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传媒圈(ID:cmq6636)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白岩松的话直指媒体融合中的痛点。一是思维层面,主观上弱化媒体自身存在的问题。二是操作层面,假融合。 正视传统媒体自身健康问题 毋庸置疑,传统媒体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确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和移动终端改变人们接收信息习惯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的崛起,不仅抢占了传统媒体产业的受众资源、广告资源以及资金投入资源,更对传统传媒产业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 但是,许多处在融合过程中的传统媒体缺乏向内的梳理和反思,从主观上弱化自身存在的问题。很多业内大咖早就指出,观念问题才是束缚传统媒体转型发展脚步的巨大阻碍。 此前的一次演讲中,白岩松曾提到“新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日子越来越难过”是一个伪命题。(详情点击:白岩松:媒体人现在被很多伪命题困扰得很严重)。他说:
确实,传媒媒体机制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市场定位存在的偏差、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长期存在,因此,没有新媒体,很多传统媒体的生存也面临巨大危机。传统媒体的自身改革迫在眉睫。 从从业者的角度,他说:
当然,同时,传统媒体也有许多新媒体所没有的优势。 信息真实,准确度高。传统媒体在信息发布之前,都要经过严格把关,传统媒体所呈现给观众的信息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虚假性以及负面效应。 社会责任较为明确。传统媒体工作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从而使得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 因此,融合也必须在去粗取精的基础上相互融合。 切忌新瓶装旧酒,假融合 传媒圈(ID:cmq6636)认为,媒体融合不要带“病”融合,要健康融合,从操作层面来说,就是切忌新瓶装旧酒,假融合。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地方媒体的假融合、两张皮:
那些口号偏多的表层化融合、有“融”无“合停留在“纸上”的融合、内容与资源两张皮的不匹配融合等都是假融合。 关于假融合,去年中国青年报10月29日发表了题为《检验媒体真假融合的四把标尺》的文章。 文章提出,至少有四把标尺可以检验和衡量什么是“真融合”,什么是“假融合”。 第一把标尺,是不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把经济效益放在落实意识形态和社会效益前面,那就是假融合。 第二把标尺,是不是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媒体内部仍然是多支队伍分做多个平台,那就是假融合。 第三把标尺,是不是真正实现了“一支队伍,多个平台”,并正在转型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新型主流媒体?如果还是管理、机制、流程、产品、空间相互割裂的简单报网互动,那就是假融合。 第四把标尺,是不是真正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是不是充分传承和发扬主流媒体内容、人才优势推出全媒体精品?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弥补“先天不足”与“扬长避短”的重要机遇。正如业内专家所说,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从形式融合到实质融合的重要转变,需要核心技术的创新,也需要先进理念的引领,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也需要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的转变。 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的媒体和媒体人的“健康自身”、“健康融合”正是媒体融合中的难点和痛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