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战国红玛瑙贯彻《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的思考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3-05

►《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为各地研究制订地方石种的鉴评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在研究学习的同时,对如何贯彻“国标”,制定战国红玛瑙单一石种鉴评标准进行了认真思考。就此愿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贯彻《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必将提升战国红玛瑙的品位,推动其文化产业发展

►战国红玛瑙是指近年来先后在辽宁北票、河北宣化、浙江浦江、山东潍坊等地发现的玛瑙新石种。

►战国红玛瑙既不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红玛瑙,也不是现在市场上的普通红玛瑙,它是如上所说近年来出产的,因形、质、色、纹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红缟玛瑙相似,而被称之为战国红玛瑙。


►战国红玛瑙以其品相奇特别致、质地温润通透、色泽多彩艳丽、纹缟规则灵动、韵意丰厚深刻而闻名,倍受赏石爱好者的青睐。几年来,收藏队伍剧增,市场份额扩大,价格不断攀升,发展前景可观。

►然而,由于面市时间短(辽西北票于2008年,河北宣化于2012年),加上宣传力度不够,雕刻制作工艺粗糙,理论研究滞后等诸多因素影响,战国红与翡翠、和田玉、南红玛瑙等比较,社会认知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战国红品位提升和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应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国标”的同时,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研究制定战国红玛瑙的鉴评标准及权重分配,以此提高其影响力和认知度,推动战国红玛瑙文化产业发展。

二、关于制定战国红玛瑙鉴评标准的构想

►战国红玛瑙属岩石类观赏石。

►战国红玛瑙既符合切磨石的定位,又具色质石和纹理石的一些特征。

►鉴评要素应为:

自然要素:形态、质地、色泽、纹理

人文要素:韵意、命题、配饰(座)、传承

►下面我们根据战国红玛瑙(以下简称战国红)的鉴评要素,对其鉴评要点进行逐一分析。

1.自然要素

(1)形态

►战国红通常形态简单,只有少数具有好的天然形态。如北票战国红,在地下埋藏时有些形体确实不小,但由于开采挖掘技术原始落后,致大变小,小变碎。宣化料多为球状,开采时对其形态损毁不那么严重,但体量大的也不多见。

►诸如以上原因,战国红的形态与一般观赏石的形态不尽相同。这样在权重分配上不能墨守成规。“国标”中造型石、图纹石、色质石的形态权重分别是30%、15%、15%,而战国红玛瑙的权重应相对较低。因为战国红突出的质色品质,所以,经常用来雕刻或切磨成工艺品和饰品。在形态上,还要考虑其雕刻的工艺水准。在鉴评中,必须强调自然流畅,富于表现力。无论是切磨的,还是雕刻的工艺品,都要求无裂痕、无修补、无瑕疵。

(2)质地

►质地,指其结构性质,也就是致密程度,矿物的颗粒大小,石体的润、涩感觉。战国红的质地在鉴评指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战国红质地坚韧细密、通透,质感温润腻手,我们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但说不清具体到什么程度,温润度才算高,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正是这种神秘感,才显其独到的美学特征。色泽、纹缟基本相近,其质地越好,则品位越高。战国红在鉴评中对质地的要求是温润细腻、致密光洁、纯净通透、加工精细。同时,质地也必须与所反映的主题相吻合相匹配。


(3)色泽

►色泽指颜色、光泽和透明度。是衡量战国红优劣的第一要素。

►战国红,色彩斑澜,鲜艳夺目,纯正协调,天然浑成。其色彩之美在玛瑙观赏石中是独一无二的。主色调为红、黄两色兼有其他,以红缟多见。红色,红得浓艳;黄色,黄得耀眼。看了让人眼睛发亮,心菲大开。

战国红色泽之美的特点有其独到之处:

►一是战国红的色泽为天然形成,没有一点人工作秀。目前我国珠宝市场上多是烧红玛瑙。那些绿、黄、黑玛瑙迄今在自然界尚末见到,而是人工沁染着色而成。战国红则不然,无论主色调红、黄,还是其他颜色,即便少有的绿色和黑色,全为自然天成。这就是战国红弥足珍贵之处。

