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把钱放在哪里最安全、收益最高?

 释迦牟尼佛1 2019-03-04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要追求最安全,又要追求高收益,目前市场上暂时没有类似的产品。

任何时候收益跟风险都是成正比的,风险低意味着收益也低,而收益高意味着风险越高。

我来给你列举一下目前理财市场上不同理财产品风险从低到高以及对应的收益,我们就用7星来代表最高安全等级以及最高收益水平进行排序。

1、银行存款,安全系数:7颗星;收益系数:1颗星-2颗星

银行存款目前是整个投资市场当中最安全的,从中国银行历史表现来看,普通个人存款没有出现过坏账的,除非你遇到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私自把你的存款挪用。但即便是这样,只要你能提供正规银行存款凭证,那也基本能够把钱拿回来。

最关键的是目前银行存款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50万之内的本息可以100%拿回。

不过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是相对比较低的,比如同样是一年期,目前除了个别银行能给到3%的利率之外,大部分银行都在2%左右。而虽然目前有部分银行五年期能给到5%左右的利率,但是流动性比较差,万一拿点急需要钱提前支取出来只能按活期利率计算,那损失就比较大了。

2、结构性存款、货币基金,国债,安全系数:6颗星;收益系数:2颗星。

结构性存款,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目前都是比较安全的理财产品,虽没有硬性的文件规定必须保证百分之百安全,但这些理财产品的本金基本上不会有风险。

因为这些理财产品风险比较低,所以对应的收益相对也比较低,目前包括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的收益,大概是在年化3%到4%左右。

3、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安全系数:5颗星;收益系数:3颗星。

银行理财产品分很多类型,从低风险,中低风险到中高风险都有,年化收益在4%到8%之间,总体来说收益适中,对应的风险也适中。如果自己收入相对比较高,具备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的,可以选择这些理财产品。

4、信托、企业债,安全系数:4颗星;收益系数:4颗星。

说到信托跟企业债,可能有些人不经常接触。像信托的门槛是比较高的,一般都是100万起步认购。目前信托跟企业债的年化收益大概是在6%到10%之间,这个收益要比银行存款以及国债、货币基金高不少。

但这些产品的风险是相对比较大的,要么不损失,万一有风险那损失就比较大了。比如投资个200万购买某个房地产信托的理财产品,结果这个开发商跑了,那这个项目的资金就有可能拿不回来,到时损失的资金得自己承担。

5、P2P,安全系数:3颗星;收益系数:5颗星。

这两年p2p行业一直处于一个寒冬,p2p不断暴雷,正常运营的平台不断缩减,目前还在正常运营的一些平台,年化收益大概是在6%到15%之间,这个收益还是相对比较可观的,如果运气好投资10万块钱,一年赚个1万块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但p2p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时间点,再加上监管的深入,很多平台都有可能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一旦平台爆雷,那投入的钱就有可能打水漂了,所以总体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6、基金、外汇,安全系数:2颗星;收益系数:6颗星。

把基金放在这里,可能有点不合理,毕竟基金也分很多类型,具体风险是要根据基金的投资结构来看。不过总整体表现来看,目前基金的收益还是相对比较高的,比如有些基金一年就可以获得20%以上的年化收益。

当然在基金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有可能出现20%以上的亏损情况,所以高收益跟高风险同时相伴左右。

7、股票、期货,安全系数:1颗星;收益系数:7颗星。

股票,期货的高收益在这就不用多说了,比如股票一个涨停,就有可能获得10%的收益,连续两个涨停就可以获得21%的收益,有些人进入股票一年时间财产实现翻倍甚至翻几十倍,上百倍的都有很多人。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人把全部身家投入股票市场之后搞得家破人亡的,比如整个2018年A股下跌超过24%,市值蒸发超过14万亿人民币,股民人均亏损超过10万元。

总之呢既想要很高的安全,又享有最高的收益,那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收益和安全之间寻找一个最大的平衡点。

比如,假如你有10万块钱,你可以用其中的8万块钱去购买一些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目前有不少民营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满一年以上就可以获得4%的利率,提前支取也可以获得挂档利息。

如果你未来不用这笔钱,对流动性要求不高,你甚至还可以购买一些民营银行五年期的的定期存款,目前有些民营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以达到5.45%,这个在存款市场上算是比较高的,甚至比某些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都要高。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用20%的资金去购买一些基金或者股票,从而博取以更高的收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