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皮肤科神药——生地

 亚武独钓陈占国 2019-03-05

壬遁并修  

2018-10-25

操作

生地,在中医“四大经典”的《神农本草经》里有这样的记载,“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生地是养血、补血、止血的一味良药,生地还可以养阴生津,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先说说生地的止血作用吧,去年10月初,笔者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刘奇医生您好,我上次月经是9月中旬,可是这两天又出血了,血色鲜红,您看有什么办法吗?”患者月经刚走,不到半月,“月经”再次来临,这便是血热证,所以应该用凉血的方法,其治疗主药就选生地!笔者便用了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的方药芎归胶艾汤,重用生地,后来,患者的“月经”就止住了。

再来说说生地滋阴润燥的功效,笔者门诊有一位湿疹患者,皮肤偏干燥,周身散发淡红色丘疹,瘙痒剧烈,这个病人口干、夜间口苦,大便欠顺畅,治疗上应该首选生地为主药!笔者便用了《金匮要略》中另一首经典的方剂——防己地黄汤,重用生地,患者服用后瘙痒减轻、皮肤也变得滋润,睡眠也有好转!这就是生地润燥的作用。

生地还可以用来治疗失眠,但这种失眠一定是阴血不足、阴虚火旺的失眠才可应用。可将生地、熟地、泽泻、当归、合欢皮、龙眼肉、炒柏子仁、杭白芍、西洋参、炙远志、枸杞、百合、菊花、炒枣仁、黄精、琥珀粉研末,选优质蜂蜜120毫升制成膏剂,装瓶冷藏备用。每次服30毫升,每天早晚各服1次。

在宋代医书《太平圣惠方》记载的“葡萄煎”,由葡萄汁、藕汁、生地汁、蜂蜜混合煎成,可“治热淋,小便涩少,碜痛沥血”,翻译成现代病名,主要指膀胱炎、尿道炎等所引起的小便短少、滞涩。在古医书《别录》中也记载生地有治“溺血”的功用。

生地在临证中还有很多妙用,但前提是一定要辨证准确,否则不加辨证而用,则往往会加重病情,这就是中医“同病异治”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