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帝后贵族的殓服“珠襦”,比金缕玉衣不在话下!

 轻风无意 2019-03-04

“珠襦”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贯珠为饰的襦服,如1986年江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一件跽坐女俑,其深衣领缘、前襟及领后处均可见残存的彩绘串珠缨络样装饰,推测很可能就是编结或缝缀各类珠饰而制成的一件襦衫。

古代帝后贵族的殓服“珠襦”,比金缕玉衣不在话下!

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跽坐女俑

其二,珠襦(珠服)还是一种极高规格的葬具。《西京杂记》“送葬用珠襦玉匣”条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此外,汉帝也会将珠襦玉匣下赐权臣佞幸以示恩宠。《汉书·霍光传》记载:“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壁珠玑玉衣。”《汉书·董贤传》曰:“及至东园密器,珠襦玉柙,预以赐贤,无不备具。”所谓玉匣(柙),即玉衣,汉制规定上自天子、下殆各级王侯贵族敛葬使用玉衣的等级。

古代帝后贵族的殓服“珠襦”,比金缕玉衣不在话下!

徐州北洞楚王陵出土山跽坐女俑线图

与举世瞩目的玉衣相比,“珠襦”稍显逊色,文献中虽有零散记载,考古发掘亦多次出土,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1979年发掘的河南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1995年发掘的苏州浒墅关真山大墓均为春秋时吴国大墓,两墓都曾发现珠襦残件。文献中有关珠襦的最早记载正出自《吴越春秋》。

两汉时期,珠襦玉匣并列为高等级敛葬用具。考古发掘出土有珠襦的墓葬多集中于西南地区。以石寨山M71为例,珠襦置于棺内,覆盖在墓主人身上,其中近头端位置的珠襦以各种大小珠子穿缀而成,质地分为金、玉、玛瑙、绿松石,近胸部以下由各种圆形玛瑙扣,由大到小按顺序排列,其下为两条乳白色长条形玛瑙管和玉管饰才穿缀而成,排列整齐。

古代帝后贵族的殓服“珠襦”,比金缕玉衣不在话下!

云南晋宁石寨山M71珠襦出土时的情况

江川李家山墓群大型墓葬的棺内亦常用“珠襦”作为葬具敛葬,珠襦以黄金、玉、玛瑙和数以万计的绿松石、琉璃等制成各种珠、管、扣、片等缝缀在布帛上。而在部分中型墓内则使用形式较为简单的珠襦敛尸。

此外,1983年广州解放北路象岗西汉初年南越王赵眛(胡)墓中甚至出土了较为完整的珠襦玉匣(玉衣)。其中珠襦位于墓主人上胸部位,形制类似珠巾,即在一块丝织物上分上下两段缝缀不同的饰件,上半部缝缀的是一串串的浅蓝色玻璃珠,下半部则是三条横列纹带,每条纹带用玻璃贝、焊珠金花泡、素面的金泡、银泡等缝缀在织物上,构成多个菱形图案。

古代帝后贵族的殓服“珠襦”,比金缕玉衣不在话下!

江川李家山M47出土珠襦复原图

春秋时期吴国墓、战国末期至西汉中期的滇人墓,以及西汉初年的南越王墓中均出土珠襦,而在同时期的中原墓葬中至今尚未发现类似的葬具,这似乎可以说明珠襦敛葬并非中原的丧葬习俗,而与南方百越密切相关。尽管滇国民族成分复杂,但占据统治地位的主体民族却是越系民族之一。因此,珠襦敛葬其实是南方越系民族的葬俗。

古代帝后贵族的殓服“珠襦”,比金缕玉衣不在话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