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一直强调“心态比能力更重要”,相信很多人听到这句话是比较蒙的,因为我们本能地会认为,能力才是主宰成功的秘钥,但却不知其实心态会决定能力的发展高低。为了更现实的说明这一点,在此便以最近高中部的一次课后反省作为案例分享给大家。1 从出题引申出背后的心态 本次课程的课前作业是“21-30题出题”,在写的时候我感觉很吃力,因为很多地方对题目本身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也十分不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就只能根据一种非常模糊空洞的方式来理解题目,然后再出一些也很笼统的题。遇到个别实在没有思路的题时,心态就从之前的一定想出一道很有思想与质量的题,变成了无论如何我一定要逼出一道题,以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在完成这次作业。 因此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出的题,有些题的价值性就比较低,因为是被逼出来的,所以我自己对它们的认可度也不高。这就是因为背后的心态是,为了出题而出题。因为要求是在规定时间内上交作业,迫不得已只好把那几题给答出来。如果没有硬性要求,会怎样呢?很可能当我没有思路的时候,就会选择放弃,因此没有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而是习惯等待山长来安排。有安排,我就努力按要求完成,没有安排,自然就不用再努力。这本质上还是一种消费者心态。 第二个心态问题是,不去理解他人,直接作出点评与下结论。这一点山长主要点评的是另一位同学的作业,她的体现形式是,在自己没有理解作者讲的内容是什么情况下,就给出了结论——我不认同你的观点。甚至在个别题还出现了——我不认同你,但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情况。山长点评这是一种心灵封闭、比较狂妄的问题。 我的问题只是表现形式不太一样,但本质上都是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就胡乱根据自己想法做事,也是一种非常不谦虚的心态问题。因为我在出题之前,就没有深刻理解自己的出题目的,只是觉得“最好不要出跟山长之前一样的题目吧”,觉得我是不是应该有些花样,出一些新奇的题。所以在这种“努力地跳出山长的出题模式”的状态下,一不小心,就把最核心的内容都给丢弃了。那就是为什么要出这道题,究竟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还是为了展现自己出的题很“稀奇古怪”?当时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看透本质,教给他们最有价值的内容,而是一些我自己现在看来都想不清楚的目的。眼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对象。虽然作业要求是写出题目、答题与出题目的,但对于最后一点,从心态的出发点上我就没有认真的思考。 这是本次心态上存在的问题,那么心态究竟是如何体现它的重要性的呢?正好,这段时间我们一直都在学习未来趋势的课程,对未来的时代需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来分析,如果我带着这样的心态继续去生活,会给我的未来带来怎样的结局? 2 带着这样的心态,迈入新时代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第一,消费者心态。如果习惯了等待与依靠,那么很可能找不到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活路。因为传统社会是“组织为王”,基本上你只要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可靠稳定的大企业(如果是国有企业更好),做一份即便辛苦但价值产出很低的工作,都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基本上这一生都会非常稳定。有了这种铁饭碗的存在,我们很容易养成等待与依靠他人的习性,不愿意主动思考与承担责任。在以前这样是没问题的,跟随组织有饭吃。 但随着组织的逐渐崩塌,大蛋糕成为了无数份小蛋糕,谁有本事,谁就能分得一杯羹。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再想着靠山吃山就几乎不可能了。如果我只是被动地接受身边发生的一切,而没有主动去创造价值,那么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我就会成为可以被随时淘汰的无用品。 第二,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看做是全世界的核心所在,习惯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对外界缺乏理解,也会渐渐与社会脱离。前面讲到了未来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那么你光有内容就能被人接纳吗?只是不一定的,即便你自己本身能力再强,但你不去理解他人的需求,更不懂得针对对方的需求提供最为合适的内容,那么自己空有一身本事也毫无用武之地。眼里只有自己,即便有内容,也无法很好的让他人接受。 就拿本次出题作业来说,即便我们的思维真的很不错,但如果出题时只考虑我对这道题的看法、我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解,而不考虑自己的学生需要什么,他们的接受程度是怎样的。能力再高也成为不了合格的老师,因为发心错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心态比能力更重要,因为发心方向的错误,要么会让自己的能力无处伸展,要么则可能让人发展为一个没能力的消费者。 3 改变:内化工匠精神 改变的最佳方式,就是追溯到问题的核心,从发心来改变。不再把事情都看成:都跟我无关,我自己随性发挥,想怎么做怎么做,好坏都无所谓。这种敷衍的心态是需要改变的。就应该像第25点里说到的“匠心”一样,追求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的卓越,带着这种工匠精神,认认真真地去对待自己生命当中的每一件事。 就像卡梅隆拍摄《阿凡达》一样,为了把这部影片拍摄成功,他经过14年的筹备酝酿,以及各项科技的尝试,甚至还找专门的语言学家为阿凡达创作了一门语言。对于那个新世界里的新奇事物,他跟他的团队在设计上,会细化到植物、动物,工具的细节构造与特殊属性。虽然有大量的信息不可能在电影中完全揭示,就算观众看到某种植物瞟了一眼也不可能有多在意,但他带领的这个团队依旧非常用心地进行设计,只为了给观众呈现出一种最逼真的外星的世界。他将电影技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这就是导演的工匠精神,尽全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他们不会去等待他人来安排自己该做什么,他们的使命就是做出全世界最震撼的高科技影片,开创影视界的奇迹,让他人只能望其项背。他们也会去接纳所有的新事物,认真去捕捉任何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而不可能把自己封闭在某个极小的世界里,拒绝外在的信息。 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追求极致,做最好的自己的精神,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自然被吸引而来,不想成功都很难。这也是为什么说心态比能力更加重要的原因,好的心态就如同1,好的能力是0,光有能力很难持续,因为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只有先建立起好的心态,在此之上发展能力才能维持它的稳固性。这也是为什么学堂会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心理行为教育的原因,只有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在他心中种下一颗愿意成长的种子,之后再传授思维与技术才会有更大的进展。这也是为什么学堂选学生也更看重态度而非能力的原因。而在这条路上我还有很多提升空间,要继续内化工匠精神,将其体现在学习生活的各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