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作者:陈香香 说社交网络里衍生的学科——自拍艺术指导,一定是报名人数最多的一门。 如何拗出一个优雅、可爱,能让男女神一眼注意到你、又不会太刻意做作的pose?什么滤镜既能磨掉痘痘、又不至于失真到变成隔壁班女生嘴里的“绿茶”(是的,人类就是这么矫情)? 只要你还没“有颜任性”到吴世勋的地步,这些都是普通人学无止境的课题。 因为修图APP的进步之快、拟真度之高,久而久之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真实的自己长什么样了,以至于认为智能手机才是造成自拍泛滥的罪魁祸首。 但其实人类对于自拍的痴迷,那可是不仅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了。 据记载,第一次有记录的自拍实例可以追溯到1839年。只不过180年前,人类自拍的方式还很古早罢了。 1909年,美国摄影先驱Robert Cornelius的自拍 毕竟颜值这东西,永远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心安。发哥就曾一语道破其中的真谛:“万一遇到个子比自己矮的影迷跑过来,仰拍出张大脸怎么办?”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大家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这个习惯于评判美好皮囊的时代,现代人的自信实在是太稀缺了。拍100张能挑出一张敢发朋友圈的,这一晚上连拍带修的努力也算没白付出。 但拍起照的你一直这么卑微吗?那你也太小瞧自己了。 翻翻你人人网里10年前的自拍,就知道曾经自己有多蜜汁自信了。 现在的00后一定想不到,没有“自拍”的时代,青春期叛逆不羁的少男少女们都是怎么自拍的。 那时,80和90后没有某612、没有人像模式、甚至都没有前置摄像头。因为技术的限制,绝大多数的自拍都出自一个像素撑死只有30万的后置摄像头。 正如你所见,亮骚的颜色和时尚的外形让一部诺基亚5300成了当红炸子鸡。更重要的是,在我等普通人都用小灵通时,能用诺基亚自拍的女孩简直是人群中的公主了。 别瞧不起“老阿姨”们的设备落伍,用后置摄像头自拍可是极其考验技术的,没点真本事可不行。 最重要的一点:你首先得在盲拍的情况下,准确地进框。高低、距离稍微偏差一点点都不行,反手还很容易抖,废片率极高。 为了方便手残党,不少贴心的手机厂商还在后置摄像头旁边贴了一片铝质的反光卡片。自拍时你可以从中大概判断出自己的位置,类似这样 ↓↓↓ 不过设备落伍也有好处,在这么低的像素下,雀斑、痘印、黑眼圈等脸上的瑕疵也就很难被看清楚。 模糊产生美,再配合上用光线来达到的美颜效果,这种逼近曝光效果的自拍照可以说是谁拍谁好皮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