►二是战国红坚实硬重,颜色全为实色。既鲜艳夺目,又不浮不飘。而且战国红的色泽是从石体中透出的,表里如一,质纯色正。

►三是战国红对光的反应敏感且具多样性。不仅增强色彩的艳丽程度,而且使色泽产生变幻,让人感到新奇和妙蕴。

►四是战国红不仅主色调鲜明,而且丰富多彩,有几十种之多。斑斓绚丽,浓淡有致,层次分明,纯正协调。让人赏不完,看不够,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4)纹理

►战国红的纹理主要指纹缟而言。在地质作用下由火山喷发岩浆侵入而形成的。玛瑙呈纹带是其固有的特点,如缠丝玛瑙、缟状玛瑙。但战国红的纹缟有别于普通的缟状玛瑙。这就是纹缟在石中显现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有深有浅、有曲有直。石中生色,色中有纹,纹色共济,韵味十足。战国红纹缟线条走势有序,自然流畅,清晰可鉴,规则灵动,变幻莫测。特别在光的作用下,有些纹缟是呈立体“三维”状(也叫炫丝、动丝、闪丝)。手动则动,如梦似幻,神奇美妙,妙不可言。这一审美特征是战国红独有的,是南红、戈壁玛瑙、阜新玛瑙以及马达加斯加海洋玉髓、墨西哥火玛瑙、印度等世界名牌玛瑙所不及的。所以,在鉴评中除色泽外,纹理这一要素的权重比例应该是较高的。

2.人文要素

(1)韵意

►指观赏者透过形态、质地、色泽和纹理四要素对石体的认知或感悟,韵意的产生是情感与石体高度融合的一种赏石境界。

►战国红是色泽绚丽多彩、纹缟灵动美观的玛瑙新贵。其韵意深刻,内涵丰富在玛瑙族中无与伦比。

►在鉴评实践中,如何将战国红的韵意充分体现出来,通过战国红的形、质、色、纹这些特点,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把握。

►总的来看,战国红抽象的较多,不如具象那么直观,是韵意鉴评中的难点。鉴评者特别要靠文化素养、实践经验和自己的悟性进行综合考虑。抽象的东西,要求含蓄,虽然无形,但依然有貌。常言道:不以形传神,必以貌示韵。


►战国红是天然形成的,很难做到每个部位都那么逼真。对意象的战国红只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尚可。但它五彩斑斓的色泽,灵动奇美的纹缟,就可以让人感觉生动活泼,神采流动,气韵高雅。

►对具象的战国红,看其是否形神兼备。那些末经雕琢或随形打磨的原石,会出现让人想象不到的各种图形和图案,这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可以说是“天绘”。大大增加了战国红的文化内涵,很符合我们中国人在赏石时,注重主观体验,形象思维,讲究诗情画意,提倡把玩品赏,人石交融的这一东方赏石理念。

►水草(草花)、白缟是战国红自然美的生动体现。战国红水草石,似水墨淡染、如诗如画;白缟于红、黄相间,显高贵典雅,冰清玉洁。

(2)命题

►观赏石命题是一门学问,能综合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鉴赏水平和审美洞察力。战国红因自然造型的少,人工成型的多;体量较大的少,偏小的多。虽有少量原石,但多为切磨石,还有经雕刻、镶嵌而成为工艺美术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觉得命题不那么重要,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正因为战国红奇而美,少而精的特点,为了反映其深刻的韵意,增强其文化品位,提高其艺术价值,命题对战国红十分重要。

►命题时,要做到点化主题,贴切生动,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并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配饰(座)

►如前所述,战国红原石体量大的较少,多是切磨、雕刻件,配饰量大且多见。配饰时,必须做到构思巧妙、创意新颖,搭衬恰当、视觉美观。无论是配饰还是配座,都要因石适材,烘托主题,工艺精湛。

(4)传承

►战国时期,红缟玛瑙是社会上层审美追求的物件。当时我国北方涌现了诸多的红缟玛瑙、珠、环,并且在考古记录统计中,出土墓葬饰品档次都相对很高。战国中山国国王墓出土红缟玛瑙项链2串,1串222粒,1串174粒,管形,作为陪葬品,显示了墓主的高贵地位。2011年在辽宁省建昌县(战国时期隶属辽西郡)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发掘出土了红缟玛瑙环(现存辽宁省博物馆),再次向世人证明了红缟玛瑙与几千年前战国饰物的渊源。


