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最冤的一员大将,本是文武双全的帅才,却死于小人之手

 寻梦向天歌 2019-03-03

太阳上了一天班,今天又去度假了,看来这些年累坏了啊。今天咱们聊聊三国时期“蜀汉最冤的一员大将,本是文武双全的帅才,却死于小人之手”,说的是谁呢?就是魏延。

说到蜀国大将,朋友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都是本领高强、功勋卓著的将才,而小编今天要说的魏延,却是一个能统领大局的帅才。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魏延都是深受刘备器重的,虽然是降将,但是数有战功,被刘备封为汉中太守,镇守汉中十年,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了!但是小说和正史中都明显可以看出来:诸葛亮不信任魏延。

在诸葛亮北伐时,魏延就几次提议效仿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亲率五千精兵走子午谷奇袭长安,在潼关与诸葛亮会师,而诸葛亮作战谨慎,不愿冒险便没有采纳。魏延又是个性情暴躁的人,直说军事胆小怕事,因为性情,魏延在整个军中也是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长史杨仪。杨仪处理政务是把好手,魏延也深得刘备喜爱,为此刘备和诸葛亮都十分无奈两人相处的不愉快。

即便不得诸葛亮信任,魏延在北伐期间依然战绩斐然,到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已经是军中的二把手了。无奈,诸葛亮病重,死之前把大权交给了杨仪,吩咐杨仪在自己死后退兵,让魏延断后。之后的事情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魏延不服,领军叛逃,最终被马岱所杀。

新版《三国》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是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想要独揽大权,统兵继续北伐,被诸葛亮事先安排的马岱所杀,这一点是符合历史的。诸葛亮死后,魏延知道大权被交给了杨仪,而自己作为二把手居然被安排断后,想着自己被诸葛亮压制多年,一身文武无法施展,现在还要被杨仪这个小人压一头,自然心有不甘。“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在军事会议上魏延如此说,意思很明显:我来统兵,继续北伐。然而诸葛亮在军中威望甚高,加上魏延平时树敌颇多,也就没人理睬他。

可能也是脑子发热,魏延领兵想要杀掉杨仪,被王平怒骂“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要造反?”魏延手下部队深知魏延有错,于是都鸟兽散了,魏延只好带着儿子逃命,被马岱追杀,砍下了头颅,献给了杨仪。杨仪脚踩着魏延的头颅大骂:“庸奴!复能作恶不?”随后诛杀了魏延三族。

依小编拙见,魏延的死,诸葛亮有很大的责任。刘备识人,而且善帝王之术,他能重用的人,诸葛亮不该如此打压;诸葛亮在用人上也确实不如刘备,比如让马谡镇守街亭,在自己死后不把大权交给二把手魏延。当然,打压魏延是为了独揽大权也说不定,魏延不是有勇无谋的人,不然刘备也不会排除张飞,让魏延镇守汉中了。魏延的性情也是重要原因。

好了,今天“蜀汉最冤的一员大将,本是文武双全的帅才,却死于小人之手”聊到这,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拜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