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谷滨海公园 Qingdao blue silicon valley coastal park 中国·青岛 Qingdao,China 设计愿景:我们希望能够在青岛核心区内打造一个非常有活力的、面对公共的,并且可以融合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滨海文化枢纽聚集地,同时也成为新发展住宅和旅游的新景点。 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滨海公园位于青岛蓝谷中央商务区,紧邻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北接港中旅、东至鳌山湾海边。沿海直线距离约700米,沿山大东路长度约750米,宽约206米,总用地面积约144337平方米,约合216亩。
设计策略 DESIGN STRATEGY 空间条件——位于青岛商务中心蓝谷核心区,周边建筑密集,以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为主,地块规划有大学校区,适用人群偏年轻化。景观设计需展现新奇、有创意的内容,充分展现地域与时代特色。 空间尺度——狭长的带型节点,视野开阔的海岸,横向和纵向上均可以灵活变化的空间。结合地理环境,给人们营造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共空间,兼保护带作用的地标性海滨景观。 基本元素——以自然波浪为灵感,结合蓝谷核心区的总规路网来编织景观的平面布局。平面富有曲线变化,立面上下错落、凹凸有致 。 展现特色——融合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园艺方面的知识,打造青岛首个智能公园,公园具有互动层面的含义,给人们带来大胆的视觉效果和环境体验,充满科技意味且区别于传统赏景为主的公园。 设计内容 DESIGN CONTENT 设计目标——延伸并且连接城市与其滨海岸线;提供能够满足一年四季,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一系列活动 ;在传统海堤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的解决方案。 设计理念——打造青春、时尚、有活力、有时代感的滨海公园。 △方案总平面图 △车行、人行流线分析 △竖向分析 △室外设施分析 匠心细作 ORIGINALITY DETAILS 区域南侧为一条东西向轴线,轴线东端坐落有观景塔并悬挑观景平台,提供开阔良好的观海视野。区域西侧入口处为旱喷广场和LOGO景墙,作为公园入口标识。入口南侧为停车场。 区域中间分割有绿化种植区域、特色体验广场、阳光草坪和蹦床体验区。其中蹦床体验区为人们提供了与众不同的经验和感知方式,是一个具有挑战、刺激的智能设施。特色体验广场包括20度斜面体验步道与滑板活动区,通过“滑板结合公园”的概念,打造成一个新型的多功能城市公园区,作为一个受欢迎的新社会空间。 区域东侧有一条面向海岸的弧形景墙,水景墙面向海面,结合台阶和无障碍坡道设置。 区域南北两侧为自西向东与滨海步道相接的轴线。两条轴线在西侧入口处相交,南北为停车场。 三条南北向的的园路横穿区域,园路间分割条形绿地和阳光草坪。混合零售商业建筑位于园路西侧,餐饮设施位于园路东侧。 南侧轴线东端为异形坐凳,北侧轴线东端为悬挑平台与景观塔。区域东侧为台阶坐凳和无障碍坡道。滨海步道设置有后沙滩。 该区域临近山大东路一侧平行布置停车场,满足大巴、小型轿车、自行车灯多元停车需求。 区域中间部分通过竖向高差及绿化对空间的分割,形成4.0M标高上的三种空间:北侧是以绿化为主的通行空间;中间以云廊为核心景观,通过台阶、火山岩楔形台地,形成园区中心活动场地。南侧为游客中心前广场,结合树阵、休息设施形成可停留休息、可聚会活动、可观海赏星的多功能市民活动空间。3.0M滨海休闲步道延续后沙滩的设计概念,通过台阶、台阶坐凳、无障碍坡道可进入海边沙滩。 区域东侧设计入海景观桥,联系南侧轴线与北侧观海平台,流畅的曲线元素统一了设计风格,并成为本项目的亮点之一。 区域中间为一条自西向东与滨海步道相接的轴线。区域西北角设停车场。 区域西侧入口处为活力广场,活力广场与东侧绿地相邻。两条南北向园路横穿区域,园路之间为条形阳光草坪。 绿地临海一侧设置条带状台阶坐凳,面向海岸,给游人提供休憩场所和观海视野。滨海步道设置有后沙滩。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青岛蓝谷滨海公园一期 项目地址:青岛蓝谷中央商务区,滨海大道与沙滩三路交汇处 项目规模: 14.4337公顷 设计/竣工:2014—2015/ 2017 设计公司:DN · 境语设计 设计团队:沈莉颖、杨攀、成丹丹、王志尧、辛哲、赵健、刘又元、宋海林 项目摄影:拜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