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趣讲:开学季,收下这份“学生守则”

 ylsgdgs 2019-03-05

古人极重规矩,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时古人又非常重视教育,主张“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读书学习当作人生的起点和毕生的事业,所以古代经典多以“学”开篇,如在《论语》中第一篇是“为学”,《荀子》中第一篇是“劝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样,“学规”就自然成为了古代最重要的一种规范。

古代的教育与今天以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育不同,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礼仪修养,无论天子庶人,都以修身为本,所以在学规中,强调的更多是做人的规范和行止的礼节,就是单纯关于学习的内容,也以态度上的要求为主,这是中国古代学规的特色。

本篇节选的《管子·弟子职》,从学习态度、品德修养、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规范出发,内容涉及起床、奉师、上课、对客、就餐、洒扫、执烛、晚习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要求弟子“周则复始”地坚持遵守,是一篇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学规,也是教育史的珍贵资料,对今天学生守则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古代学规的介绍,不仅让学生们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掌握作为一个学生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从而形成对他人尊重和对知识敬畏的习惯与态度,为以后长远的学习生活,乃至步入社会后,能够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妙文精解

注释

(1):效法,遵从。

(2)自虚:谦虚。

(3):穷尽。

(4):美善,善良,也可指他人的长处与优点。

(5):实行。

(6)翼翼:恭敬的样子。

(7):专一。

(8):通“懈”,松懈,懈怠。

翻译

先生施行教育,弟子就要遵从。态度要温顺恭敬、谦和虚心,要把学到的知识彻底消化理解。看到美善的品行或别人的优点,就要学习遵从,听到正义的原则和应尽的责任,就要坚决奉行。

早晚不断学习新知识,并不忘记温习和实践,按照这些坚持不懈,这就是学习的规范。

背景知识

《弟子职》中的“学生守则”

“弟子职”,意思就是弟子的职责,相当于我们在学校看到的“学生守则”。这篇“学生守则”被收录在《管子》一书中,但实际上与管子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一般学者认为它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则,而管子又是齐国学术的代表人物,所以后人将稷下学派流传下来的一些文献尤其是与管子一脉相关的文字汇编成了《管子》,《弟子职》也在其中。

所谓“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国在首都稷门附近创办的高等学府,创建于田齐桓公,齐宣王时大规模扩建,并延请各家学者任教,我们熟悉的荀子就是稷下最出名的老师。据史料记载,学宫极盛时,在校学生多达千人,校内堂室俱备,设施齐全,因师生都住校教学,又建有寝室食堂,规模非常宏大。由于稷下学宫已经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学生年龄差距大,在校学生也多,为了方便管理,严肃教学,故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明的教学纪律,《弟子职》就是这种制度和纪律的体现。

本课节选自《弟子职》的第一段,由于当时学宫内师生同居同宿,因而学则内有很多关于用餐、就寝、洗沐等生活方面的规定,现只将与我们学校生活相近的规范列出讲解。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无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这一段是对学则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强调的更多是态度方面的问题。文中指出,作为学生,首先要学会尊敬师长,能够按照老师教的去做,而且谦虚好学,勇于向善。同时还要立志高远,做人正派,无论在校出门,都要有规矩,不得随意出入,任意往来,与同学朋友相处时,也一定要结交有德行学问的益友。学校是知识圣地,所以姿容要保持严肃,不能嘻嘻哈哈,思想也一定要合乎规范,不能胡思乱想,要把心思用到学习修养上,无论早晚,也都要保持衣冠整齐,有个学生的样子,不能邋邋遢遢。在学习过程中,要早学新、晚温旧,仔细认真,不能马虎,并要求前面这些规则,都要专心遵守,坚持不懈。

少者之事,夜寐蚤作。既拚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彻盥,汛拚正席,先生乃坐。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颜色毋怍。

