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从历史照片上看东湖的牌坊和牌楼,都是相当气派的,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它们大都已经遗憾地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而仅仅留下一个个文化符号。本期“说武昌”就以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范围内的几个曾经风光一时的牌坊为主题,讲述关于这些牌坊的故事。 东湖“疑海听涛”牌坊之谜 东湖是“海”,更有海一样壮观的气魄。听涛景区位于东湖郭郑湖的西北岸,由于湖面开阔,一年四季均能听到浪涛声。特别是盛夏时节,东南风由远方吹来,卷起浪涛,拍击湖岸,涛声清脆悦耳。东湖从前水位低,湖岸都是海滩一般,“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常见的景象。 长江日报的《黄鹤楼·城周刊》曾经刊登了《东湖的老牌坊与老牌楼》一文,谈到了身世神秘的“疑海听涛”牌坊,一位77岁的老者立即通过《长江日报》社辗转找到该文章作者,非常兴奋地说,他或许能解开这个牌坊的秘密。 到达东湖的次日清晨,东湖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王民楷,他立马拿起相机,精神抖擞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到大约下午四时,照相机上的数字显示着一卷胶片已经用完,最后拍摄的是一张高大的景观牌坊照片,王老至今还记得牌坊上的“疑海听涛”四个字写得非常漂亮,四个大字遒劲有力,集楷、隶、魏碑之大成,功底深厚。 这时,一位游客从身边走过,王民楷闪出一个念头,碰碰运气,如果还有胶卷,就给自己留下一张到东湖第一天上班的纪念照。就这样,站在这座“疑海听涛”牌坊前面,身着列宁冬装的王民楷成了自己照相机的拍摄对象。这也是他至今保留的最早一张东湖照片,这张照片也就成为记录这段历史的珍贵资料。 ▲王民楷珍藏了55年的“疑海听涛”牌坊老照片。 ▲该文章作者收藏的“海光农圃”牌坊老照片。 这一比较,照片中的两座牌坊还真有惊人的相同之处。 “疑海听涛”彰显东湖自身所独特的人文历史渊源和自然山水气候特征,给东湖山水赋予灵性、积淀文化。原建筑因1938年10月武汉沦陷,被驻扎在武汉的日军强行占领并将其肆意破坏,抗战胜利后已重建。“疑海听涛”作为东湖第一景观,壮观大气,最具东湖个性魅力,足以让武汉人引以为豪。 东湖的老牌坊与老牌楼 1949年6月,爱国名人周苍柏先生将海光农圃无偿交给国家,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东湖建设委员会,并将海光农圃更名为东湖公园,“东湖风光”牌坊就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赵氏花园坐落在东湖东岸幽静的落雁景区乌龙咀半岛,为民国初年广东人赵宗涛所建的花园别墅。 编者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