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年中充满生机的季节 古往今来 人们用尽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和赞美春天 苏轼眼中的春天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白居易描摹的春天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而韩愈笔下的春天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天 带来希望,也带来无限憧憬和力量 今晚 竖起耳朵 听,那春天的声音…… 春 作者 /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 四季之始。 对孩子来说, 春天,是一场期待已久的春游, 让人欢欣雀跃。 对农民来说, 春天,是在土地上播撒种子的耕耘, 让人心有所盼。 对你我来说, 春天,如同早餐摊上, 热气腾腾的白面包子, 让人能量满满。 对诗人来说, 春天,如同徐徐展开的山水鱼鸟图, 让人思缕不竭。 “春”之于贺知章,是春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唐丨贺知章 “春”之于杜甫,是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唐丨杜甫 ![]() “春”之于韩愈,是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唐丨韩愈 ![]() “春”之于白朴,是春景。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春》 元丨白朴 ![]() “春”之于刘方平,是春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月》 唐丨刘方平 ![]() “春”之于白居易,是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唐丨白居易 ![]() “春”之于秦观,是村庄的鸟啼。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傍。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丨秦观 ![]() “春”之于叶绍翁,是满园的红杏。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宋丨叶绍翁 ![]() “春”之于苏轼,是江上游弋的小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丨苏轼 ![]() “春”之于高鼎,是小儿放的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清丨高鼎 “春”之于王安石,是对故土的眷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宋丨王安石 “春”之于李清照,是对爱人的思念。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丨李清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