►辽宁省朝阳北塔始建于北魏,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金盖玛瑙舍利罐系北塔天宫出土。罐内藏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2粒,罐体以质地温润的红缟玛瑙精工而成。料质与北票战国红极其相似。

►经过悠悠两千多年的岁月,2008年、2012年,战国红先后在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市北票、河北省宣化重新惊现于世。以她独特的风姿,受到人们的青睐。悠久的历史,加之现代人对其文化艺术的强烈追求,战国红的传承不可忽视。

三、在鉴评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鉴评,既是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只有将理论与实践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

理论问题

►要学习GB/T31390—2015《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学习雷敬敷老师的《“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解读》;学习中国观赏石协会组织编写的《观赏石学基础教程》以及有关战国红赏析和鉴评的文章。

►通过学习,掌握鉴评的理论知识,了解观赏石分类的原则、类别和主要特征,熟知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各项鉴评指标的内容要求。

实践问题

►多走、多看、多参与。到产地、到市场、到展会、到专营店、小摊前,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探讨问题。最好搞点收藏,培养对战国红的兴趣。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丰富理论。这样,日积月累,在鉴评中就会得心应手。

2.注重继承和创新

►《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将工艺石涵盖于观赏石之中,符合当今观赏石产业的石质工艺品跨业发展的现实。为战国红文化产业拓宽了发展空间,有着重要意义。

►在战国红鉴评实践中,涉及这样两个问题,雕刻和镶嵌,必须注重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于雕刻

►由于战国红色彩斑斓,俏色丰富突出,质地坚实温润,有着独特的雕刻加工性能。为雕刻大师们提供了发挥艺术创作的丰富素材和想象空间。战国红雕刻作品,充分展现人为创作的工艺美。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在雕刻过程中表现传统文化的东西非常普遍,展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实在太少,且工艺粗糙。

►还有,凡是雕件就好,就增值。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的。有些体量较大,色、质、纹具佳,无裂无绺的战国红原石,一般不主张施雕。有些雕件是为弥补材料的缺欠而不得不雕之。

关于镶嵌

►战国红虽然面市时间不长,但富有创意的精美搭配和鬼斧神工的镶嵌工艺打造出战国红镶嵌的新饰品,以暂新的姿态不断走向时尚。

►用金、银、铂金、钻石、锆石作为镶嵌材料,与战国红完美搭配结合,为战国红这种玛瑙新贵注入了更加强盛的生命力。镶嵌技艺的融入,为战国红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看好。

3.防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战国红面市不久,在业内出现了战国红产地是北票还是阜新之争,北票与宣化战国红谁为正宗之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地之争和正宗之说已经解决。

►目前的问题是,以宣化料冒充北票战国红;用阜新普通玛瑙经过染色等处理当战国红进行售卖;对有缝、有裂、有坑、有洞的战国红采取煮胶、修裂、堵洞等手段以次充好。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鉴评时要凭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眼力进行识别。随着《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的深入贯彻实施,这些问题定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4.提倡多元化、包容性

►赏石多元化内容十分丰富,既包含赏石理念、模式、方法,又包含赏石种类及鉴评要素。概言之,无论是什么石种,只要赏者喜欢,又有观赏价值,都可以成为赏石大家庭中的一员。

►多元化体现包容性,有包容性才能够实现多元化。多元化、包容性是赏石者的境界和应有的气度。

►我国目前发现已经面市的战国红有:辽宁北票、河北宣化、浙江浦江、山东潍坊等几个主产地的品种,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市场、各有所爱。我们在鉴评实践中,要大力提倡多元化、包容性,对各产地的战国红要一视同仁,使其在弘扬赏石文化和推动产业发展进程中,争奇斗艳,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GB/T31390---2015),中国观赏石协会

[2]《“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解读》,雷敬敷

[3]《观赏石学基础教程》,中国观赏石协会

[4]《战国红为啥这样红》、《辽西战国红考》,赵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