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读书会 2019-03-01 14:24:31嫋嫋茶香,只道是尋常。 半诗,半茶 半诗月,半茶花 半诗月痴,半茶花香 半诗月痴情,半茶花香茗 一晌,一生 一晌酒,一生梦 一晌酒醒,一生梦回 一晌酒醒归,一生梦回醉 茶,人于草木间 茶香,宁静而致远 茶人,淡泊而明志 茶如人生,苦尽,甘来 一盏清茶,喝到凉却 几幕好戏,看到人散 品沏赏闻饮之乐,悟清静恬澹之心 世人若解茶之道,不羡仙人做茶人 唐.陆羽《茶经》有言: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神农野外以釜锅煮水时 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 煮好的水,其色微黄 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 此为最普遍的饮茶起源之说 还有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 茶之功能起源也众说纷纭 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 亦有言,古者民茹草饮水 茶,或归于瑶草,或归于嘉木 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槚蔎茗荈 茶之用,非单功于药食,亦为款客之上需也 以往喝茶好似中老年人的专属 年轻人还没发现茶是个好东西 可乐,咖啡,果汁,奶茶等更受青睐 当一个人爱上喝茶的时候 很可能一喝就是一辈子 爱茶,爱的是那一盏纯粹 爱茶,爱的是那一缕茶烟 爱茶,爱的是那一口滋味 爱茶,爱的是那一刻宁静 在茶的湿润里从容不惊地老去 只有爱茶,才能从中品出味道 涩中的醇,淡中的香 沁人心脾,意犹未尽 不懂茶的人,喝出它的苦涩 懂茶的人,能喝出它的清香 ![]() 古往今来,采茶都颇有讲究 宋朝时特别注重采茶嫩度 茶农多采“毛尖”、芽茶以卖高价 叫“争价不争斤” 到了清朝,则讲究老、嫩分类 茶农注重老茶、嫩茶分采、分放 茶叶须在一芽3-5叶时采摘 采早了芽头小,产量不高 采迟了芽茶变老,降低质量 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 采茶以女性为主,心灵手巧 古代还有口唇采茶,一般为宫廷贡茶 由处女的口唇采集新鲜的芽叶 并存放于采茶女工的胸部 通过采茶工的体温进行茶叶的“初烘” 所以口唇茶有时也称“乳香茶” 遥望茶山云雾绕,茶香醉心人神往 若隐若现采茶女,茶山人歌入梦来 ![]() ![]() ![]() ![]() 中国人喝茶有茶道礼仪 茶七,饭八,酒满盅 给人倒茶倒七分,留下三分作人情 放置茶壶时茶嘴不能正对他人 斟茶时有先老后小,座次讲究 喝茶过程中,中途有新的朋友加入 那么就要重新泡茶,新客要换新茶 与客人喝茶时,要注意客人杯中的茶品情况 即时添茶换水,茶盅不要碰茶盘 头道茶不能喝,一般要倒掉 作为茶客,在主人分茶的时候 食指与中指稍微弯曲轻叩桌面 表示对主人的感谢 品茶之时,客人杯子的茶水不宜喝光 客人辞行之时,再喝光或者倒光 所以,会喝茶的人这些礼仪规矩也要懂 在喝茶的时候才能不会失礼 ![]() ![]() ![]() ![]() 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 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 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 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 其他名茶系列: 涌溪火青,太平猴魁,湖南蒙洱 云南普洱,采花毛尖,恩施玉露 蒙顶甘露,屯溪绿茶,白毫银针 雨花茶,滇红,金奖惠明茶 四川茉莉花,峨眉竹叶青等 各种名茶,各有千秋,各有所爱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 信阳毛尖有“绿茶之王”的美誉 武夷岩茶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 祁门红茶是红茶皇后,香名远播 ![]() ![]() ![]() ![]() 茶,从字形上看 中间有个“人”字 一个在草木间生活的人 凡事依天理,凡事随云意 自自然然,不强求,不越取 水到茶成,这是茶的道,也是人的道 心中有道,倒茶成茶道 心中无道,茶道成倒茶 茶道倒茶本无差 贵在朴实无华,道在不假粉饰 一念造作落俗流 茶汤聚足琥珀光,强曾其色老抽样 真味远矣,不是永恒大道 茶中有道,道中有情 品茶之六苦,忆人生六甜 得心之平静,见世间之美 ![]() ![]() ![]() 冯唐《不二》中有段对话我印象很深 玄机说:"我有茶。" 庄阳问:"好茶?" 玄机说:"茶。" 庄阳说:"我只有这一个琥珀杯,听说原来用来喝酒的, 我不管,杯子好看,我用来喝茶。" 玄机说:"我有个杯子。" 庄阳问:"什么杯子?好杯子?" 玄机说:"杯子。"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清为茶韵,静为茶性,和乃茶魂 心将流水,身于浮云,清净无非 一袅茶烟起千朵 一壶清茶月如纱 一饮忘尘醉缥缃 一笑过往道平常 心素,如简 人素,如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