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馀则否。始诵必作,其次则已。

第二段主要讲的是与老师相处的礼节和课堂上的规矩,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对人的尊重与对知识的敬畏,因为无论是在学校、在家庭,还是以后到了社会中,也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工作办事,只有学会尊重与敬畏,才会有立足之地和成事之功。《弟子职》要求,学生应该早起晚睡,当然这里说的晚睡不是熬夜,而是不能过早的睡,一要把学习的任务完成,二是要等师长睡后自己才能睡,早起也是一样,把一天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打算,也可以预习一下当天要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早一些到教室,把教室打扫收拾一下,把老师的位置也收拾好,而不能比老师到的还晚,甚至迟到,这两点无论在家在校还是以后在单位,都应该注意。在《弟子职》那个时候,老师进来时,同学们都要起立,等老师坐好以后,大家再坐。我们现在的小学可能学生较多,不必如此(当然,能够做到更好),但是当起立问好时,学生们应该严肃诚敬,不能坐在那里不动,要知道我们在课堂学习,便是向老师请教知识,索物于人,尚须以礼答谢,更何况是宝贵的知识呢?老师在时,同学进出教室要恭敬有礼,就如同会见宾客一样,上课自然如此,不能随意进出,下课时出入,见到老师也至少要打个招呼。上课时,学生们要端坐面向老师,姿容不要做作,也不能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聊天说话。由于古代有时候讲课,要一对一的授课,一个人讲完后,退下,另一个在上前听老师讲,而当时学生年龄又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求在向老师问学时,必由年长弟子开始,老师讲授一圈之后,其余就不再按年龄,或共同授课,或随意发问。我们今天的课堂已经不是这样了,但是这种谦让的精神不能变,同学之间要互相礼让,出门后也是如此,比如我们要学会排队,坐车要学会让座等等。当时规定,课堂上第一次向老师诵读必定要站起身来,但第二次也就可免了,在今天的课堂上,就是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一定要学会举手和起立,老师让我们坐下时,我们才能坐下。

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古之将兴者,必由此始。后至就席,狭坐则起。若有宾客,弟子骏作。对客无让,应且遂行。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在,必以反命,反坐复业。若有所疑,捧手问之。师出皆起。

这一段承接上段,讲的仍是与老师相处的礼仪规范,以及面对老师的朋友来访时该怎样做,这一点如果以后有读研究生,或者到单位工作的话,要更加注意。《弟子职》认为,人的一切言论行为,都应该以“中”作为准则,中就是中正,既适中不偏,又正道直行,这是我们以后做大事的基础。因为《弟子职》是学规,它原本可能是分成很多条的,所以在这句话下面它没有过渡,直接讲了另一个事情。它要求后到的学生要入席就位,旁座的同学就应起立让行,我们现在如果两人同桌,坐在里面的同学如果后来,那外面的就该抓紧让开,在那种很多人一排的教室中更该如此,这既是同学之间的尊重,也是为了提高效率,不影响上课。如有宾客到来,学生要迅速站起来,对宾客不得拒绝,因为这时候你就是主人,你要边答应边迎接,又要快步进去向老师请示。即使他要找的老师或其他人不在,也必定要迅速回复客人,然后回到座位继续学习。下面《弟子职》又回到课堂上,提出学习如遇有疑问,就举手询问先生,老师如果离开堂,弟子也都要起立。 

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周则复始,是谓弟子之纪。

最后这一段,说的是在老师休息或者下课后,要找相熟的朋友同学,相互切磋学习,共同进步,不能把时间荒废,如此周而复始,就是《弟子职》中的“学生守则”。

白鹿洞书院揭示

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与历代官办的太学、国学等官方学府相比,私人创办的“书院”因其自由的学习学术氛围,更加相近于今天的大学。宋代时,学术发达,氛围宽松,各家学派争鸣角逐,纷纷办学育人,以发扬自家学术,以白鹿洞与岳麓、雎阳、石鼓四书院最为著名,并称“天下四大书院”,而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的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因在南宋时大思想家朱熹曾于此讲学,名声最重,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朱熹在白鹿洞讲学时,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这就是千古闻名《白鹿洞书院揭示》,后代书院和学校确立的学规,基本都是以它为范本制定的,其内容如下: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拓展阅读

