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等人做事出格,中等人做事及格,上等人做事破格

 文炳春秋 2019-03-06

出身没有高低贵贱,人生没有三六九等,虽说我们待人的时候一视同仁,但是做事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人生百态,人也千差万别,每个人做事的方法不同,导致的人生结果也不同。

根据为人处事水平的高低,可以把人划分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只有正视自身问题和优势,才能促进我们不断成长。

下等人做事出格,中等人做事及格,上等人做事破格

1、下等人做事出格。

下等人做事随心所欲,一切以满足自己的意愿为标准,不喜欢循规蹈矩,也从来不顾及别人,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约束。

我们在社会上混,有各种各样的秩序,明的要遵守,暗的也要服从,唯有按规行事,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下等人抵触规则,总想为自己搞特殊,殊不知排斥规则的人,也终将被规则排斥。

一个人偶然做事出格,或许有特殊的原因,大家都能包容和理解。如果总是与别人格格不入,轻则被孤立,做什么事情都碰壁,一旦损害别人的利益,大家必然群起而攻之,所以得不到发展空间,只会越来越平庸。

下等人做事出格,中等人做事及格,上等人做事破格

2、中等人做事及格。

中等人做事喜欢按部就班,按照既定的计划,按照既定的模式,按照既定的时间,完成既定的事情,这样做事有规有矩,有条有理,从做事开始,结果就可以预期的到。

中等人做事不会给人带来惊喜,因为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从来不会做逾越的事情,所以对结果就无法期望值太高,只能是符合标准而已。

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古代的中庸之道很接近,做事中和,恰到好处。所以中等人做人不会张扬,懂得和光同尘,没有更高的追求,随波逐流而已。

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让中等人不必经受大风大浪,人生也不会有明显的高低起伏。甘于平凡,是志向的欠缺,可是能换来安稳,的确是大多数人的追求。

下等人做事出格,中等人做事及格,上等人做事破格

3、上等人做事超格。

上等人所谓的超格和下等人做事出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为人处世无论从境界还是手段,都相去甚远。

超格行事,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绝不容忍自己得过且过,凡事一定要做到最好。

曾国藩是很多古今贤达都推崇的处世大家,他曾经说过:“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就是他对成功的经验总结。

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现实的结果往往跟预期会有落差,落差无法弥补,唯有提高目标,才能让结果水涨船高,这就是上等人的处世智慧,所以能够建功立业,成人所未成!

下等人做事出格,中等人做事及格,上等人做事破格

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的划分,绝不是对人的贬低,而是对人的激励。看清本质,说出现实,才能纠正问题,提升自己,谁都想出人头地、高人一等,那就对自己狠一点,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

  •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这是鬼谷子大师教导弟子的话。这种不再年轻气盛,懂得隐藏锋芒的心态,往往是四十岁以后,历经沧桑,阅历丰富才明白。

  • 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这四位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学习谋略有成,但是为人处事却没有学到家,各个心高气傲,最后结局让人唏嘘。

  • 人到四十才懂得,这三件事要留有余地,尽量少吃亏

  • 年轻人充满朝气,总是看不惯中年人暮气沉沉、谨小慎微的样子。殊不知自己到了四十岁以后,想想过去少不更事的日子,因为为人处世不留余地,错过了多少人生机遇,恨不得自己抽自己!

  • 年轻人做事不计后果,做错了也不肯低头,结果以后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人总要为幼稚付出代价,更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所以人到四十才懂得,这三件事要留有余地。

  • 人到四十才懂得,这三件事要留有余地,尽量少吃亏

  • 1、气忌盛——给别人留余地。

  • 记得大学时有一位同学,毕业时豪情满志,在毕业演讲中说“天不给我路走,我自己找路走,地不让我的路平,我自己踏平!”这番豪言壮语,让我们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心情激荡,充满激情。

  • 十年后再同学聚会,酒过三巡,这哥们举着酒杯跟我诉苦:“自己总想把工作做出成绩,有时看不惯上司的工作安排,结果得罪了领导,在工作中经常受排挤。自己被压的喘不过气,可是老人、孩子、房子、车子都要养,负担太重,工作憋屈却不敢辞职!”

  • 人到四十才懂得,这三件事要留有余地,尽量少吃亏

  • 这位老同学的中年感慨,让我大吃一惊,这还是当年才华横溢,让我们羡慕的人吗?所以说年轻气盛没有用,恃才自傲往往会让人怀才不遇,最后牢骚满腹,日渐平庸。

  • 自己豪气干云的同时,就要想到会因此而得罪人,不给别人留余地,别人必然针锋相对。只有和身边的人搞好关系,这样才会少吃暗亏,自己也更能如鱼得水!

  • 人到四十才懂得,这三件事要留有余地,尽量少吃亏

  • 2、心忌满——给做人留余地。

  •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说过一段话:“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这是他告诫张飞之言,为将之道切忌自满,由此延伸至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 一个人太骄傲,做人就不留余地,凡事以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为主,就听不进别人善意的谏言。这样也很难做到对别人谦恭有礼,时间长了,众人就会逐渐疏远他。

  • 人到四十才懂得,这三件事要留有余地,尽量少吃亏

  • 葛洪也说过:“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讲的就是心忌满的道理。不能谦逊做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不仅不会左右逢源,甚至还会众叛亲离,到吃亏才醒悟。

  • 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没有人能通晓所有事情,所以必须谦虚。给自己做人留有余地,这才是唯一值得自豪的地方。

  • 人到四十才懂得,这三件事要留有余地,尽量少吃亏

  • 3、才忌露——给做事留余地。

  • 一个人做事能否成功,和他的能力以及才干有直接关系,没有能力的人做不成事,有能力却做事张扬的人,更不容易成事!

  • 很多人一点成绩都没有做出来,就到处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才干,越是这样,越容易招人忌恨。成功不容易帮,但是搞破坏很容易,很多人就吃亏在显露才华上。

  • 人到四十才懂得,这三件事要留有余地,尽量少吃亏

  • 还有的人处处显露自己,并不是做事不留余地,而是想通过引人瞩目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从而得到利益。殊不知真正的成绩,来不得半点作伪,炒作只是一时,经不起考验的泡沫终将破掉!

  • 不要只看到台面上一些人取得了成功,就心生羡慕。其实有更多成功的人,往往深藏不露,当你知道的时候,别人已经功成名就。不要显露才华,默默的做事,会少很多障碍,往往更容易成功。

  • 人到四十才懂得,这三件事要留有余地,尽量少吃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