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茶香飘万里 2019-03-04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M1891型步枪,由沙俄枪械射击师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设计,其中供弹系统采用了比利时人纳甘兄弟的产品,因此这款步枪又称之为莫辛-纳甘步枪。该枪为栓动式枪机,7.62mm口径,配置五发弹仓供弹,采用五发弹桥由枪机上方装填。射击性能稳定可靠,精度高,拥有众多改进型号,包括狙击型,是苏联红军二战前期最主要的步枪。由于射击声音较为清脆,国内称之为“水连珠”。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AVS-36型半自动步枪,由苏联枪械设计大师谢尔盖-加夫里罗维奇-西蒙诺夫于1936年设计定型,采用气发式枪机,7.62mm口径,配置15发容量的弹匣供弹,半自动枪机可以实现最大800发/分的射速,是红军装备的第一款半自动步枪,不过产量不是很高,只有六万多支。该枪的枪口退烟器比较有特点,也是识别该枪的明显特征之一。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SVT-40型半自动步枪,由苏联枪械设计大师托卡列夫于1940年设计定型,二战中后期苏联红军步兵手中最常见的步枪,7.62mm口径,10发弹仓供弹,半自动设计模式,800米射程,战争期间产量达到100万支,堪称是苏联红军手中的M1加兰德步枪,用来替换之前的莫辛纳甘式步枪,换装之后,苏联红军步兵班的正面火力得到极大提升。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PDD-34/38型冲锋枪,由苏联枪械设计师捷格加廖夫在德国MP-18/28冲锋枪基础上仿制而来的,采用7.62mm手枪弹,配置25发弹匣或者71发弹鼓供弹,射速800发/分,有效射程200米。该枪生产量不是很大,不到一万支,主要装备内卫部队或者中下层指挥官。这种型号冲锋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枪管外部的散热孔数量比较多,不是PPsh-41那样只有五个。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PPS-43型冲锋枪,由苏联设计师苏达列夫在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紧急研发的一款超级简化版本的冲锋枪,该枪枪管就是由莫辛纳甘步枪枪管一分为二得到的,采用7.62mm口径手枪弹药,配置35发弹匣供弹,战斗射速达到100发/分,有效射程200米,二战期间产量超过100万支,是苏联红军二战著名冲锋枪之一。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PPsh-41型冲锋枪,由苏联枪械设计师格里戈利-斯帕金于1941年设计完成,这款冲锋枪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配置71发弹鼓供弹,7.62mm口径,200米内近战射速高达900发/分,堪称是苏联红军手中的单兵绝对火力,巷战中压制效果极佳,并苏联红军称之为“波波沙”冲锋枪,产量达到惊人的600万支,是二战期间产量最大的冲锋枪。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M1910型重机枪,这是苏联在马克沁重机枪基础上仿制而得到的一款水冷式重机枪,采用7.62mm口径,使用布制弹链供弹,射速800发/分,射程1000米,这种重机枪重量达到45kg,机动性极差,战术性能方面落后于德国MG-34/42型通用机枪,但确是苏联在二战初期最为主要的地面支援火力。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SG-43型重机枪,苏联郭留诺夫设计的一款轮式重机枪,采用气冷式冷却方式,7.62mm口径,比M1910型重量要轻,射程和射速方面类似,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有大幅提升,在战争期间主要用来替代M1910型重机枪,成为二战中后期苏联红军地面重火力支援武器。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DP-27/28型轻机枪,苏联枪械设计师捷格加廖夫在1927年研制成功的一款7.62mm口径轻机枪,采用独特的转盘式弹匣供弹,容量47发,有效射程800米,最大射速800发/分,结构比较可靠,重量也比之前的重机枪要轻量化很多,因此二战期间累计生产超过70万挺,成为苏联红军二战期间最可靠的步兵班火力。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纳甘M1895型左轮手枪,这是比利时纳甘兄弟在1895年专门为沙俄设计的一款左轮手枪,后被苏联军队沿用下来,该枪采用7.62mm口径手枪弹,7发容量,有效射程50米,主要配置给军官,尤其是苏联红军中的政委佩戴,往往还会在手枪握把下方系上长绳,另一端连在腰带上。少量配置给基层士兵。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TT-33型手枪,由苏联著名枪械大师托卡列夫于1933年研制成功,采用半自动枪机,八发弹匣供弹,战斗射速达到25发/分,有效射程50米,战斗效能比纳甘1895型要强,二战期间成为苏联红军指战员和政委的制式手枪。

火力至上——二战苏军步兵班火力图集

PTRS-41反坦克枪,苏联枪械大师谢尔盖-加夫里罗维奇-西蒙诺夫于1938年设计成功,采用半自动枪机,14.5mm口径,配置5发弹匣供弹,也可以从枪机上方单发装填,使用上想相当灵活,破甲能力为40mm(100米射程),主要应用在二战初期的步兵反坦克作战方面,中后期随着德国坦克防护性能提升,这种枪械不再具备反坦克能力,转而用来攻击敌方重火力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