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赵清阁这个人,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她是民国时期的一位才女,一辈子遭遇颇多坎坷,先是童年时期的悲剧,后来是感情感情生活的悲剧。赵清阁出生于士族名门,父亲是清朝时期的举人,母亲是才华过人的大才女,在这样的氛围下原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母亲不幸去世,赵清阁当时才五岁。从那以后赵清阁就变成了没有母亲的孩子,常常一个人难过,思念着母亲,内心十分孤独。后来父亲又娶了妻子,继母对赵清阁也十分不待见,父亲还总是偏向继母,这让赵清阁小小的心灵十分受伤。 到了赵清阁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给她定下了婚事,可是赵清阁反对包办婚姻,不愿意妥协,她觉得自己还小,现在还想继续求学,而不是结婚。可是父亲却拿没有钱供她上学为借口果断拒绝了,为了逃避这个冷漠的家和这场婚姻,赵清阁独自一人逃出家乡,跑到了他乡打拼,最后留在上海,逐渐崭露头角。刚到上海的时候赵清阁就想办法获得求学的机会,最后考进上海美术学校,一边学习绘画一边写作,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赵清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仅在绘画上小有成就,自己的写作才能还得到了鲁迅先生的肯定和指点,可见赵清阁才华横溢,天赋异禀。 后来赵清阁还担任书店的总编辑和《女子月刊》的编辑,并且名声大噪,随后她在戏剧方面也展开了新的研究,先后创作了《生死恋》、《花木兰》等优秀作品二十多个。随着抗战爆发,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了救国图存的活动中,赵清阁和图书公司一起准备推出抗战杂志《弹花》,由此经人介绍与老舍相识,两人一起负责筹备这本杂志。在写稿宣传的过程中,赵清阁和老舍合作默契,过程十分愉快,老舍也对面前这个坚毅独立的女子深感佩服,同时产生了倾慕之心。之后两人又合作了其他的作品,关系越来越亲密,已经达到了暧昧的地步,两人心知肚明,互相都是爱慕的,只是老舍更清楚的是家里还有一个糟糠之妻。 1943年十月老舍的妻子带着三个孩子来到重庆与老舍团聚,当看到妻子的那一刻起,老舍的心就动摇了,妻子胡絜青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养育老人,十分辛苦劳累,而且一直都毫无怨言,老舍本来就欠她太多,如今若是抛弃了她更加的内疚不安了。可是另一边,赵清阁也是一个有原则的人,绝不会去当别人的小妾,也不愿意委曲求全一直只保持暧昧关系,她要求老舍必须离婚,才能跟自己正大光明地在一起。老舍因此陷入无尽的纠结,十分痛苦,最后赵清阁看不下去,也不想老舍如此为难,主动选择退出,成全了他们一家人。 虽说两人没有在一起,但心里始终都没有放下对方,赵清阁更是决定余生不再嫁人。老舍远赴美国之时赵清阁一路相送,后来更是书信来往表达关心,当赵清阁经济上有困难时,老舍更是倾力相助,虽然相隔甚远,两颗心却始终依偎在一起。直到后来老舍投湖自尽,赵清阁悲痛欲绝,每日都深深思念着老舍,并将老舍的文章认真保存,故人虽然已经不在,可是赵清阁的心里还是装满了他。 当红颜知己多年,还是抵不过原配,她选择退出,余生不再嫁人,有人为赵清阁不值,可是值不值得,由不得我们来说,只要她觉得值得那便是值得的。不过小编倒是被赵清阁身上为爱牺牲一切的精神深深感动,你们呢? |
|
来自: 潇潇雨ekg9m5f4 > 《文学一中国现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