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作人的“红学”点滴

 bodleian library 2019-03-06
周作人不是“红学家”,但作为读者,他对《红楼梦》自有独特评判。仅就红楼人物品鉴而言,他明确提出过“最服凤姐”与“最爱晴雯”的观点。周作人曾说,“我读《红楼梦》前后大约有两三次,心里留下的印象也还相当清楚,我所觉得佩服的只有王凤姐,喜欢的只有晴雯”。周作人这一评语,出自1949年12月6日刊于《亦报》的《红楼梦》一文。当时,他在家闭门读书,开始忆述过往的读书生涯,并将其读书心得付诸点滴文字之中。

  周作人之所以这样评判红楼人物,乃是从“人的文学”立场出发,从小说人物创作路径考察,他为之解释称,凤姐与晴雯“这两个人虽然原来是在荣国府大观园里,但是假如换上一个背景,放在城市或乡村的平民社会里,还是一样的可以存在,可以发挥她的特色的”。

  他进一步指出,《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与刻画,其原型即使在三百年后,仍然有千千万万的存在。换句话说,红楼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类型种种,在后世的中国仍然大量存在,红楼人物就是中国人人性的模板。他这样解释道:“《红楼梦》所着力的地方是描写那些女人的性格行动,这虽是三百年前的模型,在现代也尽存在,有如那样随意的贾母,能干的凤姐,深心的宝钗,娇性的黛玉,刁恶的袭人与率直的晴雯等,随处可以见到一鳞半爪,这非得有社会上的大变动是不容易改变的。”

  周作人始终认为,《红楼梦》最令其佩服,也是写得最好的人物是王熙凤。他在《小说的回忆》(1945年4月作,辑入《知堂乙酉文编》)中写道:“正册的二十四钗中,当然秋菊春兰各有其美,但我细细想过,觉得曹雪芹描写得最成功也最用力的乃是王熙凤,她的缺点和长处是不可分的,《红楼梦》里的人物好些固然像是实在有过的人一样,而凤姐则是最活现的一个,也自然最可喜。”

  即使在1947年入狱服刑期间,周作人对《红楼梦》仍念念不忘,对红楼人物仍多有忆及。为此,他在狱中曾专门撰写过一首题为《红楼梦》的诗,对红楼人物“反复细思量”,又亮出了“最爱晴雯”的观点。诗云:“尝读《红楼梦》,不知所喜爱。皎皎名门女,矜贵如兰茝。长养深闺里,各各富姿态。多愁复多病,娇嗔苦颦黛。蘅芜深心人,沉着如老狯。啾唧争意气,捭阖观成败。哀乐各分途,掩卷增叹慨。名花岂不艳,培栽费灌溉。细巧失自然,反不如萧艾。反复细思量,我喜晴雯姐。本是民间女,因缘入人海。虽裹罗与绮,野性宛然在。所惜乃短命,奄忽归他界。但愿现世中,斯人倘能再。径情对家国,良时庶可待。”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直至1949年前后,无论是端坐书斋,还是身陷囹圄,周作人对《红楼梦》的关注,对红楼人物的品鉴,三十年间专文专论虽不多,却不乏可圈可点的心得点滴。一部世人皆爱的《红楼梦》,于知堂老人而言,也真是如清斋饮茶一般,抵得过半世尘梦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