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中往事:岁月悠悠 旧街巷 时光缓缓 老城固

 秦岭之尖 2019-03-04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早在秦代就设立了县的建制,是为“成古县”,其城址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迁移,直到宋崇宁年间,县城最终驻足于汉江与湑水交汇所形成的一处平坦肥沃的金三角地带,从此,老城不再迁徙,落脚就是千年。

城内尚存几处年代久远的古老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钟楼,是整座老城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城市中心,从前县城有东西南北四条街,钟楼如同定海神针,矗立在四条街的交汇点上。这种亭阁式建筑是古代为报晓时辰而建,对应建有鼓楼,从京城到州府各级衙门所在地均建有钟鼓楼,但目前存世并不多见。可想当年每日晨钟敲响,方圆十几里钟声回荡的情景。

始建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的文庙大成殿与老城同岁,位于钟楼街北段东侧现存大殿五间,斗拱梁柱,四角飞檐,琉璃黄瓦,气度不凡。是当年崇文朝圣、祭祀孔子、举行典礼的场所。

香火人气最旺的是城隍庙,与文庙大成殿相邻,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城隍庙是保佑一方平安的神灵圣殿,如今的城隍庙虽已淹没在城市的喧嚣里,人们依然虔诚的来此上香祷告。

位于西城巷南段24号城固武侯祠可谓历尽沧桑始建于初唐,解放前后仍保存很大规模,现仅留存中殿、后殿两进院落及厢房。从残留的檐板、砖饰及瓦当,可以想象出当年的武侯祠是何等的富丽堂皇。

城固一中院内的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也有着独特的身世。早在民国十三年,城固籍一批有识之士倡导创办西学,花费三年时间设计建成了一座集东西方建筑风格于一身的两层阁楼式建筑。最初作为城固县境内的新式小学,后改为县立职业学校。1938年西北联大法商学院进驻办学,师生们在此学习生活八年。

老城内还有很多记录着光阴故事的老建筑。从钟楼十字到钟楼街北端,在不足900米长的南北正街轴线上,依次分布着早年间的县邮电局、城关牛羊肉合作饭馆、县百货大楼、振兴副食店、大众理发店、县药材公司、县服装厂、石牌楼商店、五金商店、东方红商店、印刷厂、城固师范老门楼、新华书店、工人俱乐部等。这些老建筑各具特色,从古朴厚重的外观形制到遥远陈旧的标牌标语,都在述说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殊记忆,行走在老街上,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貌似杂乱无章的老街遗存,生动地展现出该区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发展轨迹。

钟楼街北端的工人俱乐部大礼堂建于1984年,曾长期作为城固县举办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召开大型会议的重要场所,是该县民众心目中最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现因设施老旧而弃用。

钟楼十字东南侧的“城关牛羊肉合作饭馆” 建成于1960年,却显得十分古朴厚重,在经济匮乏粮食紧缺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是城固县最高级的饭馆,留下了几代人对于困难饥饿年代的记忆。如今,饭馆的标牌清晰可见,墙体上还留下了大段的毛主席语录。

还有一些凝聚着老城人精神与心灵寄托的古宅名园、古建遗址,如:石牌楼、丰乐桥、龙浩井、小西门、大西关等等。都是地名尚存,建筑物被毁,却以记忆的形态顽强存在着。尽管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城区已经扩大了数倍,但老县城中的建筑和街巷却一直都是整个县城的座标,所谓东环、西环、南环、北环都是相对于钟楼街来命名的。而且,老街破旧的门面宅院、落后的基础设施并未影响这里的繁华。它不仅在老城居民的心目中不可替代,也承载着所有城固人的记忆和乡愁。老街还经历过一些大事件,比如:78年前,西北联大南迁城固,数千名师生员工的活动区域就在老县城,他们和城固人民共同度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八年。

解放以后,老城机关单位,工商企业大都集中在钟楼正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充,部分机关迁出老街。八十年代中后期,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商业门店纷纷关门倒闭,传统手工业和服务业日益萧条,印刷厂、服装厂、鞋厂破产改制。如今,钟楼街南段只剩下个体门店勉强经营,北段已演变成农贸市场,虽然繁华依旧,熙来攘往,却失去了从前的古雅端庄。

老城历尽沧桑,大多数建筑外观已显破旧,内部设施简陋。但是,在我的心目中,那些已显破败的老铺面、旧房子犹如我曾经住过的老家院,而那些在此留守居住的老人们,也好像自己的父母长辈,他们舍不得离开这里,是要守住些什么吗?也许,他们是最后一批为我们留住乡愁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