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公祈雨云梦山 与龙结缘奇闻传

 西唐愚叟gb6iqv 2019-03-03

                作者:张  兴,笔名:西唐愚叟

春秋时候,河南省的叶县叫做叶邑,境内的澧河南岸有座云梦山。山下有一个几百亩地的大潭窝,潭水的东南边悬崖上有座龙王庙,故名曰龙王潭。又因水濒云梦山,亦称云梦潭。还因这里是澧河受山势所阻转弯的地方,俗称拐弯潭。这里山明水秀,自然是修身悟道的风水宝地。

山上的鬼谷子洞里隐居着一位文韬武略的道人王栩,后人称他王禅老祖。山下龙王庙里住着熟识天文地理、能呼风唤雨的龙润道长及其第九子——龙公子。他们三人极为友善,每日做完必修功课外,或一起上山采药,或河边垂钓、放生,或聚于云梦山头桃花园内的石几上对弈,切磋棋艺。

这一年春天,奉命镇守楚塞叶邑的沈诸梁,听说云梦山上、下住有三个了不起的世外高人,上任不久,就身着便衣,带了仆役,骑马直奔山下,名曰游山玩水,实乃造访名人高士。叶公将马匹栓在山下浓郁的柳林里,留下仆役看守,独自一人,拾石径而上。他走上山头,但见二老一少。道装打扮的人,正围着石桌下棋,叶公便施展轻功之术,悄无声息的走近他们身后观战。当王栩的棋被龙润道长的高吊马所困,可又不忍心丢车时,叶公果敢地脱口而出:“宁可丢车,也得保帅。”他一语呼出,震惊四座。其实,沈诸梁宰叶的消息,三人已有风闻,他虽微服私访,却怎能瞒得高人慧眼?三位道人遂离座行礼道:“叶公大人到了,请坐,恕山人未及迎迓之过。”叶公连忙谦让地说:“岂敢,岂敢,卑职一介武夫,言辞不恭,冒然登山,有扰众位道长棋趣雅兴,请见谅。”四人寒暄已毕,便归座位。叶公若一见如故似的,便主动请战,分别与三位道人下了一局棋。随后直言说:“叶地楚之隘也,沈某才疏学浅,难负重任。今日拜访众位道长,求赐治理良策,助我兴叶。”三位道长见叶公虽为封疆大吏,却平易近人,言辞恳切,遂即推心置腹地谈论起经国为政之道。从此,叶公隔三差五的都要抽暇来到常村云梦山会友,或探讨兵法,或潜研吏治,或切磋棋艺。王栩、龙润道长也时常应邀去到叶邑作客,或给兵士们讲武,或给吏役们论政,或给庶民们传道,他们被叶公称为“山中良辅”。

云梦山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澧河的支流叫塌河,镇守塌河的河伯是一条黑蛟,它与塌河寺院的和尚狼狈为奸,时常奸淫女香客,主管澧河的龙公就是龙公子,几次劝告它,黑蛟却一意孤行,甚至奸后害人。龙公子心想,只有除掉塌河寺的几个害群之马,方能遏止黑蛟的邪念。于是,他到叶邑将埸河寺和尚的不规行为告诉了叶公。这一天,叶公带了亲兵,包剿了塌河寺院,果然,发现这里的和尚寝室与塌河蛟爷庙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暗室内除囚禁有二十多个女香客外,还有十多具女尸体。但,和尚是出家人,不便运用刑法。因此,叶公下令把寺内的五个违法犯罪和尚,交给当地民众用耕地之法,挖坑深埋,仅露出光头,套牛耙死。所以,常村地区有“塌河寺和尚——罢(耙)了”的歇后语。至于,黑蛟作孽之事,叶公移交给主持澧河的龙公子处之,龙公子向父亲、主持九溪的龙王如实地汇报了黑蛟的罪行,但,念其是黑龙王之后裔,仅被处以闭门思过二年,并法外开恩,保留其职位和庙宇。从此,使塌河寺恢复了清静境界。

叶公宰叶的第二年秋天,叶邑发生了罕见的旱灾,赤日炎炎,土地龟裂,禾苗枯萎。老百姓们天天敲锣打鼓,头戴柳条帽,结神社往龙王潭祈雨。这一天,叶公为了顺应民意,他也斋戒步行,和百姓们一道来龙王潭祈雨,龙王潭的龙润道长和龙公子出庙迎接叶公,他们看着人们求雨若渴的情景,虽眼含泪水,却也无可奈何。

