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发展
2019-03-06 | 阅:  转:  |  分享 
  
小结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形成依靠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媒体辅助和传播教学的方式个别化教学
方法的发展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学生个别地自学,在方法上允许学习者自定目标、自定步调、自己选择学习的方
法、媒体和材料。早期的个别化教学发展1程序教学发展2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3早期个别化教学发展个别化教学时期:2
0世纪30年代之前特征:教学目的明确;试图使学习适合学生个别差异,打破传统教学固定步调模式,学生能自定学习步调;采
用掌握学习法;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典型事件:导生制教学伯克的个别化系统(1912-1913)温内特卡方案道尔
顿实验室计划程序教学发展个别化教学时期: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特征:教学机器的广泛使用程序设计广泛开展典型事
件:普莱西的自动教学机(1925)彼特逊的“化学板”普莱西的“打洞板”斯金纳的《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1954)…
…强调“强化”,建议把教学机器作为手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强化程序教学运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程序教学原理个别化教学“强
化”理论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实现的。斯金纳的理论假设是,一个
反应所产生的后果能决定该反应能否作为一种习得行为保持下来。所谓强化,指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刺激直接在反应之后呈现,以增
加在标准情况下反应的出现率,或增加在同样情况下再出现这一反应的概率。程序教学原理个别化教学反应+强化
增强反应反应无强化减弱反应反应+惩罚压抑反应1.为了使学生对刺激做出符
合要求的反应,必须将教材“程序化”。2.为了形成符合要求的刺激—反应联结,摇将教材尽量细分为“小步子”。
3.为了最有效的强化学习者的反应,必须在反应发生后,“即时强化”。程序教学原理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的要素:
小步子的逻辑序列。积极地反应。信息的及时反馈。自定步调。减少错误率。程序教学原理个别化教学程序设计模式:斯金
纳的直线式程序模式克劳德的分支式程序模式直线式程序图示1234传授1回答问题核对传授2反馈强化反馈强化回
答问题核对分支式程序图示121.21.11.31.1.11.1.n1.2.11.2.n分支式程序图示
传授显示多种选择题学生用键盘回答懂了吗?进入下一步懂了吗?学生用键盘回答显示多种选择题复习以前的材料
YesNoYesNo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个别化教学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早期的CAI系统主要用
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未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潜在能力。六十年代末,伊利诺大学开发出的自动操作的程序逻辑
系统(PLATO)向大规模计算机网络发展。1972年杨伯翰大学研制的分时、交互、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电视(TICCIT)系统是最早
出现的大规模通讯网络。七十年代微机的发展又推动了CAI运动。到了八十年代,学校里的微机的使用迅速增长。小结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方法的发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形成学习效果是教学目的和衡量标准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发展系统化
设计系统化设计教学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过程的方法,亦称作为教学系统方法。起源方法模型开发运动起源系统化
设计时期:17世纪——20世纪60年代特征:系统设计教学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设计和改进教学的一种经验主义方法(实验方法)。行
为科学的一些概念(任务分析、行为目标、标准参照测试和形成性评价)典型事件:夸美纽斯——用归纳法来分析和改进教学赫尔巴特——用
科研指导教学桑代克——用定量研究方法来处理教育问题博比特和查特斯二战期间程序教学运动方法模型系统化设计时期:20世纪
60年代特征:将各种概念和方法相结合,构建模型典型事件:六十年代初加涅、格拉泽、布里格斯等提出了早期“系统的设计教学”模
型。六十年代后期,布朗等人在《视听教学:媒体与方法》中提出了系统化教学的模型。学生解释目标(鉴别内容)选择合适的经验
选择合适方法选择教材、设备分配任务实施教学评价结果修正整个过程和设施系统化教学模型开发运动系统化设计时期: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特征:教学系统方法将行为主义、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系统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到一个过程论的构架中,构成
一个新的知识体系。70年代是教学设计形成的年代典型事件:1970年教学技术委员会给美国国会递交的报告中关于教学技术的定义
教学开发运动小结系统化设计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系统设计思想的形成教学过程设计模式的产生与实践利用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强调个别化、个性化的学习利用系统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一个总的促进学习的方法,创造了教育技术领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
技术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程序教学方法的发展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教育技术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特征:计算机的普
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技术成为学科典型事件: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
AECT)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初步发展电化教育兴起90年代中期至今19
78-90年代中期1950-19651919-1949电化教育的兴起时期:1919-1949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
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典型事件:1917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电影。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农学院
开始运用幻灯片和电影片到各地宣传科学种棉知识。1923年晏阳初在嘉兴举办的千字课教学实验中使用了幻灯。1932年,“中国教育电
影协会”在南京成立;1937年,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1940年,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电化教育委
员会。电化教育初步发展时期:1950-1965特征:播音教育(举办俄语广播学校、文化补习学校、广播函授大学)、电视大
学(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学校(中小学与高校)电化教育——开课(如:北师大1947年有电化教育馆,开设选修课);辅助
教学典型事件: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1950年中央文化部商同教育部把所属各省,市文化馆划归文化部
领导,以利于推动各地电教工作。1958年9月筹建北京电化教育馆(北京、上海、南京、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相继成立电化教育馆)
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时期:1978-90年代中期特征:全国电教系统形成电教实验与教改实验,电化教育深入课堂积极开展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典型事件:1978年教育部建
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1993年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
期至今特征: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教育技术学科迅速发展典型事件:1998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为《中
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撰文。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
“校校通”工程。2002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时间新介入的媒体主要的应用特
点视觉教学传播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挂图等直观展示媒体中小学的教学以书本应用为主电子视听教学传播阶段20世纪
20年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幻灯、电影、广播、唱机电子媒体主要以社会教育应用为主,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普及,对中小学教育影响甚
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65语言实验室、录音、录放像设备、电视、广播、闭路电视系统电视、广播被用于成人教育;常规视听教
学媒体被大量地用于学校教育多媒体组合教学传播阶段80年代计算机卫星电视系统我国的电化教育形成了三大系统,另外计算机开始以
课程的形式进入中小学教育网络教学传播阶段90年代计算机网络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应用全面发展与AECT’1994定义相比,AE
CT’2005定义的主要特点在于: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符合道德规范要求;强调创新,将“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三大范畴之一;突
出专业特色,将研究对象限定为“适当的技术过程与资源”;将研究范围扩展到企业绩效领域。1.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30多年来,
国内外对“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和“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
)”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欧美国家较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习惯于采用“学习”的概念,因此认可“教学技术”的叫法。我国
