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岁参加高考,18岁走进麻省理工,22岁世界年度科学人物首位提名

 jdycs1234 2019-03-04

能够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的科研工作者,全世界仅有10%,但在2018年3月5日,《自然》杂志149年第一次,在一天之间连续两次刊登报道一项重大发现,两篇报道石墨烯超导论文的第一作者是22岁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来自中国的曹原;2018年12月18日,《自然》杂志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排名第一的,还是曹原。

14岁参加高考,18岁走进麻省理工,22岁世界年度科学人物首位提名

曹原是有天赋,这份天赋,即使在众多的天赋学子面前,依照是出类拔萃:三年时间修完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14岁的参加高考,以理科669的成绩进入中科大读少年班“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在少年班的四年时间,曹原继续“领跑”:2012年,作为首批交流生去美国密歇根大学研学;2013年6月,获得中科大“顶尖海外交流奖学金”, 受邀参加牛津大学两个月的科研实践;2014年,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同年,18岁的曹原去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学位。

14岁参加高考,18岁走进麻省理工,22岁世界年度科学人物首位提名

曹原是“学霸里的学神,学神里的学霸”,但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他都会保持认真谦逊的态度,不恃才,不傲物,不懂的知识主动去追问,一定搞明白,哪怕问题稀奇古怪。精益求精的个性,对日后的学习研究非常有帮助,“在学习中,重要的不是老师,也不是特别的教材与习题,而是自己愿意钻研的学习兴趣,以及善于钻研的自学能力。”

曹原不是“学究型”人才,喜欢摄影,喜欢仰望星空,喜欢做实验,喜欢“瞎捣鼓”,动手能力超强,在学校搞个实验室,在家里还搞个实验室,甚至高中学业繁忙,晚间放学后还要继续捣鼓一小时的化学实验,甚至把母亲的银镯子当做实验原料。超强的动手能力是曹原能够完成实验、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法角度”,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实验技巧至关重要”。

14岁参加高考,18岁走进麻省理工,22岁世界年度科学人物首位提名

熟知曹原的同事一致评价,曹原做事专心细致,非常清楚自己的预期。曹原在研究初始,发现石墨烯材料,通过简单的叠加、旋转后会变成超导体,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很多物理学者也注意到这种现象,但是多数持有怀疑态度,完全没有感觉到掩藏这么深刻的物理。因此,曹原能够成为“石墨烯驾驭者”,开创了“转角电子学”这一全新领域,为持续30年仍悬而未解的高温超导体的产生原因提供思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凭借的不是运气,而是专注。

14岁参加高考,18岁走进麻省理工,22岁世界年度科学人物首位提名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会自我调整,释放压力,重新寻找成功的“入口”才会找到成功契机。曹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没有进入期望中的物理学研究生项目,但曹原从绝望中调整情绪,想办法,“另辟蹊径”,进入电气工程系,跟从物理学家Pablo Jarillo-Herrero来学习这一课程,并最终在这个团队里最终获得此项殊荣。

即使天赋秉禀之人,在坚持方向的同时,强大的心态支持。曹原的博士生涯的出师不利,半年多的时间,费心竭力解读的数据看似激动人心,不过实验装置造成巧合的时候,他虽然不开心,但仍旧埋头苦干,心态平和地对待失败,“吃一堑长一智,做的多了,慢慢有经验了,自然就攻克了。”

14岁参加高考,18岁走进麻省理工,22岁世界年度科学人物首位提名

能够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文是无数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的重要依据,“如今,曹原的名字已经在国内凝聚固态物理学界无人不晓,甚至全球高校都已经虚位以待,都在用博士后职位、甚至教职来吸引他。”

在2018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拟获奖人员中,曹原又获得“特别优秀奖”提名,但在荣誉面前,曹原始终略带羞涩,又非常自信干练,“一个扎实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的人,未来一定不会太差。”正如曹原所说,“更好的消息还在后面,希望将更多的时间用来为中国科技创造更多的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