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王熙凤)期末质量分析报告(小学)
2019-03-03 | 阅:  转:  |  分享 
  
2018年秋季学期盘龙区一年级期末质量分析报告龙泉育才学校王熙凤抽样说明根据本校对学科成绩中等水平的界定,我班在2018学年盘龙区期末
考中属中等水平的学生共有15人,现抽样本6人,占比40_%。二、样本分析表一一年级语文学科题型统计题号题型题号题型1我
能正确、工整地写下面的生字112我是拼音小能手12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34我会按要求,认真书写字词14
5我会想想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56课文大回放,认真读,仔细想。167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17表一:一年级_语文_学科
80分----_89_分六位学生各题型得分及占比统计表姓名题号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分值
6255299206张明慧6194289142.5文浩然6165299202车石峰6164289182林诗美6194247182梁
俪馨6233289182闫赵鑫柔6194269183.5平均6164.727.28.717.72.4各题型答题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用概述加例举方法表达)1.学生对二类字的读音不熟悉,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分不清,也记不牢。比如:第二题中根据生字能正确判断生字的平
翘舌音、前后鼻音并连线。比如说尘土的“尘”是前鼻音en,成功的“成”是翘舌音eng2.对于笔画的掌握情况还不够。比如斜钩和卧钩分不
清,竖弯钩和横折弯钩分不清3.阅读理解题完成不好。春天开放的花儿有()(多选)儿歌中,描写春天颜色的词语有()(多选
)好多同学直选一个而丢分。对中等学生的突出特点的描述(可从学习主动性、听课行为、作业练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描述突出的特点)
本次期末考试整体成绩:一班87.69二班88.51班级中等生大概有26人,占班级45.8%回顾上述这些孩子平时的学习状况:他
们上课爱开小差、东张西望,做作业时喜欢边讲话边写作业,作业质量很差。下课后学习主动性又不够,周末家长也没有较好的帮助孩子,更不会教
育一下孩子,有的家长还很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管她学得怎样,无所谓。中等生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1大部分不甘居中游,有强烈的进步愿望
;2少部分缺乏远大理想,得过且过;3少数认为自己天资差,缺乏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对第一种情况的学生,我将有意识地召开了这一类型学
生的座谈会。会上,首先我开诚布公向他们表明座谈的目的是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接着我具体地表扬了他们争取进步的事迹,并指出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努力方向,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最后我讲了数学家华罗庚少年刻苦学习的
动人故事,号召他们学习。许多同学,听了我的讲话很受感动,意识到这是对他们的重视、鼓励和关心,因此思想上去掉了紧张和顾虑,说出了他们
心理的一些想法。会后,在《学习园地》上出现了《前进吧,同学们》、《我们要争当三好学生》等催人奋进的文章。对第二种情况的学生,我便想
方设法打破他们“甘居中游”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愿望,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毅力和意志。例如,2006年下学期开学初,
我组织了一次“我的理想”的主题班会,我讲了一些中外伟人从小立志成才的故事后,有意让几个甘居中游的学生发言,他们内疚地说出了“胸无大
志”、“混日子过”的真话,表示要为祖国为祖国为四化发奋读书的决心。在他们的热情调动起来之后,我便适时地向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不断强化他们要求上进的意识。对第三种情况的学生,我便经常发掘他们的优点和潜
在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有一次我找xxx谈话,她叹息说:“我是木脑壳,不是读书的料……”我笑着指出她的脑袋很灵,作文写得不错
,讲了班上一些人脑袋并不怎么灵而成绩进步很快的事实,又讲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天资差而勤奋成材的事迹。日后,发现她稍有进步便给以表扬,并
在给她的作文评语中,有意识地多加鼓励。这样一年后xxx便成了优等生。与此同时,我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如加强对中等生的家访,特别是
那些对子女要求不严的家长,我定期去访问,家长和学生很受感动,这些中等生进步也较快。我还注意选择一些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中等生担任班干部
,一方面使担任班干部的中等生严格要求自己,更快进步,另一方面能使大多数中等生认识到班主任并没有“两眼向优”,把他们晾在一边。总之,
我把抓中等生的教育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之中。我对一年级的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我没有什么成功案例,只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打算
在下学期的教学中从这几个方面来抓.一、挖掘闪光点,给他们进取的动力教育的目的是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教学必须面
向全体学生,既要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使他们的个性和才能
都得到发展。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育要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事实上,由于个性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班级中的学生