则比较习惯于使用“教育技术”的说法。这是由于“教学”主要和教、学问题有关,只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采用“教育技术”这一术语可以保
持一个更为广泛的领域范围。2.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电化教育”一词的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的中国,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电化教育定义
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专业更
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专业机构、专业刊物的名称等方面,“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两者仍然并存。事实上,从概念
的本质上看,“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它们的目的都是要实现教与学的优化。3.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9
0年代以后,“现代教育技术”的术语开始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使用,与“教育技术”相比,前者突出和强调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
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4.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所谓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
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
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从所属学科看: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信息技术属于信息学科。从研究对象
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与相关资源;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从研究范畴看,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是教与学过
程与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5.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事实上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就像符号和符号学、信息与信息学一样。就发展的过程
来看,教育技术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
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一个学科。目前,人们对于“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有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区分它
们的含义。1.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30多年来,国内外对“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和“教学
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欧美国家较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习惯于
采用“学习”的概念,因此认可“教学技术”的叫法。我国则比较习惯于使用“教育技术”的说法。这是由于“教学”主要和教、学问题有关,只
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采用“教育技术”这一术语可以保持一个更为广泛的领域范围。2.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电化教育”一词的正式使
用始于1936年的中国,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电化教育定义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
优化。”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专业机构、专业刊物的名称等方面,“
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两者仍然并存。事实上,从概念的本质上看,“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它们的目的都是要实现
教与学的优化。3.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教育技术”的术语开始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使用,与“教育技术”
相比,前者突出和强调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4.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所谓信息技术(Inf
ormation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
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从所属学科看:教
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信息技术属于信息学科。从研究对象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与相关资源;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
关的技术。从研究范畴看,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是教与学过程与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
、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5.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事实上它们并不是一回
事,就像符号和符号学、信息与信息学一样。就发展的过程来看,教育技术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
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一个学科。目前,人们对于“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这
两个术语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有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区分它们的含义。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教
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发展路利娟长治学院技术与教育技术1.技术1)传
统的技术理解 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有形的物质)。2)信息社会中的技术理解
有形的物质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智能方法。 2.AECT1994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它的主体是学习者。学
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的学习资源
也称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的定义AECT’94定义的内涵:(1)一个目标。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学习的结果,
阐明学习是目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手段。(2)两大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两个对象。(3)五个范畴(内容)。设计
、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五个基本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4)两种形态。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
,又是一个理论领域。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的形态、内容、对象与目标形态内容对象目标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设计
: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
过程。需要使用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整合技术等。?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
?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3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
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系统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现代教育技术的
本质特征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
1、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2、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3、追求教育的最优化4、实践性原则相关概念及辨析
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和强调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IT
)信息技术,特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相关的技术。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术之一,但不等同于现代教育技术本身。IT是以计算
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当然也包括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属于纯技术范畴。相关概念及辨析相关概念及辨析信息
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和开发的对象,其内涵由信息技术本身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计算机只是工具,IT只是教育资源和环境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信息技术教育,除了要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之外,还需要学会对教育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其目的是学会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掌握教学的方法、技能,优化教育资源和环境。教育技
