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呕吐的穴位、不打针不吃药!孩子:很舒服

 三和行者 2019-03-03

呕吐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幼儿的胃或小肠内的部分容物被强制性地经口或鼻吐出,常伴有恶心并有强力的腹肌收缩。呕吐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呕吐可以独立出现,也可能是其他病症的伴随症状。当家长遇到孩子出现呕吐时,不要惊慌,应观察病情,正确护理。

【发病机制】

导致小儿呕吐的原因很多,病理性原因主要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后天疾病导致的消化道梗阻,如先天性幽门狭窄、肠套叠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胃肠道感染会引起感染性呕吐;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及颅内高压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会导致呕吐;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等营养及代谢性紊乱也会导致呕吐。喂奶过多、吃奶时吞入大量空气、食物不易消化、幼儿精神过度紧张或焦虑等均可引发生理性呕吐。此外,食物中毒、接触有毒动植物等也会导致呕吐。

【临床症状】

小儿呕吐的症状因导致原因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受寒引发的呕吐主要表现为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呕吐物清稀黏稠,进食略多时容易发生呕吐,患儿还会出现脸部和唇部发白、身体发寒、四肢发冷等症状;因胃热而导致呕吐则进食就吐,呕吐物有恶臭味道,患儿会出现口渴唇干、身热面赤、烦躁不安的症状;因消化不良引发的呕吐表现为频繁呕吐、呕吐物中有未消化的乳汁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患儿有厌食、腹部疼痛、大便秘结或酸臭不化等症状。

【推荐食物】

莲子、糯米、菠菜、猪肝

【禁忌食物】

冰镇、生冷的食物肥甘油腻、黏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专家说】

小儿呕吐的日常护理

呕吐患儿吃饭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饮食上宜吃清淡、稀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新生儿呕吐,在哺乳时不宜过急,哺乳后可抱直宝宝身体,轻拍其背部至打嗝,这样能有效避免呕吐出现。呕吐较轻者可吃容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呕吐重者则需暂时禁食。发生呕吐时,要将患儿的头放于侧位,以避免呕吐物被吸入气管而发生意外。

按摩穴位①内关穴时间:1~3分钟

治疗呕吐的穴位、不打针不吃药!孩子:很舒服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尖或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特别酸、胀、微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各1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

按摩穴位②足三里穴时间:1~3分钟

治疗呕吐的穴位、不打针不吃药!孩子:很舒服

按摩方法用中指的指腹垂直用力按压穴位,有酸痛、胀、麻的感觉。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1~3分钟。

按摩穴位③少商穴时间:1~3分钟

治疗呕吐的穴位、不打针不吃药!孩子:很舒服

按摩方法一手大拇指弯曲,以指甲尖垂直掐按另一手的穴位,每次轻轻掐按左右穴位各1~3分钟。

【专家说】

解析少商穴

少商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具有开窍通郁的作用。按摩此穴对治疗小儿食滞吐泻、唇焦、小儿慢性肠炎,都具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在现代临床中,此穴还可以用来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咯血等呼吸系统疾病,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症、失眠等神经系统的疾病。少商穴若与迎香穴配伍按摩,还可治疗流行性感冒;若与合谷穴、人迎穴、鱼际穴配伍使用,还可治疗咽喉肿痛;若与五处穴、支沟穴配伍使穴、人迎穴、鱼际穴配伍使用,还可治疗咽喉肿痛;若与五处穴、支沟穴配伍使用,还可治疗小儿惊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