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郑州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进展

 西岭gaqkwk50ed 2019-03-07

摘要:近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展开合作,先后发掘了新密李家沟,新郑赵庄、黄帝口,登封西施、东施、方家沟以及郑州市二七区老奶奶庙等遗址。这些工作在如下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确立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发展序列;二是发现现代人在中原地区出现与发展的多重证据;三是填补了本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与农业起源研究的空白。

  位于嵩山东麓的郑州地区是中原的核心区。这里历史悠久,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舞台,也还是中国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演化及其文化发展、尤其是从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阶段一系列重大变化开始的关键地区。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展开合作,先后发掘了荥阳织机洞,新密李家沟,新郑赵庄、黄帝口,登封西施、东施、方家沟以及郑州市二七区老奶奶庙等一系列旧石器中、晚期到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关键遗址,为探讨中国及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与现代人起源等史前考古重要课题提供了一批非常难得的新资料。特别感谢《中原文物》的鼎力支持,提供这次机会,能够集中刊出近年来发掘的新材料,为读者全面了解郑州地区旧石器考古最新进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机会。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河南省与郑州市及所辖各县(市)的文物管理部门与科研单位,就非常重视郑州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省、市、县(市)的文物考古专业人员积极寻找线索,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与发掘,先后有巩义洪沟与荥阳织机洞等重要发现,为郑州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进入21 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10 年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直把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研究作为本单位的学术重点,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密切合作,围绕东亚现代人起源、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与农业起源等史前考古重大课题,开展一系列考古发掘与研究。两单位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与郑州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也受到国家社科基金与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基金的资助,并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集中反映出近年来嵩山东麓旧石器时代考古在以下几方面的新进展。

  一 中原地区旧石器中、晚期文化发展序列的确立

  区域性文化序列的建立是一个地区考古学研究的基础。由于中原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框架,尤其是中、晚期文化发展序列的确立,不仅是该地区旧石器文化研究的基础,同时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探讨现代人类在该地区及东亚大陆出现与发展路径,乃至中原地区农业起源等史前考古重大课题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10 年来,得益于本地区晚更新世黄土沉积研究所展示的古环境背景与年代学框架,还有加速器碳十四与光释光等测年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大量年代数据的支持,新发掘的一系列遗址及研究成果完整地展示了本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尤其是晚更新世中、晚期旧石器文化发展的进程。

  本地区新发掘的一系列MIS3 阶段的遗址,如本期所刊载的郑州市二七区老奶奶庙、登封方家沟与新郑赵庄等遗址,年代测定结果分布在距今4.5万年—3万年之间。这些遗址石器工业的特点均是典型的石片石器技术。采用简单剥片方法,直接剥取石片毛坯,再进一步加工出不同形状与使用刃口的工具,与中国北方长期流行的小石片石器工业传统有非常明显的联系。但这些遗址居民远距离运输石英原料,有更为娴熟的剥片技术,开始利用背脊、同向打片技术生产长石片。石器刃口修理疤痕更均匀,形态较规整的工具数量也渐增多等特点,均反映了这一时期旧石器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随着MIS2阶段的到来,到距今2.6 万年前后,本地区石器工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是由于气候变冷所带来环境变化的影响,遗址数量较前一时期骤减。石器原料的选择也发生明显变化,已发现的几处遗址均已采用燧石为主要石器原料。更重要是剥片技术的变化,石叶与细石器技术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如本期刊载的登封东施与西施东区上层的发现,两者均发现典型的石叶剥片技术产品,尤其是前者,更可以完整复原出石叶与细石叶的生产操作链。这些特点显示本区的旧石器文化随着全球性环境的变化,MIS2 阶段冷期的到来,也转变为适应干冷环境的高流动性专业化狩猎人群使用的石叶—细石叶工业。不过这一阶段仍以石叶生产为主,细石叶技术尚不成熟,且展示着与石叶技术尚无法截然分开的特点。

  到距今1万年前后,本区的细石器技术发展到成熟阶段,有新密李家沟遗址下文化层的发现,可以说明这一阶段细石器文化发展的新特点。虽然简单的石锤直接打击剥片与系统的剥取石叶技术均可见到,但典型的船形与锥形细石叶技术已完全居于主导地位。特别是新的文化因素,如局部磨刃石器及陶片也开始出现。

  总体来看,从距今4万多年到3万年前后典型的石片石器的流行,到距今2万多年石叶及简单细石叶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再到距今万年前后典型细石器工业成为主导,以及新文化因素的出现等,郑州地区新发现的这些旧石器材料,已经展现出很清楚的旧石器中、晚期文化发展序列。

  二 嵩山东麓现代人出现的考古学证据

  现代人的起源一直是史前考古与古人类学领域研究的最核心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此问题的研究与争论非常激烈。位于中国与东亚大陆核心位置的中原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发现对于上述讨论尤为重要。无论是坚持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连续进化,还是主张晚近走出非洲的完全替代等不同假说,都需要坚实的考古材料的支持。对于主张多地区连续进化的理论来说,显然需要完整展示中国与东亚地区远古人类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无疑是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而主张东亚现代人起源的替代模式,无论是主张南线或北线说,也都离不开郑州地区考古证据的检验。郑州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系列旧石器考古材料也为上述问题的讨论增加了非常难得的新证据。