这天夜里三更时分,叶公梦见了龙公子。他说:“我父亲龙润道长是东海龙宫派驻这里主管九溪的龙王,我是主管澧河的小白龙,化身为龙公子。澧河两岸大旱,这是天定的劫难,俺父子俩实在于心不忍,不愿看到自己的辖区百姓因干旱爱饥饿,更不愿劳驾您向我们求雨。明天,我父亲去东海赴会。夜间,我偷给两岸百姓降一场细雨。但,天机不可泄露,今后我们仍以道人身份会见您。”次日,火红的太阳又冉冉升起,热浪更高于往日。叶公心想:“哎呀,昨晚难道是虚梦一场?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还需诚心诚意的求雨。”叶公于是又摆好了龙王香案,净手上香,不食不饮,虔诚求雨。谁知,夕阳西下,云梦山头升起了一片乌云,沿河向东弥漫,更深夜静时没雷没闪,没风没声,神不知鬼不觉地下起了小锥子雨,整整地降了一夜。雨后,人们补种了荞麦,摆脱了背井离乡之苦。叶公和百姓们高兴极了。但,为了保守龙公子私降雨的秘密,不敢去龙王庙还原。只是正常的带领吏役上山给龙王庙进香。

第二年又是大旱,比上一年还来得早一个月,旱情有过于前年。

这一天,龙润道长和龙公子又找王栩下棋。王栩苦笑着说:“二位道友,恕我直言,王某早有察觉,您父子不是凡夫俗子,是主宰澧河流域水系的龙公,有呼风唤雨之能量。可是,这里连年发生干旱,眼看要饿死人,您能袖手旁观吗?还有什么心思下棋!”龙润道长摇头回话说:“唉,您身为凡人,不知天庭之事啊!我们虽有布雨之能,却无降雨之权。何时、何地布雨,降几分雨量,乃天宫雨部所司,我们只能奉命行事,岂能私行?去年,孺子趁我东海赴会之机,偷布微雨惠民,至今,雨部还是怀疑我们,正在追查着,只不过找不到证据罢了,这是杀身之祸呀!”

三位道长正在说话间,叶公带着丰盛的供品,当面求情于龙润道长父子:“龙王、龙公,凡夫求您设法布点雨再救救苍生吧!”这时,龙润道长一反常态,阴沉着脸说:“既然二位已知我父子的真相,也就不必隐瞒了。叶地大旱三年,全在劫数,我们奉命守河,岂敢违抗天命?尤其是雨部仍在追查上次偷降雨量之事,实在不能一错再错了,请勿强人所难。”叶公听罢,“噗嗵”一声跪拜在地,连连叩头不起,王栩一旁又苦苦相劝。这时与叶公极其友善的龙公子也劝父亲说:“叶公乃一邑之父母,子民遭饥馑,心急火焚,咱应该帮这个忙。不然,夜里咱利用澧河支流给两岸农田布潮,有底墒照样可以长庄稼。也可以减轻些灾情。”龙润道长有碍于叶公面子,经过深思,只好答应让儿子偷偷地布潮了。

果然,从那一日以后,每天夜里,澧河两岸及其支流过境之田野,露水如河,庄稼地里湿漉漉的,早秋复苏了,晚秋又补种了玉米、谷子,这一方百姓又没有饿着肚子。

到了第三年仍是大旱,连树叶也落光了。叶公带着乡邻们天天到云梦山上祈雨,也无济于事了。龙王父子自那日公开身份后,叶公再也见不到他们了。这一天,叶公又来到龙王庙,摆上供品,焚上长明香,索性守住龙王神龛不走了。

午后,叶公扶着香案打了一个盹。但见,愁眉不展、老态龙钟的龙润道长走到他的跟前,推心置腹地说:“叶公,你不要再祈雨了,前两年,我儿子为你布雨布潮,雨部抓不到事实,是因那二年是黑蛟被处闭门思过期间,它虽然忌恨,怀疑,却无目睹实据,才未敢上告天庭。现在,它已解禁,你若再乞求下去,将会害了我全家,难道你忍心吗?我已将龙公子囚禁在龙王洞里了,这是第三年大劫,不能再让它为你私行布雨了,请回吧。”说罢,龙润道长拂袖而去。叶公睁开眼睛,只有空庙一座,无奈,只好回城了。

