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才知道,西王母并不是神,她只是一台织布机 提起西王母,估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西游记》中那位雍容华丽带满仙气儿的贵夫人,可是您可能不知道,在《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却与此大相径庭,甚至跟美一点都不搭边,反而倒像是一个夜叉,那么西王母到底长什么样呢? 《山海经》曾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 《山海经》还记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书中记载,西王母虽然长得像人,可却有豹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善于咆哮,头发披散在肩还戴着“胜”,有三只青鸟,一直任其驱使(为其捕食)。 很明显,这种描述跟我们印象中的王母娘娘相去甚远,说句不好听的,这哪里是神仙?这分明就是一个丑陋的妖精。很多人一直认为,西王母可能就是当时原始部落,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也有可能是当地的大巫师,只是这个形象并不是她的真实面貌,而是她在祭祀仪式上的装束。 ![]() 关于“青鸟”的解释,众多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青鸟”是三只神鸟,是专门为西王母捕食的,还有人认为“青鸟”可能是侍女或者禁卫,属于西王母的随从人员。 不过上海有一位教授在研究《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后,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他认为西王母可能就是一台织布机!对!你没听错,就是一台古老的织布机。他给出的解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 教授首先考证了西王母头上的“胜”,不少人都认为这是王冠,可是他却提出“胜”是织布机的经轴,属于织布机的一个配件,只是后来妇女们根据其形态,渐渐的将其变成了头饰。在原文中的“蓬发戴胜”,就是织布机在织布时,像头发一般的纱线经轴卷起来的景象。 那么,西王母“善啸”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也很简单,这只不过是织布机在工作时发出的吱吱响声,由于织布频率过快,这个响声一直不停,故此才有“善啸”一说。 再说“豹尾”,其实就是丝线成束的状态,一。捆捆的丝线被安在织布机上,就好像动物的尾巴一样,由于把豹的尾巴最长,故此,才将其形容成“豹尾”。 ![]() 以此类推,“虎齿”为织布机的梭子,两头尖尖如野兽的牙齿一般,“梯几”为织布机的整体构造,看起来像一个梯子般的茶几。 下面我们就该谈谈“青鸟”了,教授认为这几只被人们当作为西王母取食的青鸟,其实就是织布机身边的几个女子,她们一直在不断的填充原材料置于纺织机内,以供应其正常工作。 ![]() 这种想法是不是很新奇呢?反正小编觉得,这种假想方法很脑洞大开,不过说实话,如果脑洞不大的话,还真的研究不明白《山海经》,毕竟这也是古人的一部脑洞大开之著作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