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三角两地书】杭州人与宁波人如何看待对方?

 华东局 2021-12-17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本文首刊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杭州人看宁波:静下心来 你会慢慢爱上它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开凿山阴故水道的人们绝对不会想到这条从绍兴到上虞的水道会在之后的两千年里逐渐成为联结杭州、宁波的大动脉,也见证了两座名城的兴起。

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云在《答车茂安书》中描绘的宁波,并非今天的繁华之地,而今天的杭州城,当时也还有部分在海面以下。沧海桑田,历经千年,当年的蛮荒之地,如今成为全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杭州与宁波两座城市的命运,看似是各自发展,实则为浙东运河相连。隋代大运河的开凿,将杭州纳入了中原文明的腹地,中原人士经运河南下,带来的先进文明的同时也促进了杭州的发展,其中今天杭州方言中有别于周边吴方言的儿化音,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遗存。然而严格来说,杭州并不是大运河的终点,浙东运河将这条文明之路延伸到了宁波。有了浙东运河,宁波就不再是偏居一隅的海滨小郡,杭州湾的风浪让海船必先进入甬江口,经甬江经过浙东运河才能将货物运往内陆,而随着唐宋元明海运的发展,宁波的经济文化也愈发发达。晚清民国,宁波诞生了著名的宁波帮商人,不仅名人辈出,更硬生生将苏州味道上海方言改成了宁波味道。改革开放后,凭借浙江第一良港的地位,凭借宁波帮的庞大影响力,再加上宁波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宁波一度成为浙江经济的龙头。

我生于千岛湖畔,求学于钱塘江边,读研于万泉河南,定居于奉化江滨。人生的轨迹正是沿着新安江而下,往返于京杭运河,又经浙东运河,最终定居在宁波。

作为一个杭州郊县人,自然从小对杭州心向往之,加上在杭州也还有一些远亲,可以说杭州是我最爱的城市。这份热爱也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反而愈加浓烈。在杭州读大学时,正是杭州在经济文化各领域全面快速发展时期,杭州的发展不仅仅在新城的崛起,更体现在车让人等文明行为,在杭州,是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的。相比之下,宁波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有点糟糕的。第一次到宁波时,下大巴不到十分钟,我的手机便不翼而飞了,而已经显得破旧的街道让我深刻怀疑,这真的是浙江最富庶的地区吗?在工作之前,又陆续来过宁波数次,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天一阁和三江口外,就只剩下这无穷无尽的雨了。毕业之后,兜兜转转,最终还是选择了宁波工作生活。要了解一个城市,靠旅游是不行的,一定要静下心来生活才行。经过三年的宁波生活,自己也爱上了这座城市。

因为浙东运河近两千年的联结,宁波文化与杭州文化也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一个习惯杭州生活的人,在宁波生活多半也不会感到生疏。就我个人而言,我热爱的小笼包、牛肉粉丝、生煎包在宁波也能随时吃到,虽然没有片儿川,但面结面同样鲜美,干炸响铃也有海滨升级版——腐皮包黄鱼。

宁波相对于杭州,在城市风格上风格迥异。杭州一向注重市容市貌,尤其是西湖周边,街道整洁靓丽,车辆彬彬有礼,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但宁波没有把精力放在这方面,尽管距离我第一次来宁波已经八年多了,但是宁波的市容市貌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这并不是宁波经济不发达,而是相对于杭州,宁波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里子上。马路上的车流与商场里的人流显示着这座城市的富庶。而且,宁波在振兴实体经济和发展教育方面,并不落后于杭州。尤其在教育方面,须知自明代以来,宁波进士的数量一直居于浙江前列,天一阁藏书闻名天下。而宁波在今天也是中国院士之乡,文教之盛,甲于海内。尽管如此,这几年,随着杭州经济的飞跃式增长,宁波未免显得有些落寞,在市民的交谈中也能感受到这种被超越的焦虑。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要靠这座城市的奋斗,也要看时代的机遇。宁波在改革开放的第一次浪潮中把握住了机遇,而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却稍有落后,却也并未落后于时代,2018年,宁波的GDP也超过万亿元,成为浙江第二个迈入“万亿GDP俱乐部”的城市。在将来,两座城市也将优势互补,共唱双城记。