术的起源与发展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二、国外教育信息技术发展沿革从教育技术整体发展的成熟程度来划分
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从教育技术整体发展的成熟程度来划分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早期的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视觉
教学(直观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经验型的教学系统方法教学系统方法教学系统开发和设计教育技术从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来
划分从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来划分主线1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主线2主线3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
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视觉教育教育技术视听传播视听教育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
学方法。视觉教育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特征:直观教学17世纪,“图解”教科书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
型,照片、磁铁、地球仪)19世纪后期-20世纪,教学媒体(幻灯、无声电影)典型事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世界图解》霍本
等《课程视觉化》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部”(DivisionofVisualInstruct
ion,简称DVI)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视觉教育霍邦(C.F.Hoban)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一书
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还提出了一个对视觉化教材进行分类的模式(如下图所示)。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具体抽象
词语图解地图平面画像幻灯立体图形电影模型实物完全实景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视听教育时期:20世纪20
年代至50年代特征: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开始关注“媒体理论”典型事件:1946年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经验
之塔”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DivisionofAudio-VisualIn
struction)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抽象的经验抽象的做的经验能动的观察的经验形象的语
言符号视觉符号照片幻灯广播录音电视电影参观展览见习旅行观摩示范参加活动的经验设计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12345678910戴尔的“经验之塔”视听传播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
代特征:教育电视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典型事件: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
”和“术语委员会”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视听传播设计讯息媒体-工具人员方法环境呈示接受
反应评价教学情境反馈分析讯息选择目标具体化学习-受传者系统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埃博克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AECT’199
4定义相比,AECT’2005定义的主要特点在于: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符合道德规范要求;强调创新,将“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
三大范畴之一;突出专业特色,将研究对象限定为“适当的技术过程与资源”;将研究范围扩展到企业绩效领域。1.教育技术与教学技
术30多年来,国内外对“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和“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
chnology)”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欧美国家较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习惯于采用“学习”的概念,因此认可“教学技术
”的叫法。我国则比较习惯于使用“教育技术”的说法。这是由于“教学”主要和教、学问题有关,只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采用“教育技术
”这一术语可以保持一个更为广泛的领域范围。2.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电化教育”一词的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的中国,至今仍被广泛使
用的电化教育定义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
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专业机构、专业刊物的名称等方面,“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两者仍然并存。
事实上,从概念的本质上看,“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它们的目的都是要实现教与学的优化。3.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教育技术”的术语开始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使用,与“教育技术”相比,前者突出和强调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
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4.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所谓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
)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从所属学科看: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信息技术属于信息学
科。从研究对象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与相关资源;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从研究范畴看,教育技术的研
究范畴是教与学过程与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5.教育
技术与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事实上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就像符号和符号学、信息与信息学一样
。就发展的过程来看,教育技术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
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一个学科。目前,人们对于“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有时需要根
据上下文来区分它们的含义。1.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30多年来,国内外对“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
gy)”和“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欧美国家较早提倡以学生为中
心的思想,习惯于采用“学习”的概念,因此认可“教学技术”的叫法。我国则比较习惯于使用“教育技术”的说法。这是由于“教学”主要和教
、学问题有关,只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采用“教育技术”这一术语可以保持一个更为广泛的领域范围。2.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电化教
育”一词的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的中国,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电化教育定义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
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专业机构、专业刊物的名称等方面,“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两者仍然并存。事实上,从概念的本质上看,“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它们的目的都是要实现教与学的优化。3.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教育技术”的术语开始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使用,与“教育技术”相比,前者突出和强调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4.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所谓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从所属学科看: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信息技术属于信息学科。从研究对象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与相关资源;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从研究范畴看,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是教与学过程与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5.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事实上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就像符号和符号学、信息与信息学一样。就发展的过程来看,教育技术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一个学科。目前,人们对于“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有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区分它们的含义。
献花(0)
+1
(本文系路利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