白鹿洞书院揭示

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与历代官办的太学、国学等官方学府相比,私人创办的“书院”因其自由的学习学术氛围,更加相近于今天的大学。宋代时,学术发达,氛围宽松,各家学派争鸣角逐,纷纷办学育人,以发扬自家学术,以白鹿洞与岳麓、雎阳、石鼓四书院最为著名,并称“天下四大书院”,而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的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因在南宋时大思想家朱熹曾于此讲学,名声最重,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朱熹在白鹿洞讲学时,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这就是千古闻名《白鹿洞书院揭示》,后代书院和学校确立的学规,基本都是以它为范本制定的,其内容如下: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小故事

曾子好学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与同学相比,他的智力和天分较为平庸。但是他对老师非常尊敬,老师教给他知识时,他都要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记录。他勤学不辍,遇到问题从不放过,一定要彻底弄清楚才行,而且每天都会反省自己,想想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诚信,老师教给自己的事情有没有勤加练习。他不断迁善改过,提升自己的品行和学问,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终于继承了孔子的学问,被后世尊称为“宗圣”。

趣味阅读

五圣四配十二哲

我们在前面讲过,孔子去世后被追尊为“至圣”,而本课中我们又提到他的学生曾子被称为“宗圣”,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儒家文化中,都属于天下景仰的“圣人”,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共有五位被称为“圣人”的人,他们分别是“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名回)、“宗圣”曾子(名参)、“述圣”子思(名伋)和“亚圣”孟子(名轲)。颜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地位最高,他学到了孔子几乎所有的学问德行,并完全回复了后世儒者认为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之中的“圣性”,所以称为“复”。天资聪颖的颜子不幸早死,学问没有传下来,反而是平庸但勤奋的曾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以后正宗的学统都从曾子而来,所以曾子被称为“宗”。孔子的孙子子思师从曾子,把曾子所传的孔子思想学到了手,所以称为“述”。孟子是子思后学,但是他以“性善论”为宗,将孔子思想中的“仁义”学说发扬光大,奠定了后世儒学的主流,地位仅此于孔子,所以称为“亚”。在文庙中,至圣孔子像居中,其余四圣分立左右,共同享受祭祀,叫做“配享”,所以被称为颜曾思孟四人又被称作“四配”。

我们去文庙参观时,可能会发现,除了这“五圣四配”外,还有十二个塑像,立在孔子左右,这些人我们一般称为“十二哲”。在文庙中一般的顺序是:孔子左边为闵损(闵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右边是冉耕(伯牛)、宰予(宰我)、冉求(冉有)、言偃(子游)、颛师孙(子张)、朱熹。这十二个人中,除朱熹是南宋的大儒、大思想家外都是孔子的弟子,之所以称为“十二哲”,是因为他们虽然不够“圣人”,但都是儒家最优秀的贤哲,尤其是被尊称为“朱子”的朱熹,对后代的影响甚至不亚于孟子。

十二哲最早立于唐代,当时还没有十二位,而是只有十个人,称为“十哲”,他们进入文庙的依据在于《论语》中,孔子称道了德行最好的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最佳的宰予、端木赐,最通明政事的冉求、仲由,最擅长文学的言偃、卜商、有若。后世把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称为“孔门四科”,所以这“十哲”入庙是很自然的事情。到了宋元以后,颜子已经升级为“复圣”,所以孔子的弟子颛师孙递补为“十哲”,后因朱子的地位不断提升,在清康熙年间,朱子进入哲人行列,位次于颛师孙,“十哲”变成了“十一哲”,乾隆年间,曾经说过“和为贵”并且长得很像孔子的有若,也被递补进去,位次卜商,“十二哲”正式确立了。

前“十一哲”都是孔子较为优秀的弟子,在《论语》中“出场露面”的频率很高,朱子也可以算是我国古代一流的思想家、哲学家,“五圣”的地位和影响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儒家文化,就不能不知道“五圣四配十二哲”,而作为“圣贤”,他们都自有学习的“妙法绝招”,我们可以到《论语》和相关典籍中去寻找、学习。

学习名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孝经·开宗明义》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