就在这天夜里,王栩道长梦见了龙公子,他说:“我现在被父亲囚在拐弯潭水洞里,明天,你让叶公找上十八个人,做九只提水飞桶,去拐弯潭用力往上攉水,使河水翻滚,我就会乘机走出龙王洞穴,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再给两岸百姓偷降一场雨,救救一邑苍生。”说罢,龙公子的魂灵又回到了龙王洞里。王栩醒了以后,立即赶到叶邑,把龙公子的话告诉给了叶公。第二天黎明,叶公亲自率领差役前往龙王潭的拐弯潭处用飞桶轮番往上攉水,从早上一直攉到傍晚,只攉得潭水翻腾,怒涛万丈,云雾弥漫,天昏地暗。夜幕刚刚降临,天空阴沉下来了,轻风细雨,又下了一夜。澧河两岸的老百姓又抢墒种上了晚秋,叶地就这样渡过了三年旱魔浩劫。叶公从心眼里感激龙公子的大义大德。他拿出自己的俸银,把龙王庙从河岸岩壁搬迁到云梦山上,直到来年二月二龙头节,叶公才率领山民们在云梦山上兴起了古刹庙会,舞狮玩龙狂欢庆祝三天。给龙王庙大上香火。

话又说回,自叶公依龙公子之计,处治了恶僧,绝了塌河黑蛟淫欲之源,龙王又从轻给予其警戒处罚。他不但不感谢龙公子的网开一面之恩,反而恩将仇报,怀恨在心。前两年龙公子为解救民瘼,私自布雨布潮,它就一直怀疑是龙公子所为,但,因闭门思过,没发现纰漏,他无法告发。第三年大旱时,它解禁了,一直在暗地里窥视着龙公子的一举一动。那日,叶公率众用飞桶攉水一开始,黑蛟就化作一条小黑蛇,躲藏在拐弯潭山崖的石缝里,把龙公子夜间乘潭水翻腾兴云起雾之势,私自布雨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当天夜里,它就密告到雨部,雨部当晚就察觉了澧河龙公私自布雨的事实。翌日,玉皇大帝派天神将澧河龙王父子拘押到了天庭审讯。龙公子慷慨陈辞:“罪龙供认不讳,天降旱劫,吾身为一河主宰,为救叶邑千万生灵,三次布雨布潮,均小龙瞒着父王所为,与龙父毫无干系,我违犯天规,理应斩首,死而无憾。”玉皇大帝深为澧河龙公大义大勇所感动,但,天条不能不顾,遂从轻判处斩首龙公子一己,赦免了其父。

判定处斩的当天晚上,龙公子向云梦山王栩道人托了一个梦,把三次私自布雨布潮,触犯天条的事一一地告诉了他。王栩惊骇万分地说:“我马上找叶公,一同上表天庭救你!”龙公子坦然笑道:“不必了,天庭非同尘世,天条是不容通融的,我三次私自布雨,每次都是死罪,玉帝只杀我一己之身,能赦免我父王,这已经是天恩浩荡了。况且,我是为救一方生灵而献身,是死得其所。不过,明日午时三刻,我被处斩时,你和叶公要准备一个新五升盆,盆里放入新棉花,然后,放在龙王庙当院里,等东南方的红边黑云过来时,会有一声霹雳,向盆内下些红雨,那就是我的灵血,你们要用新荷叶盖严,严密藏于庙的中屏内,外面用砖砌实,要交待历代师父,不要挪动,五百年后,有一叶仙令会前来启开,可救我重生,千万不可泄露机密。”

第二天早晨,王栩赶往叶邑密报于叶公,虽梦幻之事,将信将疑,二人也不得不依梦行事。他们立即置买了一口新盆,提前回到云梦山上。天到中午时分,果然晴空中升起了红边的黑云,一声雷响,红雨坠落盆内。二人密藏好血盆,嚎啕放声痛哭了一场。

