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茫、焦虑”渗透高校:比哀怨更可怕的是信心崩塌!

 寂寞277 2019-03-05

什么样的人会焦虑?贫穷的人,出身贫寒的人,身居高位的人,还是家财万贯的人?其实焦虑是一种社会普遍情绪,企业家、创业人士、教师、公务员、工人、农民,东部发达地区人群,亦或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人群,大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焦虑。

“迷茫、焦虑”渗透高校:比哀怨更可怕的是信心崩塌!

年龄大些的上班族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对前途有些不安,又无力抽出时间照顾家庭,就连孩子上学接送的问题都要让他们烦神好长一段时间;年纪轻点的上班族,买不起房,还被逼着到处相亲;老年人为孩子工作、结婚的事操心不已,等孩子结婚了,又得考虑给他们带孩子,以及如何跟儿媳或女婿好好相处;企业家为公司的发展发愁……无论贫穷、富贵,人们的日子似乎都过得很艰难。这是竞争型社会的必然现象,有竞争就有不安,并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情绪。而这种情绪不是中国独有,放眼世界,哪国不是?

可悲的是,不少人揪着这些“微小”,不停地放大,然后抱怨这、抱怨那,似乎自己的焦虑理所当然,自己的怨气也应该能被人们理解,而且大家应该有与自己相同的想法。在这些无聊情绪的影响下,社会有发生变质的趋势。

“迷茫、焦虑”渗透高校:比哀怨更可怕的是信心崩塌!

前段时间发生的某蒙事件,正是消费人们焦虑的典型。一个好像特别真实的故事在网络广泛传开,很多人似乎找到了共鸣,一个无聊的事情就这样被“正经化”了。值得警惕的是,这些找到共鸣的人中有不少人是大学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这部分本来就有些迷茫的大学生,在被社会上存在的诸多焦虑情绪影响后,变得绝望。而原来对前途很期待的大学生,也开始对未来有些灰心、有些迷茫。“迷茫、焦虑”渗透高校,让一些大学生哀怨起来,而比哀怨更可怕的是信心崩塌!

不否认,的确存在有一些客观因素,造成大学生“迷茫、焦虑”。专业与预期不一致,觉得自己走错了路;学习成绩不理想,又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与同学、室友关系紧张,时刻感到不安;对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很有看法,却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不知道大学毕业后该如何选择,是继续升学还是找工作……尤其是那些准备毕业后找工作的大学生,他们情绪波动更大,更容易出现烦躁、紧张的情绪。而那些毕业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则一直处于工作无着落带来的彷徨和焦虑中。

“迷茫、焦虑”渗透高校:比哀怨更可怕的是信心崩塌!

可以说,这都是时代的产物。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学生不得不面对这一切,也不得不试着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稳定自己的情绪,把焦虑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减轻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不再迷茫。但一些大学生对自己喜欢做什么、将来可能做什么,以及为做什么而做出何种程度地努力,一无所知!他们的常态就是迷茫,造成他们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不愿真正面对自己的理想,以及不愿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大学几年,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多了,静下心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找回身上原来的那份毅力和信仰,迷茫终会远离,焦虑自会减轻。

如果不试着做出调整,事实上存在的心理压力,加上社会情绪的侵袭,高校校园中的“迷茫和焦虑”会渐渐加剧,而这些正在击溃一代大学生!

“迷茫、焦虑”渗透高校:比哀怨更可怕的是信心崩塌!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源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希望,肩负着家族兴旺和民族腾飞的重任。他们应该充满着青春气息,有激情,很热血;他们应该在社会各个角度、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且重要的作用。所以,最不应该裹足不前的群体就是大学生,他们也最不应该被迷茫和焦虑深深困扰。

既然现实困难重重,是不是更要勇往直前?既然迷茫和焦虑让生活变得糟糕,是不是更要抛弃它们?在问题面前,我们有没有好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其坐在那里唉声叹气,不如立即行动起来,一切美好的事物不都是用双手创造的吗?

要知道,现在的时代已经赋予了任何人无限可能,搁在几十年前或更早,纵使有一身本领,也永远只能是“一介平民”。因此,不能紧抓现实中的不满以及自己内心中的不安不放,要去找快乐的那个点,让自己变得阳光,且充满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