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瓷釉质的老化鉴定

 了了斋主 2019-03-03

2012-01-19 14:32作者: 未知作者

评论0

通过测定釉质的老化系数来判定古陶瓷真伪,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科学鉴定方法。它的准确率极高。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曾试图采用人工方法改变仿品的老化系数,比如向釉内添加催化剂;改变烧成曲线;进行退火处理等,但均未获得成功。也就是说,人们至今尚未找到改变釉质老化系数的人工方法。尽管通过人工处理后有些仿品的釉面与真品十分相似,用肉眼很难区别,但是从老化测试的谱图上看,它们却相去甚远。由此可知老化鉴定法具有较强的抗人为干扰能力。

古陶瓷“老化”鉴定技术与世界上现有的其它鉴定技术比较具有下述特点:

1、与传统经验式鉴定方法比较,它的最大优点是弥补了传统鉴定方法上人为主观因素较多的不足,减低了对经验的依赖,使古陶瓷鉴定技术走向数字化。人们要掌握传统鉴定方法,必须经过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尽管如此,由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存在和认识上的差异,就是有数十年鉴定经验的老专家,有时候也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然而学习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就能上机操作。这一方法在鉴别真假陶瓷文物方面的准确率极高。

2、与热释光测年法比较。热释光测年法是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由国外引进的鉴定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测定陶瓷遭受自然界中γ射线辐射的多寡,来确定其年代。古陶瓷“老化”鉴定技术与热释光鉴定法相比较,具有许多明显优点。

(1)对被鉴定物品无损伤。前者在测试过程中,只是将一束能量不高的光谱照射在陶瓷釉面上,对被鉴定物品无任何损伤。后者则要在被鉴定物品上钻孔取样,造成被鉴定物品受损。

(2)鉴定范围广。以北京大学考古系热释光实验室为例。他们至今只能测定唐代之前的陶器,对瓷器和唐代以后的陶器均不能测定。就是唐三彩也只能测定用粘土烧制的陕西唐三彩,而对用高岭土烧制的洛阳唐三彩也无能为力。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的测定范围要比热释光广泛得多,只要是有釉的陶瓷器均能鉴定。

(3)测试数据可靠性强。当今造假者已经找到了对付热释光鉴定的有效方法。他们将新烧仿品用钴60等放射性物质进行辐射处理后,就可以使热释光鉴定者作出错误判断。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就不存这种顾虑。

3、与元素鉴定法比较。元素鉴定法是近两年从国外引进的最新鉴定技术。它是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仪,对陶瓷器的化学成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再与计算机数据库中古代陶瓷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后,作出真假或年代判断的一种鉴定方法。由于它属于间接比较法,它要求所采集数据必须全面、准确,因此工程浩繁,时至今日也只是解决了一少部分陶瓷产品的鉴别问题,而对那些窑口众多,产地复杂的陶瓷产品来说,目前还无能为力。古陶瓷“老化”鉴定技术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只要是釉子的常量元素基本相同、烧成环境相似、年代相近,其老化系数就在一定范围值内。此外古陶瓷“老化”鉴定也要比元素鉴定简便,后者使用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仪的探测头要在-187℃的超低温下方能运行,被鉴定物品也要处在真空状态中。而前者就没有这些限制条件。目前北京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技术研究所正在与国外有关厂家联系,准备开发一种便携式波谱仪,该仪器总重量在10公斤左右,如果再配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去现场进行鉴定工作了。

当然,古陶瓷釉质老化鉴定技术也存在不足。从目前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区分古代真品与现代仿品上十分有效,但是还不能精确判断出古陶瓷真品的确切制做年代。要想作到这点还必须结合其他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由此可见传统鉴定方法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是今后古陶瓷鉴定的必由之路。

自2000年以来,北京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技术研究所的专家采用釉质老化鉴定技术,并结合传统经验鉴定开展社会服务业务,为中国、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博物馆和收藏者检测了数百件样品,准确率达到100%。其中绝大多数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古陶瓷专家的传统经验鉴定结论完全一致,仅有三件与部分专家鉴定结论有差异。

在有差异的三件样品中,其中两件是一位内蒙古收藏者送鉴的青花龙纹梅瓶。部分古陶瓷鉴定专家认为,它们是现代景德镇小窑新仿品,另外一部分专家认为是明代万历景德镇民窑产品。后经釉质老化鉴定,确定其老化系数分别为0.15和0.17,此数据支持了后者的结论。北京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为慎重起见,又将该瓶与桂林博物馆的藏品进行了对比。桂林博物馆有明代梅瓶250多件,属国内外之最。它们分别属于宣德、嘉靖、万历、天启、崇祯时期,大部分出自明代靖江王陵及藩王宗室墓。对比结果发现,这两件梅瓶的造型、釉色、胎质、纹饰、工艺和青花料色等均与桂林博物馆馆藏明代万历梅瓶如出一辙,几乎可以断定它们都同出一个窑口,据此断定这两件梅瓶应是明代万历时期真品。有争议的三件样品中的另外一件是一只青白釉暗刻龙纹大罐,有个别专家认为是元代真品。后经釉子老化鉴定,其老化系数为0.07。该数值与元代真品0.19—0.28老化系数存在较大差距,却与现代仿品的老化系数相同。后又组织古陶瓷鉴定专家们对此罐进行会审,其会审结论认为:釉子老化鉴定结论真实可靠,个别专家鉴定结论有误。由此可见,古陶瓷釉的老化鉴定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弥补了传统鉴定方法上人为主观因素较多的不足。

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今后古陶瓷真伪鉴定只能走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之路,必须改变现有的单纯凭借专家经验的传统鉴定方法,把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建一个古陶瓷鉴定的科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物工作者避免失误,才能使广大收藏者和消费者免除赝品的困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古陶瓷鉴定水平真正站在世界前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