都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好、中、差之分。每个班级里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不会少写作业,不会不守纪律,考试成绩不好也不坏,他们没有那么多
缺点,也没有引人注目的闪光之处。因此,虽说他们人数最多,却也最容易被遗忘,评选干部他们轮不上,表扬先进没有他们,批评后进也很少有他
们的份,提起他们,一时也说不出有什么优点。其实,人各有所长,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更何况他们是“还可以”的学生
。说到挖掘学生闪光点,许多老师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去关注、寻找后进生或优秀学生的长处,然后进行提优补差。提优补差固然重要,但我们在竭力
进行提优补差的同时,不妨也多看一眼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虽说他们的成绩算不上出色,但也许,他们中间有作业做得特整洁的,有守纪自觉的
,有关心集体的;也许,手工做得最好的,画画得最出色的,歌唱得最好听的也在他们中间。他们看似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其实他们也有着自己的
愿望与憧憬,也有与同学一比高低的雄心壮志。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可贵之处,并以此为突破口,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送去鼓励的话语,他
们一定会从老师的信任与期待里获得动力,扬起前进的风帆。”,只有把欣赏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鼓励的话语送给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动力,激
发他们的潜力,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二、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愿望。随着
年龄的增长,他们已开始关注自我,认识自我,赏识自我,并有了一种实现自我的愿望,只不过有的的善于表现,有的则不善于表露。如果老师能做
个有心人,全方位地关注他们,发现他们,鼓励他们,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身形象的舞台,他们就能获得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从平凡走向出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用灵敏的手去抓机会。”有位老师在
学生写给她的悄悄话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老师,我很佩服那些能说会道的主持人,在家里我还经常模仿他们主持节目的样子。我也很想真能当一回
主持人,可又怕自己做不好,你说我能当好主持人吗?”原来这位老师所带班级的班队活动都是由班干部主持的,而这位学生是个中等生,平时上课
回答问题都有点胆怯,她从没想到过让这样的学生来主持活动。她找来那位学生,与他谈心,并和他一起探讨怎样才能当好主持人,还告诉他,只要
有信心,有决心,肯动脑,多练习,就一定能做好。后来就让这位学生和班干部一起主持班队活动,她的表现果然不错,而且能力越来越强,后来成
了全校师生都喜欢的主持人,同时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同样能用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对待那些“还可以”却又不是很出
色的学生,把表现的机会公平地给予他们,他们便会从老师的期待里获得动力,从犹豫走向坚定,充分展示自我。学生展示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认定目标、为实现目标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勇气。三、开展竞争,促使他们积极进取。中等生往往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
。正是这种感觉阻碍着他们进取。从这点上说,他们也处于游离状态,引导得当,就会由平凡走向出色,若忽略他们,则有可能滑向后进。平等的竞
争是促使中等生进步的有效手段。首先,可以在班里的中等生之间开展竞赛,如比一比谁上课发言积极,谁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看谁进步快;其次,
可以在班级里经常举行一些竞赛活动,如优秀作业评比、作文竞赛、朗诵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当他们取得成绩或有出色表现时同样要给予鼓励,
尽可能多地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长处,获得进取的动力和信心。同时教师还应当意识到,参与
班级、学校的各类选拔和评比是每个学生都拥有的权利,不能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一次次地为优等生创造机会,而置中等生、后进生不
顾。至少,我们应该让他们公平地拥有自我展示、自我挑战的机遇。其实如果公平竞争、公平选拔的话,他们未必不行。中等生是平凡的,可在我们
这个社会中,特别优秀或是特别糟糕的人能有几个呢?有人说,哈佛的成功经验不在于出了几位总统,也不在于出了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在于是否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是否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转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颗心灵,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提供平等竞争的机遇,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人的个性,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我们相信,只要给他们阳光,他们都会灿烂的。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心安理得地说:“我无愧于每一个学生。”
献花(0)
+1
(本文系xiaoxi04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