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全街位于苏州城区东南部,东起葑门安利桥堍,西至人民路三元坊口,为旧时古城高尚住宅区,豪门巨屋,深宅大院,鳞次栉比。

.

.

.

.
苏州十全街长约2公里,最早因沿街有十口古井而称“十泉街”,《沧浪十八景图咏》书中记:“相传淳熙年间,江南大旱,里人造井于此,竟得十眼,涓涓然、晶晶然,冬暖夏凉,不溢不竭,于是众人喜而旱魃去。街因泉兴,泉因街名,十泉街之名自此远播矣。”清乾隆帝南巡至苏州,曾驻跸于附近带城桥下塘织造府内,地方官员为讨好乾隆,便以乾隆自号“十全老人”之名,改“十泉街”为“十全街”。苏州十全街共架桥8座:砖桥、吴衙桥、星造桥、带城桥、船场桥、乌鹊桥、福民桥、帝赐莲桥。乌鹊桥往西至人民路段原称大太平巷,1966年合并称友谊路,1980年统称今名。

.

.

.

.
苏州十全街上乌鹊桥以东,为大宅院区,古朴宁静,名士寓庐比比皆是,如清代祖孙状元彭定求、彭启丰故居;明代大学士王鏊故居;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故居;棉织实业家严欣祺住宅;国民党将军朱培德公馆及马崇六公馆、唐亚宾公馆;国画大师书法家张大千、张善子、赵子云、萧退闇等也曾寓居于此。其中,彭氏曾被称为苏州四大家族之首。据统计,在清代近三百年的科举考试中,彭家出过2个会元与状元,1名探花,
14名进士,31名举人,7名副榜,副贡生达130余人。书香门弟演化为名宦世家,彭氏家族不仅扬名于京城官场,也让十全街的诗书风尚、风花雪月成为史上难以释怀的佳话。

.

.

.

.
据史料载,历史上吴国曾有乌鹊、升月、江风三所客馆,乌鹊馆就位于十全街乌鹊桥畔,沿河而筑,舟楫可至,车马可达,水陆便捷。乌鹊桥就是因馆得名,古人有“鹊躁而行人至”之说,客馆以乌鹊命名,理顺而又吉祥。

.
苏州十全街闹中取静,梧桐林立、粉墙黛瓦、人家枕河,曾是苏州涉外宾馆的集聚地,南林宾馆、南园宾馆、苏州宾馆等都坐落于此,故十全街曾一度被更名为友谊路。其中,南园历史悠久,为吴越广陵王钱元璙治理吴地时,其子所创,为历代名园,近代一度是蒋夫人姚冶诚的宅园,是其偕在苏求学的蒋经国、蒋纬国的寓所,1952年在此基础上建成南园宾馆,也是建国后苏州最早的国宾馆。改革开放后,国门洞开,到苏州旅游、考察的外宾均入住于十全街上的涉外宾馆,商机凸显,于是十全街上开出了一家家古董、字画、工艺品店,遂形成了一条闻名遐迩的旅游品特色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