  如前所述,从距今4万年至5万年一直到距今3万年前后,中原地区的石器工业仍然是中国北方地区长期流行的石片石器传统,以简单剥片技术来生产石器,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在此期间,由于MIS3阶段的相对暖湿环境,中原地区成为当时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不同的人群分布在平原河谷区,聚集在适合居住之地安营扎寨,形成较长时间停留的中心营地。同时也在周边形成放射状的临时活动地点,完成狩猎、采集、选取石料并制作石器,乃至堆砌石堆并摆放古棱齿象头等多种活动,构成当时的栖居形态,展现了晚更新世人类在嵩山东麓生活的繁荣景象。这种情况清楚地显示出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并不似有学者一再论证中国古人类文化发展存在断层。尤其是强调末次冰期寒冷气候的影响或是东南亚多巴火山大爆发的作用等,促使中国境内古人类文化发展链条的中断,这些推论显然都是经不住郑州地区考古新发现的检验。

  郑州地区考古新发现的证据不仅反映该地区古人类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而且更直接说明这一阶段简单石片石器主人的行为复杂化,特别是具备现代人独有的象征性行为的出现等重要转变。老奶奶庙遗址等有组织的营地安排、远距离的优质石料的运输,乃至在石器生产技术上的改进等都是重要证据。尤其是新郑赵庄远距离搬运紫红色石英砂岩,专门垒砌成石堆基座,再摆放巨大的古棱齿象头,这种非功利性的复杂活动,无论是出于对巨兽的恐惧或崇拜,还是对狩猎丰收的祈求,显然都具有某种象征性意义。这应该是现代人行为在中原地区出现的最确切证据。赵庄遗址摆放象头的石堆遗迹不仅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的首次发现。该遗址典型石英石器工业与华北北部到中原地区的广泛流行等同类发现也很一致,都展示出此阶段东亚地区现代人的出现及发展特点。

  登封西施与东施遗址石叶及细石器工业的发现,除了清楚反映中原地区受到晚更新世全球性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冷对石器技术与生计方式的巨大影响之外,也反映了晚更新世期间中国及东亚大陆中部地区同样会发生人群迁徙与文化的传播扩散。与中国北方长期流行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不同,石叶—细石叶技术显然是外来技术。这种技术的出现更可能是受到末次冰期最盛期气候变冷,中、北亚地区原来的专业化狩猎人群携带他们的石叶技术南下大潮的影响。这一波石器技术或人群的迁徙扩散,反映了来自北方的影响确实也曾波及到中原腹地。然而其时代明显要晚于中原地区现代人的出现。这种情况也进一步说明,在东亚现代人出现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有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的痕迹显然也会在考古发现材料上留下痕迹。

  三 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重要发现

  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现在2009 年的发掘中发现了早于裴李岗文化的李家沟文化,以及李家沟文化6 层叠压的细石器文化层。这一发现是继20 世纪70 年代裴李岗文化发现之后,中原地区史前考古另一项重要收获,以至于被有关学者称之为一项期待已久的发现。本期刊载的李家沟遗址南、北两区2010 年的发掘成果,进一步增加了李家沟遗址新发现的内容。该遗址在典型的李家沟文化层之上,另外还发现有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片等遗存,进一步说明本地区从细石器文化发展至李家沟文化再到裴李岗文化阶段,旧石器时代末期到新石器时代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曾长期生活活动在李家沟遗址附近。他们留下的各类文化遗存,为认识中原地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以及从狩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的过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证据。

  李家沟下文化层典型的细石器工业遗存,主要是船形与锥、柱形的细石核技术,这与邻近地区如河南舞阳大岗细石器遗存,及北邻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同时代的细石器工业均比较一致,显示出区域性旧石器晚期文化发展的共同特点。与细石器遗存共存的还有简单剥片技术的产品以及典型的石叶技术产品,只是所占比例有限,仅为细石器组合的补充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在李家沟遗址的下文化层,除石制品及相关的石器原料以外,还出现较多的人工搬运石块,可能是与居住活动有关的材料,如搭建帐篷或围筑火塘等所用。这些都很少出现在时代更早流动性强的狩猎采集人群的营地。而到时代更晚的李家沟文化阶段,人工搬运石块更多,且明显集中在火塘或居住区附近。尤其是2010 年在南区发掘的典型细石器文化层出土的素面陶片与局部磨制的石锛,更展示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过程的复杂性。

  细石器技术到李家沟文化阶段已逐渐衰落。该层出土细石器制品与早期相比,在整个石器组合中所占比例降低,技术也显得更为随意简单。与此同时,磨制技术产品则增多,尤其是石磨盘大量出现。简单剥片技术的产品仍继续使用。动物骨骼碎片虽然仍较多发现,但已很少见到大中型哺乳动物,而多是小型哺乳类的骨骼碎片,说明此时专业化狩猎大型动物的活动已经不存在。小型动物的猎获只能是对本阶段李家沟居民生计的补充。虽然尚未发现植物遗存,但陶片的大量发现说明陶器在本阶段已经很流行。按照对早期陶器功能的认识,李家沟文化层陶器的出现也当与植物种籽类的食用与保存相关。综合细石器与李家沟两个文化层的发现情况来看,李家沟遗址居民从流动性较强的大动物狩猎者,逐渐转变为更多利用植物性资源的定居者的发展过程展现得更为清楚,揭开了中原地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由狩猎采集向定居与农业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序幕。

(作者:王幼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顾万发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18年第6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