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话“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是何道理?今年的2月有“九”吗

 老树开花sw 2019-03-03

农村老话“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是何道理?今年的2月有“九”吗

过去农村不仅有民俗文化,还有谚语和民谣。古人根据农时制定了“二十四节气”,又创作了《九九消寒歌》,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数九歌》。

小编生活在北方,一到冬天就特别冷。小时候,奶奶就教我唱《数九歌》。开始也不明白什么意思,记得前两句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奶奶告诉我从冬至那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称作“一九”,以此类推,直到“九九”,一共有八十一天。

一、农村的老谚语“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是什么道理?

1、“二月没九”指的是什么?

古时候,农村人都使用农历计时法,俗称“阴历”,题中的二月指的就是农历。

古人按照月亮的圆缺制定的历法,这样跟阳历总会有一些时间差。

奶奶告诉我冬至定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前后,但农历总在11月。

农村还有句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这句俗语流传甚广,人们总结出来冬至的农历时间不同,来年的气候也就不同。

古时候处于农耕时代,人们是靠天吃饭的。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如果有的年份,冬至那天在农历十一月上旬的话,数到九九结束,没到农历二月份呢,就已经数完了。

所以就有了2月没九这一说法。

2、“2月没九,饿死猪狗”有道理吗?

这还得从数九歌说起,数九歌最后一句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古人就按照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数九结束了,春天就来了,气温已经上升,农民们迫不及待地种地了。

但是我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受季风影响严重。气温在农历二月份并不稳定,往往会发生寒流来袭,发生突然降温的现象,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可直接达到零度以下,这种情况俗称“倒春寒”。

在发生倒春寒之前,农民已经耕种完土地了。甚至春苗也出土了,果树大面积开花啦。降温导致庄稼冻死冻伤,烂秧烂苗,严重影响粮食收成。

人没有足够的粮食吃,面临着饥荒,哪里还有余粮喂猪狗呢?它们可不就得饿死了!

由此看来,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农谚是非常有道理的。

二、2019年2月有“九”吗?

2018年的冬至日在阳历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六。

今年立春节气正好是2月4日,按照数九歌来算,这天正好是“五九尾”,也就是五九的最后一天。

从六九到九九还有36天,经过推算,到了九九最后一天是阳历3月12日,农历是二月初六。

由此看来,2019年的2月是有“九”的。

根据这句农村俗语分析,今年年景没多大问题。

不过,就算2月没有九的年月,农业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更不至于造成因粮食大幅减产,甚至饿死猪狗的情况。

古时候人们没有办法预测未来天气情况,只能依赖这些古老的农耕文化。

如今气象预报非常准确,甚至可以预测未来半个月的天气变化。如果未来几天气温下降,更会及时通知我们做好防寒准备,农业生产不会遭到严重损失,更不可能饿死猪狗了。

所以,人们就把这句农村俗语当作对过去的农耕文化作为一点了解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