多都不出名,就连他的三位皇后,历史上都少有记载,但德妃是个例外。因为她虽然是康熙朝的妃子,但她更是雍正朝的太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为康熙朝妃嫔,生于顺治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60年。她是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的生母,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为满洲正黄旗人。不要看她亲族头衔是一等公,但实际上乌雅氏的出身并不高。相信这点,许多小说和影视剧都作了一定的概述。乌雅氏一族能有这些成绩,大部分都依赖于她生了一个好儿子雍正。实际上在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入宫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小小的宫女。没错不是秀女,而是内务府选拔入宫的宫女,那年她十三岁,平日里在宫里做些端茶倒水伺候人的活计。 纵观康熙十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这十年期间,乌雅氏的册封和生子几乎都是挨在一起的。就算不是,也相差不远,足以证明这个期间,乌雅氏很得康熙喜爱。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一代圣君康熙帝离世,去世之前,写下诏书,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于是在这一年,胤禛继位,改年号雍正。乌雅氏是胤禛的亲生母亲,如今雍正继位,乌雅氏的地位自然也随之高涨。她被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崩逝于永和宫,享年64岁,九月与康熙帝合葬景陵。全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乌雅氏活了六十四岁,死亡原因除了老死和病死的说法之外,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忧思而亡。乌雅氏想来对皇四子和皇十四子之间偏心严重,甚至到了后来争夺储位的时候,她帮助的也是十四子。对于自己的长子胤禛,却极为冷淡。但后来偏偏是胤禛坐上了皇位,因此出于对皇十四子的担心,她整日都极为忧愁,以致后来忧思而亡。 当然忧思而亡是民间的说法,史书对于乌雅氏死亡原因的正统说法是生病而死。——《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六十三高龄的乌雅氏病,雍正本为乌雅氏拟定徽号为仁寿皇太后,同时还打算请她从原本居住的永和宫,迁住至专供太后养老的宁寿宫,但等不及恭上徽号,乌雅氏即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