相信这杭州与宁波几千年的纽带在接下来的岁月中,不会断裂,而是联结得更加紧密。

宁波人看杭州:难舍难分 一半勾留是西湖

1998年,我18岁,第一次出“远”门——从宁波去杭州,读大学。陪我一起坐火车的,是我的母亲。火车上,还遇到另一个送女儿来宁波读大学的外地母亲,她将去杭州转乘列车回云南。

那是绿皮车的年代,一切都是慢悠悠的,慢到有足够的时间来走神。趴在车窗上,火车徐徐驶出,有风来,车外的每一帧景象被慢慢地抛在了身后……

在此之前,杭州给我的印象停留在小时候的《白蛇传》传说里,停留在电视荧屏里偶然瞥到的几个画面,更停留在外婆偶尔用来装东西的旅行袋子上——大红色的布面上,印着三潭印月的图案,看上去并不那么美。对许多宁波人而言,杭州的熟悉度远远不如上海。即便前者在物理距离上更近,却总敌不过后者在心理距离上的亲近感。我也不例外。但如果一定要掰扯一下我和杭州的关联,据我爷爷说,他外婆是杭州一家富裕茶商的小姐,后来家道中落,才嫁到了外地。

就读的大学就在西湖区,离西湖很近。当天,就和几个一起入校的高中同学相约着逛西湖。这个让杭州美名远播的湖泊,我对它的第一眼印象竟然只是“美则美矣,却也不过是个风景区的样子”。但很快,游客视角就被主人翁视角代替。大学期间,西湖周边的北山路、南山路、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有事没事被我们用脚丈量了一遍又一遍,连摄影采风课都选在西湖边的保俶山上。天气好的时候,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垂柳依依,波光粼粼。或者,就去泛舟湖上,划到湖中央,就任由船漂着,船上躺着再惬意不过。

文科生的大学生活看上去似乎有点无所事事,但这种无所事事放在西湖这里,却是一分一秒都不算虚度。

而我觉得此湖最妙之处是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它的风景区既自成一体,又和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域无缝衔接。如果在空中俯瞰整个杭州,体量颇大的西湖及其周边风景区是寸土寸金的杭州市中心一个极其奢侈的存在。也是因为这样的存在,西湖给杭州人带来的生活影响是直接的。那种围湖而居、似乎随时都可以出门在湖畔踏歌而行的休闲精神,深入杭州人的骨髓。

宁波也有湖,也还算有名。然而,和西湖相比,宁波市中心的月湖太小,更像公园。另一个东钱湖倒是西湖体量的三倍,然而离市区远了点。这两个湖都无法像西湖一样真正影响或撼动一个城市的具体生活方式。

大学本科寝室8个人,有两个是杭州姑娘,班上还有不少杭州人。和宁波女孩相比,杭州姑娘整体更精致娇嗲一点。尤其是说话,她们对别人生气时也不过是说:“你这个人毛发靥(杭州方言:可笑、好笑的意思)的。”配上轻轻柔柔的发音,哪里是表达生气,最多只是嗔怪。同样的意思,宁波女孩一开口,没事也可能变成有事了。宁波人讲话硬邦邦,在上海便有一句俗话印证:“宁可和苏州人吵架,也不要和宁波人说话。”杭州话和苏州话自是不同,但比起宁波话,真是温柔了不少。

但讲话娇嗲的杭州姑娘,大气一点不输男人。她们活得明白又自得,懂得取舍和进退。最喜欢的一个杭州女同学,兼具美丽皮囊和有趣灵魂,昔日学霸如今分分钟自黑成段子手,智商一流,做事一流。最羡慕的一位杭州女同学,不为工作役,活得潇潇洒洒。最欣赏的一个同行前辈,也是杭州人,始终充满智慧看待周遭际遇,但从不在“明白”中混日子,反而更加认真。当然,也遇到和我兴味相投的杭州朋友,从对方那里像照镜子一样照见自己。

这些内心力量和她们的外表和谐统一,就好像西湖和这个城市的关系一样,美则美矣,还有灵魂,这才是历久弥香的美。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是白居易的诗句,也是许多生活在杭州的人的真实感受。杭州,一座太有吸引力的城市,有着太多有吸引力的人。在杭州读了7年大学,最终选择离开杭州。深层的原因是,趁还能离开的时候离开,再呆下去就再也不愿意离开此城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