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著名主持人安乐死触动无数人:每次离开前,好好说声再见

 桃子的图书馆zt 2019-03-04

每次离开前,好好说声再见 来自围炉夜读 12:38

文丨炉叔

前几天,我看了一条关于“死亡”的视频。

视频的主人公是台湾知名体育主播傅达仁。傅达仁由于晚年患胰腺癌,痛苦不堪,最终选择于2018年6月7日在瑞士安乐死。

他的家人根据他的遗愿,公布了他临终前的视频。

视频里,傅达仁与家人坐在一起嬉笑聊天,儿子和妻子陪在他的身旁。

工作人员拿了一小杯药水给他,他接过杯子,仿佛担心药水太苦,他像个老小孩一般问道:一口吞吗?两口可以吗?

工作人员告诉他:两口三口都可以。但是最好尽快喝完,因为药非常苦。

服药前,傅达仁看着镜头,微笑地说了声:“再见了”。随后开始服药。

看着父亲喝下药水,儿子傅俊豪的眼眶已经红了,他低着头,极力掩盖自己不舍的情绪。

服完药后,儿子搂着他,对他说:

“爸,我们爱你!

放轻松,再也没有病痛了。”

傅达仁的妻子在边上笑着说:“不痛了,不痛了。”说完便拿起纸巾擦拭眼泪。

傅达仁听着家人温暖的话,满足地笑了笑,然后闭上眼,慢慢地倒在了儿子的怀里。

▲傅达仁安乐死公布片段

我曾听家里的老人说过,如果人在临终时,能够笑着离开,那人一定是幸福的。

我想,傅达仁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看过一句话:人生降临,你在哭,爱你的人在笑;生命终结,你在笑,爱你的人在哭。

傅达仁临去之前,笑得如此心满意足,我想原因正是他被爱包围着。

得知患癌时,家人倾全力治疗。选择安乐死时,儿子一再拒绝,因为难舍。为安乐死合法化奔波努力时,朋友都在帮忙。

儿子很爱他,直到最后一刻,都想把自己的爱告诉父亲。妻子很爱他,陪伴他度过最后时光,一直用微笑宽慰他。

看完这段视频,我不禁思考:

当有一天,亲人离世,我是否能一直保有耐心,陪伴他、安慰他?

当有一天,我年岁渐长,直至临别之际,我是否能心满意足、带着微笑离去?

我不知道答案。

只是人生欢聚少,别离多,我只愿每次离开前,都能好好告别。

有次和读者聊天,他跟我说,他很后悔。

他是四川人,大学在武汉读的,读完大学之后就留在了武汉工作。在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他就想带父母出去玩一趟了。

他的爸妈住在小县城里,都是工人,做着普普通通流水线的工作。养他长大成人,供他读书,父母确实不容易。

他说,父母年轻的时候,也在北京打过工,但那个时候哪有什么心思去玩。家里负担重,父母在外头,三餐都变成了两餐。

在他考上大学时,母亲和他聊天,对他说:

“你马上就要去大城市了,好好读书。

等你以后工作了,赚钱了,带妈去你的城市玩一下啊。”

他想带父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那个小县城之外的风景。他想让父母试试从未玩过的平板电脑、从未吃过的甜点美食、从未逛过的楼台小巷。

那些美好的事物,他都想父母去试一试。

他的第一份工资只有五千块,大概只够在附近的城市玩个两三天。但是他仍旧积极地看攻略、做规划。

但是,当他做好准备告诉父母后,父母却拒绝了。

他知道,父母怕浪费钱。他们心疼他的不容易,所以舍不得答应。父母对他说:等你存多点钱,再带我们出去玩吧。

这一拖,就是好几年。而发生在08年的那场地震,让这个愿望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他说:“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带他们出去玩一次,总是拖着,拖到最后,再也没机会了。”

离别总是伴有遗憾,而意外让遗憾更加深刻。

很多时候,这种遗憾不是因为分离造成的,而是因为你本有机会去兑现你对亲人好友的诺言,最终却没有兑现。

而最遗憾的事,就是明明在心里许下承诺,要好好孝顺他们,要给他们最好的生活,却没有机会实现了。

人生无常,昨天好好的人,也许今天就见不到了。昨天还喜乐融融,也许明天就远走高飞。

所以,每一次相聚,要珍惜,每一次道别,要用力,别给自己留遗憾。

一位朋友跟我说,如果能和以前的自己见面,他肯定会抽以前的他俩耳光。因为那时的他,总喜欢和父母吵架,一有点不顺心,就会爆发。

朋友年轻的时候,不爱学习,脑子里想的都是赚钱,为此,他甚至辍学去做生意。那个时候,家人都不支持他,在他放弃学业之后,家里人就没给过一分钱,关系闹得非常僵。

他一个人出去闯荡,自然吃了不少苦头,最困难的时候,甚至睡过天桥。也因此,当时他心里对家人充满了埋怨,觉得自己做什么家里人都不支持。

后来成家之后,才开始回家。但因为不太擅长和家人沟通,父母都是暴脾气。所以每次回家都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

一直到他父亲生病,情况才有所改善。

他的记忆里,父亲一直是脾气暴躁、性格顽固的人,和他吵架的时候那么有力气,怎么会是那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瘦弱男人?

一场病,让他们和解了。

他不想把好不容易挪出来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浪费在争吵上。

当你抱着“见一面少一面”的想法时,你会发现,父母有些“执拗”的想法都很可爱。

别把相处的时间花在争吵上,和亲人的回忆里应该多些美好记忆。

日本有一本书,叫《父母离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在这本书的封面有一段话:

“假使你的父母现在60岁,余下寿命是20年。你没有跟父母同住,你每年见到父母的天数,大概是6天,每天相处时间大概是11小时。

那么,你和父母可以相处的日子,只剩20年×6天×11小时=1320小时。

也就是说,你和父母相处的日子只剩下55天了。”

你是否认真想过,我们还能陪父母多久?

你以为父母还有二三十年,其实这辈子,她们能见到你的日子,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

我们总是想着,以后有机会,以后总有机会的。我们会把朋友聚会、吃饭应酬、逛街购物这些事都排在父母面前,因为父母太“安静”了。他们总说,叫你别操心他们,小时候,他们叫你好好学习就行,别管家里大小事;长大之后,他们叫你好好工作就行,别老担心家里。

我们总听父母这样说,于是,便真的以为我们不在,父母生活得很好。

父母,总是愿意做付出的那一方,中国的父母,尤其不会“索要”。对他们来说,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想留你在身边,更想你拥有全世界。

梁继璋曾对儿子说:“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所以,请好好陪伴,认真生活,用力道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