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6 老资料系列 -- 最后的恭王府

 昵称7563359 2019-03-06

恭王府可谓家喻户晓。来北京旅游,总会有人推荐恭王府。天子脚下的王府很多,恭王府绝对是清代最大的王府之一。十多年前,我也去过一次恭王府,不过现在几乎完全没有印象了。只记得门票包含了一张导览光盘,在那个电脑刚刚普及的年代颇为特殊。

认真逛恭王府的朋友应该会发现,现今王府里陈列的可移动实物,几乎没有一件是当年的原件。豪华的建筑、精致的园林依然是当年的风采,但是华丽的外表下,其实是空荡荡的灵魂。清代最尊贵奢华的王府,现在为什么看不到一件奇珍异宝了?

恭王府最早是和珅的宅子。乾隆皇帝将女儿和孝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后,这里也成为了公主府第。和珅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钱的人之一,他的府邸可想而知有多豪华。不过我们也只能想象它的豪华,因为嘉庆皇帝登基以后,很快就把和珅赐死抄家了。和珅死后,和孝公主也搬了出去,嘉庆皇帝将这个宅子赐给了庆亲王永璘。一直到道光三十年,王府的主人都是永璘的后代。

咸丰皇帝即位后,封他的六弟奕訢为恭亲王,把这座府邸赐给了奕訢。于是才有了现在恭王府的名字。恭亲王奕訢是晚清很重要的人物,他得意的时候一直处于权力的中心。光绪二十四年去世以后,由嫡孙溥伟继承了恭亲王爵位。

溥伟是咱们的主角之一。溥伟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有个弟弟叫溥儒,后来成了著名的画家,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溥伟继承了恭亲王爵位没几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和一帮满清贵族搞了个“宗社党”,想要对抗南方的革命军,但是最终很快失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

大清灭亡以后,溥伟一直在图谋复辟。他的恭王府是不敢住了,逃到了西山戒台寺隐居。之前奕訢也曾在戒台寺住过,所以戒台寺里一直保存了一批恭王府的家具。复辟不是动动嘴就能成功的,需要大量的经费。溥伟心想反正王府是不住了,里面那些又都是自己的私人财产。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决定把恭王府的珍藏全部变卖。他在日记中写道:

归而禀请堂上,以时局至此,后变不堪设想,拟毁家以纾国难,堂上允之。遂尽出古画古玩,抬商变价。

这时候,跑过来一个叫山中定次郎的日本古董商,也就是我们的主角之二。这个家伙很能抓住商机。他瞅准溥伟想要变卖王府的机会,二话不说,直接把恭王府除字画以外的藏品全买走了。用现在的古玩行的黑话讲,叫“一枪打”。

很多人都好奇当时这批恭王府的东西卖了多少钱。很遗憾,现在没有确切的资料可查,我们无从知晓。溥伟当年肯定不敢大张旗鼓地卖家当筹钱复辟,被民国政府盯上可不是玩儿的。所以偷偷卖给外国古董商,是个很好的选择。宣统皇帝1912年2月12日退位,同年溥伟就把家当卖给了山中定次郎。如此着急出手,价格可想而知会被打压得很惨。虽然价格会被打压,但是绝对也是天文数字,用山中定次郎的话讲,“数额不同于十万或二十万。”

山中定次郎在恭王府与管家合影

这批恭王府珍藏被山中定次郎迅速出手。第二年也就是1913年,山中定次郎在纽约和伦敦举办了两场恭王府藏品的拍卖,轰动一时。余下的则在山中商会的各个分店出售。伦敦拍卖的图录没有照片,我们就不细表了。纽约的这场,却留下了难能可贵的影像资料。全场536件艺术品全部成交,成交额达到27万余美元。

本文只看其中有照片的瓷器,器物描述尽量忠于图录。完整图录请点击文末的链接下载。从今天收藏的角度看,恭王府的瓷器和宫廷的瓷器当然不是一个档次。但是当年对器物的定义,和一百年后收藏市场对器物的定义,存在巨大的差异。它们在那个年代,就是高端中国艺术品的典范。它们是真实的恭王府。

后来,溥伟小王爷的复辟计划全盘失败,连恭王府的宅子也抵债抵了出去。两百年的传奇王府从此画上了句号。恭王府的珍藏,也借由山中商会之手,散落世界各地。历年大拍卖会偶尔会出现几件恭王府旧藏,但它们注定无法再聚首了。

恭亲王溥伟

366 清雍正 浆胎白瓷水呈

367 清雍正 白瓷水呈

374 清雍正 浆胎瓷盘

382 十七世纪 德化窑钵

383 宋/元 定窑三足炉

384 明永乐 白瓷碗

385 明永乐 白釉大碗

386 宋/元 白釉瓶

387 宋 白釉大碗

388 宋 白釉果盘

393 明 德化窑瓷塑

394 明 德化窑瓷塑

395 明 德化窑瓷塑

405 “大明宣德年制”款浆胎青花瓶

407 十八世纪早期 浆胎青花瓶

413 清康熙 青花瓶

417 清康熙 青花大凤尾尊

427 清康熙 珊瑚红釉小瓶

428 十七世纪 绿釉挂瓶

434 清初 绿釉小罐

443 十七世纪 绿釉瓶

444 十七世纪 绿釉三足炉

445 十七世纪 绿釉大罐

447 清康熙 豇豆红盖盒(无款)

448 清康熙 豇豆红盖盒(康熙款)

449 清康熙 豇豆红洗

450 清康熙 豇豆红洗

452 清康熙 豇豆红太白尊

451 清康熙 黄釉太白尊

453 清康熙 天蓝釉柳叶瓶

457 十七世纪 郎窑红釉瓶

458 十七世纪 郎窑红釉小瓶

459 十七世纪 郎窑红釉瓶

460 清康熙 宝石红釉瓶

461 十七世纪 郎窑红釉大瓶

464 明早期 天蓝釉三足洗

470 清康熙 洒蓝釉瓶

471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瓶

477 明 蓝地白花罐

478 明 孔雀蓝釉瓶

478 十七世纪 珐华双耳瓶一对

489 明 磁州窑造像

496 明 珐华狮子一对

完整版图录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3MnLDH2uIRzNAY4KL17YA 

提取码:np3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