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i-Fi人生 | 音响之路(五)

 满天星e2o7j6t6 2019-03-03

如果你听不出换线材后对音响系统音质的改变,那你就没有办法去调节你音响系统的音色,没办法调整出你喜欢的声音了。

  音响之路  

小时候听爷爷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故事。说一叫文广通之人,为射杀一野猪追至深山一洞口,终于在洞口用箭把野猪杀死,忽然听闻洞内有人声,便入洞寻找,穿过山洞,见一山青水秀之地,亭台雅舍,挑花漫山,仿如人间仙境,河边有一庭院中有数人,见文广通便招呼他过来饮酒,有人弹琴相助,又有人谈经论典,在座数人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三千年,后知可百世,无所不谈,又有美酒佳肴,又有绕梁琴音,不经觉间已日薄西山,这时有一老翁提醒,说文广通是时候回家了,文广通见主人家送客,只好起身告辞,原路回至洞口,发觉野猪已成一堆白骨,回到家中,才知已离家12年,家人以为他已葬身山中,早已为他办了丧事,隔日他带村民回洞口,却发觉洞口有巨石,再也无法进入。  

小时候知识浅薄,觉得这是神话,只觉惊奇好玩,长大后似懂非懂,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来看过不少《时间简史》之类的科学书籍,才知道时间不是永恒不变的,你的飞行速度越快,你的时间就变得越慢,当你以光的速度飞行一天,地球上已过去了100万天,即是2739.7年,果然与古人之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有所吻合。所以,有时候我们还不能理解的事情,可能只是我们知识水平未到,所以才不能明白。

记得刚开始玩音响时,看港台的音响杂志,玩线玩钉不亦乐乎,说一套音响系统中换线如换机,特别是CD音源到功放间的信号线,重要如人体中的神经,有神经线之称,只是当年囊中羞涩,只能玩得起傻瓜功放之流的散件组装功放与廉价卡座,线材基本都是在广州解放中路地摊的土炮线,换来换去也不觉得有何神奇效果,只觉得写这篇神经线文章的人才是发神经。后来有钱玩上了日本索尼功放,觉得声音有点生硬,这时解放中路地滩出现大量美国怪兽发烧喇叭线,这类发烧喇叭线是生产过程中的次品,如外皮有刮痕或丝印出错等,价格不到正品的十分之一,虽说如此,50元一米对当时的我已是天价,冲着怪兽线的巨名,咬咬牙买了4米回家,每声道两米,谁知道接上之后,索尼功放推的先锋音箱原本生硬的声音,变得纯厚起来,乖乖,线材这玩意,还真的有效果,于是再买怪兽100信号线回来,声音更加厚实,后来升级到怪兽500,肉痛啊,价格还真的要500大元一对,但明显效果更好,纯厚中多了很多细节。这时我就开始相信,线材是会改变音效的,当年这几对线就是我的至宝,凡是烧友过来听音响,都先隆重介绍我用的是怪兽发烧音频线与喇叭线,嘿嘿,好不威风啊。

现在偶尔上论坛或与某些音响巨烧交流,发现还有很多人不相信发烧线材的效果,都说换发烧线之人都是发神经云云,心中无语,也懒得争辩,对于不相信换线如换机神话的人,一,要么音响太低级,二,耳朵有问题。对于第二类人,我只能表示 羡慕妒忌恨,哥,你们玩音响可以省很多钱了,玩十万元音响也可以用随机送的信号线,五金店买十元一米的喇叭线了,反正你们都听不出高级线材的效果,实在是太环保了。

对于初烧来说,如听不出线材对声音的改变,那的确是要对自己的音响系统和耳朵自我检讨一下了,我觉得这是玩音响系统的基本功,老烧们都有句老话,“无钉无线,神仙难变”,玩音响的所谓玩,就是对音响系统的调节,而改变音色的主要方法,是在CD,功放,音箱三大件不变的前提下,更换信号线,喇叭线,电源线,脚钉等,如果你听不出换线材后对音响系统音质的改变,那你就没有办法去调节你音响系统的音色,没办法调整出你喜欢的声音了。就像你放糖放盐到锅里,都感觉不到味道的改变,那请问,你又如何去煮出一锅美味鸡汤?如色盲怎赏百花?如舌钝又如何品山珍?如果你能听得出线材对音色的改变,恭喜你,你已有了玩音响的基础分辨能力了,可以进入玩音响的世界了。

某些厂家为了音乐信号高中低频率的信号能平衡转输,就把线材造得非常细,减小高频的通过量,降低趋肤效应,再把几十股或几百股线材绞合在一起,让中低频的通过量增大,像怪兽与卡达声就是这种做法,因面纯多股线听感大多中低频丰厚。更有粗单支线与多股线混合,以调出设计者心目中想要的音色,如MIT与天仙配之类。

加上线材不同的材料,如铜,银,金等,金与银都对音乐较高频率有较好的通过能力,因而含有金与银的线材高频细节都偏多,还有单晶铜多晶铜等也对音乐电波的传输有不同的效果,还有线材的表面绝缘材料也一样会影响音乐电波的传输,所以市面上各种不同品牌线材对音乐信号的传输产生的音色改变是千变万化。初玩线材大致掌握以上几种基本物理概念,结合实听经验,初级玩法,大致想变厚就用多股线,想变细腻点中低频就用单支线来调整,更进一步的玩线调节就必须结合不同的音响品牌来选择线材了。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