光阴荏苒,五百年过去了,叶县真的来了一位神仙县令王乔,他上任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到云梦山拜谒龙王祠,遂拆去内屏,启封荷叶,但见盆内熟睡着一个婴儿,体肤白嫩,面如红枣。王乔正惊喜之际,忽有一位仙妪飘然入内,托起婴儿向东南飞去。有人传说,他被菩萨送回了龙宫,转世为金河小龙,又恢复了澧河龙公之职。也有的传说,他转世为关羽。

回头接着还说当年的叶公、王栩将龙公子灵血藏匿已毕,在龙王庙里哭得死去活来。这时,澧河老龙王被玉皇大帝免罪复职,他悲伤地又回到了云梦山龙王庙宇。他虽然失去了儿子,却为叶公的悲伤诚心和儿子为救民瘼而死所感动,但,他不愿再现身了。这一天夜里,他给叶公托了一个梦,说:“叶公,我儿子能为叶邑百姓而死,死得其所,重如泰山,你不必悲伤了,要振作起来。旱涝乃是天庭运行之事,今后可不能光靠祈雨了。这条河的大小支流都是我掌管的,地域是你管辖的。你可以按照客观规律改造河道,我可以按照你的安排改道,为民谋福。南山有个世外高人叫陆通,你把他请出山来为你设计渠、陂等水利工程,可引水、蓄水,防旱、防涝,这是民间自己的抗劫能力,天庭雨部再降灾害就不用怕了。”叶公醒后,深感龙王提示得很对。天一明,他就便衣步行去南山请来了善于治水的陆通隐士,他亲自伴同陆通勘察、设计了治理澧河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在治水的日子里,叶公带领家人、部属和全县人民一起,寒来暑往,披星戴月的开渠筑堤,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建起了东、西二陂,使澧河两岸的百姓再不闹水旱灾荒了。

叶公在王栩的襄助下,不懈地讲武练兵,经过几年的努力,兵力强盛了;他采纳龙王的建议,兴修水利,百姓富裕了。在他的治理下,叶邑很快地成为境强四野,跻身天下九塞之一的名区。这一年,叶公在大庆丰收的日子里,他无限怀念澧河龙王父子无私无畏、心系天下民生的献身精神。于是,他号召全县百姓宠龙、爱龙,在澧河沿岸建了许多龙王祠,把人间的的繁衍生息说成是龙的传承。尤其是,他自己好龙成性,在叶邑大兴土木,建造了华丽壮观的玩龙仙台,每逢休闲假日,登台画龙、刻龙、写龙、舞龙、吟龙。甚至,他要求上下官民连日常吃饭的碗上都得饰有龙的图腾。在他的崇拜感召下,澧河龙王率领各条河的河伯蛟龙,也时常不现身影地到玩龙台上与叶公、百姓们一道飞舞嬉戏。

叶公好龙的诚意,感动了四海的真龙,纷纷效仿澧河龙王为民间降祥赐祗,使华夏大地风调雨顺,黎民安居乐业。

就在这个时候,当年怀恨叶公和龙公子的塌河黑蛟,忌妒心狂妄,一心要毁掉叶公爱龙的美誉,欲置叶公于死地而后快。这一天,它趁叶公独自在玩龙台画室聚精会神的绘龙之时,突然,它现出乌黑而凶恶的怪形,张牙舞爪地冲进室内,头睹窗,尾扫庭,一声怒吼,震得屋瓦“唰唰——”脱落,砸得叶公抱着头四处躲闪不及。就在这危急时刻,澧河龙王率领众河伯蛟龙一齐赶到,一见黑蛟作孽,众蛟龙立即现出了原形,围剿黑蛟。从台上打斗到天空,终于擒拿住了,澧河龙王把它锁入龙王潭底的囚龙洞内,使之永远不得翻身。

一场风波过去了,叶公一见真龙果然聚集到玩龙仙台,又铲除了作恶多端的黑蛟败类,真是喜出望外。他立即让乐工奏起了青铜编钟舞龙曲,让老百姓与真龙同台共舞,高歌叶邑盛世景象。

从此,叶公龙缘传奇的故事在叶县大地上千秋万代的流传下来了。到了汉代,文人刘向把叶公崇拜、传承龙文化的史实和民间叶公龙缘的传说,融合在一起,断章取义地编写成了《叶公好龙》的成语典故。这个典故虽有贬义,却也将叶公爱龙的精神载入了史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