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海边】今日的芝罘,是山东省烟台市下辖的行政区,位于市中心区域。烟台旧称为芝罘,名称来源于古之罘山(芝罘岛内芝罘山)。芝罘岛也被称为芝罘山、之罘、芝罘半岛;秦始皇在历史上曾三次登岛,芝罘岛因而闻名天下。 【芝罘海边】元代定都北京,烟台为海漕运输要地。明朝推行民间海禁,却不限制官方运输;烟台在不间断的海运中,获得持续的发展。港口运输中心,也从芝罘湾北部地区,逐渐移至西南河口周边,使此地区成为港口贸易中心区域。 【烟台山】最早烟台山名为北山。明朝在北山南面,设防卫倭寇袭扰的守御千户所;并在北山上设报警台,即狼烟墩台。自此之后北山改名为烟台山,这也成为烟台市名来源。 【芝罘海边】海岸线曲长九百公里,濒临黄渤海,有六十多座小岛屿。与日韩朝隔海相望,与辽东半岛共同成为京津的海上门户。 【芝罘海边】烟台市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养马岛、南长山岛、芝罘岛··· 【烟台港】烟台开埠后,英国人首先在烟台山设领事馆。其后,列强纷纷在这个地区开设领事馆,除英国外,美国、法国、德国、丹麦、日本亦将领事馆设置在烟台山。烟台山周边逐渐变为外国人聚居区;建有洋行、教堂、医院、学校等等。 【海边街道】1868年,烟台海关就已经设置邮务办事处,处理外使文件的往来邮递。1879年,清廷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营口、烟台试办邮政业务,正式开启中国近代邮政。 【烟台山】1868年,清烟台东海关在烟台山顶原峰火台上,修建带木柱屋顶的简易灯楼;这也就是烟台山上的早期灯塔。用来指引进出烟台港的来往船只。 【芝罘海边】外国人在中国各口岸租地,最希望能建立一块租界,以免受中国主权的管辖。上海、天津等条约口岸几乎都建有租界,而烟台却是例外,始终没设立租界,仅有被默许的外国人居留区。 【芝罘街景】烟台开埠后,西方文化通过最直接的物质生活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后迅速传入内陆,以至于胶东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