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里碑村的“前世今生”

 阅客图文收藏 2019-03-03


文化广场上的新生奖励名单

葡萄园

奶牛养殖厂

寺里碑村街景

村委会

偃师网 牛朝霞 李向阳 文/图)如果说偃师的每一个地名都是一段历史,那么首阳山镇寺里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初秋,行走在寺里碑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秀美的乡村风景映入眼帘,两侧的景观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街道墙面上画着正能量的宣传画,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悠闲地下棋……到处皆是一派和谐发展景象。

卜居寺里碑 古今多名人

寺里碑村位于汉魏故城东垣外,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因村内拥有北齐平等寺造像碑而得名。该村共12个村民组,2500多名
  这个宁静悠闲的小村庄四周是广袤肥沃的农田,村头绿树成后,村里的老人们散坐在村头的树下谈古论今。
  而在一千多年前,坐在这里聊天的可能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和孙权的孙子孙皓。公元263年,邓艾,刘禅束手就缚,投降后的刘禅被迫迁往洛阳,就住在东阳门外二里御道北,所谓晖文里。晖文里就今天的寺里碑,而东阳门是汉魏洛阳城的东城门之一。不久,刘禅的新邻居也搬来了,那就是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孙皓。
  晖文里在晋朝还被称为马道里,在战火中历经兴衰。到了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晖文里又繁华起来,丰堂崛起,高门洞开,只是刘禅的宅子此时也易主成了太傅李延实家。当时,北魏太保崔光、太傅李延实、冀州刺史李韶、秘书监郑道昭等四宅一并坐落在这里,蔚为大观。
  北魏孝文帝的第三子广平武穆王元怀在附近有处宅子,不久,他把自己的宅子捐为寺庙,这就是有名的平等寺了。到北魏末年,洛阳遭到空前浩劫,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京师洛阳周围1000多座寺庙,所剩无几。北齐年间,平等寺被加以修葺,寺外的金像被移到寺内,有善男信女先后出资造了四通造像碑,后来这这四通造像碑一并移入寺内。北齐之后,洛阳城在战火中焚毁,昔日达官贵人的“王谢堂”,变成寻常百姓的村落,“寺里碑也由平等寺碑而得名。

平等寺造像碑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造形生动,是北齐遗存下来的少数佛教艺术珍品之一。1984年偃师县进行文物普查的时候,这四通造像碑的半截都已被埋在地下。村里的八旬老人说,他们小时候,看到就是这种景象。这些造像碑和平等寺的名字一样,佛教众生平等教义的反映。
  如今,平等寺早已在战火中焚毁,平等寺造像碑也已被移入偃师市博物馆保藏但寺里碑村却延续着一段历史传奇。
  现在寺里碑2500村民中,80%都姓岳,据该村70岁的老人岳友说,他们都是岳飞的后裔!
  据村里的族谱记载,岳飞的儿子岳霖,生长子岳琮,岳琮二传至岳遘,迁居山西洪洞县。明朝初年,岳飞十一世孙岳峻(又名岳永清)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河南,岳峻迁洛阳东郊寺里碑村,另外两个弟弟迁巩县岳家岭和温县岳庄岳飞二十一世孙岳崇辅生四子,居寺里碑村东,称为东四门。岳飞二十世孙岳居安遭明世乱,举皆逃,唯居安一人留下,岳居安生八子,居寺里碑村北,称为北八门。岳居安的堂弟岳呈秀生四子,居寺里碑村南,称为南四门。
70岁的岳友说,以前村里的老人讲,实际上在明末,村里只有岳姓。李自成打到洛阳时候寺里碑总共没几户人家而岳氏十六门,传至今已三十代,2000
  寺里碑的岳家以自己是岳飞的后人为荣。村里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解放前,一个相庄村姓秦的大夫在白马寺站下了火车坐黄包车,拉车的是寺里碑岳姓车夫,路上聊天时,得知大夫姓秦,马上停下来让对方下车:我不拉秦桧的后人!大夫很不满:你可能是岳飞的后人,但是我未必是秦桧的后人啊!岳姓车夫斩钉截铁地回应:我就不拉姓秦的!个故事,透露着岳飞后人爱憎分明和豪爽的性格
  解放后,寺里碑的岳家人和岳飞一样,尚武精神和报国之风不减。这里先后出了两将军:岳烈,又名丙烈,曾任解放军总后军需部部长、铁道部副部长;岳东周,曾任解放军总后财务部副部长,少将军衔。

古村兴集镇 遍开幸福花

上世纪90年代207国道修通后,地处207国道和310国道交汇处寺里碑村,开始发展新兴集镇,成为首阳山西部经济小中心。集镇上,各类商铺林立,较大的超市就有3家,成为周边群众购买生活用品的首选地,最大的超市洛阳西城量贩正是看中这里的人气而跻身其中。每月农历逢三,寺里碑村的集会上就特别热闹,各类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极大方便了周边群众生活。小镇上,为农户制做各类烤漆大门,也是较有特色的产业之一;还有几家生产校用设备的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依靠订单生产,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而最有影响的,是这里的废旧化工设备市场,这是洛阳最大的废旧化工设备市场,有商户40多家。近年来,随着市场变化及村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商家由过去单纯收卖废旧化工设备,转向生产水罐、环保罐为主的环保设备。该村一位岳姓村民创办的偃师市恒祥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是该村化工设备业转型升级的代表。该公司创办于2000年,总投资3000多万元,主要生产搪玻璃设备、压力容器、塑料防腐设备。2012年,该公司取得了国家认证的三类压力容器资质,是目前洛阳市唯一一家有三类资质的公司,吸纳该村劳动力近70名,平均工资近3000元。“我平均一个月能挣个3000多块,不比出去打工挣得少,还能照顾家里的老母亲。”在该公司上班的岳起龙说。

葡萄上市时节,不少洛阳市民来该村的八戒葡萄园里采摘。除了工商业蓬勃发展外,该村还依托农业基础优势,积极发展良种培育、奶牛养殖、葡萄种植等特色农业。目前,该村有小麦良种基地1800亩,奶牛存栏400多头,葡萄种植50余亩。“我们村的人很少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轻轻松松挣钱。”该村妇女主任李粉说。

生活富裕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要跟上。该村农家书屋现有藏书3000多册,不少村民闲暇时都愿意来这里看书学习。“这可是俺村的文化加油站,我平时没事就会来这里坐坐,看会书。”该村的岳大爷说。

除了农家书屋外,该村的东、西鼓社及俏夕阳、春之声舞蹈队也是村民休闲娱乐的良好载体。东、西鼓社现有大鼓40面,社员100余人,每逢村里有庆典活动或是哪家办喜事,就免费进行表演;俏夕阳舞蹈队以老年人为主,有成员100多人,春之声舞蹈队则以中青年为主,有成员近60人。每到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就纷纷来到文化广场上,或唱歌,或跳舞,或煅炼身体,一派热闹景象。“以前吃过晚饭,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出去打牌,现在我们姐几个天天晚上来广场上跳舞,日子过得可充实!”春之声舞蹈队的任淑珍说。

在寺里碑村的文化广场公告栏内,一张光荣榜格外醒目,上面赫然写着今年该村13名考上大学的学生、家长姓名及奖励金额。寺里碑村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从2007年开始,村里每年拿出部分资金对考上大学的学生予以奖励,并把喜报敲锣打鼓送到学生家中。

如今的寺里碑村,经济平稳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古村落,正在历史变迁中焕发勃勃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