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手工织锦,即使非常熟悉一天也只能织上一尺

 轻风无意 2019-03-04

壮族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绣球发源于壮族三月三歌节。

李幼英没在家。她家的院子里,龙眼树正开着花,抬头能看到那台木头织布机,摆在二楼的窗前。给我带路的黄爱群说,村口小卖部的老板娘也有一台织机,就放在小店隔壁,平日里,织锦看店两不误,不过这一天店门也关着,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半截未织完的壮锦卷在织机上。

在南宁市宾阳县的高垅村,还有几台织机。春耕时节,织女们要下地忙农活,织机都闲了下来。李幼英下地去给玉米垄土,忙活一整天,直到天黑才回家,然后做晚饭,饭后有空,才坐到织机前,织上一小截壮锦。

这种手工织锦,即使非常熟悉一天也只能织上一尺

摄影:李叶飞

全手工织锦的效率很低,一整天差不多只能织上一尺,这还是在技术非常熟练的情况下,不然一天织半尺都困难。李幼英织的是壮锦,也就是流行在壮族地区的一种织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在古代所谓“织锦四种”之中,即有广西锦,为上贡的锦帛之一。壮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再手工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壮锦有着强烈的色彩对比,偏传统的壮锦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也有回纹、水纹、云纹和花卉等。

这种手工织锦,即使非常熟悉一天也只能织上一尺

李幼英学织锦四年,算是一个熟练工,织的也是传统图案的锦。黄爱群是她的老师,宾阳县城湘光织锦坊的壮锦设计师,是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谭湘光的徒弟,李幼英及同村的织锦妇女也多是谭湘光的徒弟或徒孙。宾阳是广西壮锦的生产中心之一,但并非传统的织壮锦的地方,因为谭湘光的坚持,宾阳成为和忻城、靖西一样生产壮锦的地方,而且发展得还更好一些。

宾阳壮锦的源头在忻城。忻城是宾阳北面靠近柳州的一个县,桑蚕之乡,传统产业即种桑养蚕。今天,忻城到宾阳这一片区域还是国内比较重要的生丝出产地,连江浙一带的丝绸企业都来收购生丝。而丝本来亦是织壮锦主要的原材料。

与宾阳不同,忻城是一个以壮族为主要人口的县。壮族在纺织上有一定的天赋,早在汉代,壮民族就已经生产出“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他们利用植物的纤维,织制出葛布、络布作为衣料。至于壮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以考古发现,汉代已经有壮锦出现,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黑地橘红回纹锦残片,可看作是壮锦的滥觞。唐代,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贡品。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一种“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

这种手工织锦,即使非常熟悉一天也只能织上一尺

梁树英是谭湘光的老师,民国时期在忻城学会了织锦,是第一个从宾阳到忻城拜师学艺的手工艺人。她学艺后回到宾阳居住,在宾阳民族织锦厂工作,宾阳壮锦由此开花。谭湘光十七岁的时候,到织锦厂当学徒,拜梁树英为师,跟她学织锦。那个时候梁树英已经五十多岁。

关于梁树英的具体经历,谭湘光讲的不多,充满了神秘感。梁树英八岁学织锦,每天身不离织机,且终身未嫁,一辈子素食,直到八十二岁去世,临终前一天还完成了一幅壮锦。

当年跟着梁树英学织锦的人并不少,只是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就谭湘光一个。以谭湘光的说法,自己家穷,也没什么文化,更没别的途径获得更好的工作,唯有织锦,客观来讲,这是她生活收入的来源。当时,很多织锦的姑娘,一有对象,有人养家,就不愿再干织锦这种辛苦活了。

这种手工织锦,即使非常熟悉一天也只能织上一尺

梁树英待谭湘光如亲生女儿,将一生所学悉心传授。同梁树英一样,谭湘光后来也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并且成为宾阳织锦厂的厂长,一直工作到退休。退休后,谭湘光觉得自己尚年轻,织锦这件事依旧可做,在宾阳成立了湘光织锦坊,专门织传统壮锦。

谭湘光用机器织锦已有很多年的尝试,机器的出现的确大大降低了壮锦的成本,但并非所有壮锦都能用机器织出来,只有那些几何图案,有规律又简单的,才能用机器织出来。而且机器的作用只是用来织经纬线,花纹还是需要人工织入。机器最大的作用是解决了幅面的问题。传统的壮锦,需要用腰部来稳定织机,但这个腰部的宽度也限制了壮锦的幅面,使得传统壮锦只有一尺多宽,最大的幅面也只是用来做被面。

这种手工织锦,即使非常熟悉一天也只能织上一尺

摄影:张小宁

不过,机器的代入并不能解决传统壮锦面临的问题。谭湘光曾经所在的宾阳民族织锦厂,也一样难以为继。倒是湘光织锦坊全部以手工织锦,得以生存。除了在宾阳附近农村的几位织锦妇女,湘光织锦坊也有固定的织女,木结构的织机放在宾阳的工作坊里,织女每天上班织锦,收入按件核算。

这是谭湘光的壮锦传承思路,传承织锦可以有多重模式。纯粹全职,对于很多织锦妇女来说太辛苦,也兼顾不了家里的其他杂事,而兼职织锦,则跟传统的织锦妇女一样,可以成为日常女红,是生活的一个额外收入,但又不会占用日常的全部时间。像李幼英这样,她的织机和织锦原料都是由湘光织锦坊提供,她不用考虑产品的销售,只要有闲的时候织上几厘米,五色绒线杂以织,以此作为生活的一个补贴,到了春耕秋收时节,她们照样可以离开织机下到地里。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李叶飞。摄影:梁汉昌 等。内容来自:《地道风物.广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