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卫辉三八席来历!附流水席面图.....

 laoxuesheng 2019-03-06

卫辉“三八席面”的来历:

       卫辉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汉朝时建县,称谓“汲郡”。明朝万历年间,朱翊镠(谥号:潞简王,1568年3月3日一一1614年7月4日。)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与万历皇帝同母。隆庆四年(1570年),朱翊镠两岁时受封为潞简王,第一代潞王。居京师二十年。万历十七年(1589年)二十二岁时,就藩卫辉府,在藩二十五年。在潞王位四十五年。他的儿子朱尚芳即位,被封,后人称小潞王,出生在卫辉,1607年一一1646年)。懂音乐,习古琴,精书法,卫辉博物馆现存大量石刻碑真迹。

      朱翊镠(潞简王)的母亲孝定太后李氏和哥哥万历皇帝对他宠爱有加,致使潞王飞杨跋扈,骄奢淫欲,強抢民女。当年万历十年,潞王十四岁时,按照皇家习俗完婚,共耗金银三千八百六十九两。万历十二年,在首辅申时行的主持下,为潞王选定湖南衡州和河南卫辉两地作为藩地,潞王本人说:“臣愿就近,庶几咫天颜”,请求定卫辉府为藩地。万历皇帝御批。万历十三年,开始建造卫辉潞王府,预算为六十七万七千八百两白银,历经四年,至万历十六年五月,潞王府竣工。(清朝顺治年间清政府拆毁潞王府。)

      万历十七年潞王即将就藩。潞王离京,动用五百艘船只,装运财宝家私,经过京杭大运河到达卫辉。潞王受封四万亩良田,终生归王府缴粮纳税,维持王府庞大的开支,维持潞王挥金如土的豪华生活。因此潞王可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富甲天下。潞王住进了高雅、优美、森严的潞王府。府内有亭、台、楼、阁、戏楼,有山有水,还有十个从京城带来的小妾,以及众多佣人。他在这里享受着人间的荣华富贵。闲来潞王出府游玩,看到卫辉这座土城,与自己的王府相比落差太大,更不用说自己在京城皇宫中的豪华生活相比,,心中不免想起重修卫辉城。他安排府中管家通知知府到府中来议事。潞王让府中从京城带来的厨师准备酒宴。八个凉菜,八个热菜,八个蒸碗,精美的青花瓷器。

      前来府中的卫辉知府大人看到后惊呆了,心想不愧为皇家气派。当潞王告诉知府想法后,潞王要求知府邀请各县知县择日到府中来商议。知府与各县知县不敢慢待,速速与知府前来潞王府听从安排。潞王与知府和各县知县入席而座,三八席面上来,知县个个大开眼界并饱了口福,领命回去开始烧砖。按照潞王的要求,在每块土坯上打上字印,显示出是那个县烧制的,以此来监督质量和任务。(至今卫辉民间和博物馆收藏的砖上均刻着那个县的名字。)两年后,卫辉这座由汉朝时修建的土城墙,在明朝万历年间变成了一座宏伟的砖城墙。卫辉知府和他所辖的十个县的知县,将他们曾经在潞王府看到的和亲自品尝过的三八席面学会后,用来招待当地的达官贵人和亲朋好友。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由王府和官家传入到民间的大户富人家。

解放前,三八席面只能在官府和军政要员及名流有钱人家举办,普通百姓生活还达不到。解放后,三八席面在城市较为普遍,只是档次较低些。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极大的丰富,目前,在卫辉所有平常人家,不论城市和农村,凡是有红白喜事的家庭都开办三八席面,唯一区别的只三八席价格和质量的区别,数量是一致的。

在新乡,四区、六县、两市,凡是到过卫辉吃过三八席面的朋友们,个个都夸卫辉的三八席丰盛,大气,豪气。

来源:卫辉吃嘴精 陈建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