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安全边际: 短期涨了不一定是买的对,短期跌了也不一定就是错! 2019年市场持续上涨,轻而易举的越...

 墨子语 2019-03-07

2019年市场持续上涨,轻而易举的越过了3000点,算不算牛市我不知道。边际哥不去猜测接下来的走势、也不在意什么牛市熊市,更不在意别人或者机构们都买了什么股票。我只关心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的什么水平,处于估值周期的哪个位置,是低估区域还是高估区域。只关注目标企业价值多少,对应的价格是贵还是便宜。这些足以让我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目前的情况,默默的拿住手中的持股,耐心的等待就好,我不在意市场短期波动。因为边际哥明白:“短期波动并不等于永久性损失风险,这也是股票投资的常识之一!”


但是边际发现在股票投资中有一个现象挺有意思,特别是在极端的市场行情中,比如像去年的那种连续大跌行情,或者今年开始的这种反转大涨行情。
很多投资者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在大幅下跌的时候,当自己买入的股票跌的比别人的多,会非常焦急痛苦。而在连续上涨的时候,当自己买入的股票涨的比别人少,同样会焦急难受。有些心理素质差、不够耐心的投资者,就会开始自我怀疑,甚至会犯“多动症”的毛病,冒出追涨杀跌换股的想法,总是觉得“跌的少的”或者“涨的多的”那个比自己持有的“落后股票”要好,认为那些买到“跌少涨多”股票的人或许比自己正确。这其实是太过在意短期波动,以及攀比心理在作怪,并且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情绪!

实际上,无论你买入哪只股票,都会有某一时间“比你跌幅更少”和“比你涨幅更高”的其它股票存在,也会在某一段时间内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情况。你期望自己买入的股票永远跌幅最小,永远涨幅最高,无时无刻都战胜市场,那是不可能的!当然,有些被短期炒作的股票确实会一涨再涨继续涨,甚至连续无数个涨停板。但那终究是短期现象,那是博傻的游戏,涨到一定时间,大概率怎么涨的就怎么跌下来,并且这个具体时间没人会知道。既然没有长期只涨不跌的股票。那投资者为何还会有这种负面情绪呢?

这是因为投资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人类是受心理和情感支配的,所以投资者都会受到消极负面情绪的影响,而产生这种影响的因素之一就是人类天生的都有着“与人比较的倾向”。霍华德马克斯说:“一个在孤立环境下感觉快乐的人,当他看到别人做的更好时,可能会变得痛苦不堪。在投资领域中,投资者大多难以坐视别人赚钱比自己多这一事实。如果别人做的比自己好,高收益也不会令人满意。而如果别人做的比自己差,低收益往往就能使人知足。这种比较的倾向是最有害的,强调相对收益而不是绝对收益体现了心理对投资过程的扭曲。”


不相信自己有这种倾向?假如在去年市场连续大跌的时候,自己持有的股票跌的比别人少,别人全年亏25%,自己却只亏了10%,会不会沾沾自喜?相反,在今年市场连续大涨的时候,自己持有的股票涨的却比别人的少,别人都涨了20%,自己却只涨了10%,甚至没涨,有没有沮丧不已、倍感失望?无论承认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

为何自己会在股票亏了10%的时候沾沾自喜,反而在盈利10%的时候沮丧失望?这就是“与人比较的倾向”或者说“嫉妒攀比心理”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这会对投资产生非常大的不利影响。这种负面情绪会使自己心态变坏、情绪变差,进而做出盲目错误的投资决策,干出频繁换股追涨杀跌的蠢事。当然,很多机构投资者有如此的攀比是有其原因的,因为机构投资者时时刻刻有着业绩排名的压力,还有来自客户的压力,排行的高低甚至直接决定了自己的饭碗,所以很多机构投资者是被迫注重短期业绩,被迫与无数的同行、与市场进行短期业绩比较(所以不要迷信机构投资者)。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却不存在这一压力,个人投资者更多的是出于自己心理层面的攀比之心。所以说个人投资者是有条件来规避这种负面情绪的。


如何做才能控制自己的“攀比之心”,如何避免在压力之下带来的“负面情绪”?

神经科学家Daniel Levitn说:“人在有压力或者急躁的情况下大脑会释放皮质醇导致心率加速,它会调节人的肾上腺素水平,并阻碍你的思维判断力。”当然,股票投资者也不例外。所以你必须明白:当投资者面对大涨大跌、或者眼看着自己的业绩落后于他人、落后于市场的时候,负面情绪会使自己失去理性,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投资决策。

一些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方法,叫做“事前剖析法”,简单点来说就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分析,防患于未然。也就是事前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最坏的和最好的打算都想一下,并制定相对应的方法。这样才能在极端情况下,尽量避免临危出错。”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必须提前考虑,假如我买的股票连续大跌30%或者腰斩我怎么办?连续大涨50%或者翻倍怎么办?两年不涨,或者两年落后于别人落后于市场我又怎么办?提前做好应对极端市场行情的准备,才能临危不乱,尽量保持理性。


另外,你必须明白一些负面因素的存在,并且给自己制定投资原则,投资必须要独立思考、坚持己见、保持耐心。其次你要明白市场:市场短期的波动大多都是非理性的,市场先生情绪反复无常,经常会给优秀的企业报出低价,也会给平庸企业报出高价,并且这个愚蠢的时间有时候还会很长。不要认为短期涨了就是好就是对,也不要认为短期跌了就是错。忽略短期市场涨跌,重注长期企业价值,少关注市场短期波动。懂得一些市场的规律与常识是非常重要的,懂得一些必要的心理学对于投资也至关重要!


有些个人投资者也总喜欢搞什么季度业绩总结,甚至月度业绩总结,我觉得是很可笑的!他们总结的是啥?是总结的自己的能力?还是总结的运气?如果买了一只垃圾股,恰好短期好几个涨停板,这个月业绩就是因为自己英明无比的结果?如果买了一只高价值低估值的好股票,但是短期股价不涨,这个月业绩就是因为自己愚蠢无能的结果?业绩比较是正常的,你可以和指数比,可以和别人比,但是如果是季季比、月月比、天天比,那就太扯了!别说一个月,就是一个季度、半年、甚至一年的业绩又能代表什么呢?短期的业绩表现,根本无法区分是基于能力还是运气,不要在意短期业绩落后于别人,短期什么也证明不了!市场短期表现完全取决于市场先生的情绪喜好,和能力无关,短期业绩什么也证明不了!

对比评估投资业绩要注重长期表现,不要在意手中持股一两年内的股价表现,市场短期没那么有效!短期上涨的不一定正确,短期下跌的也不一定就是买错了。评估投资业绩至少要以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时间来衡量。只买那些自己了解的、优秀的、确定性高的、价值低估的股票,即使它的表现在短期内并不尽如人意。投资的大忌是频繁换股、追涨杀跌、一山望着一山高。你以为自己能够把握短期变化,实际上很多时候你是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与人攀比涨跌差距只会让你更短视,使你的内心产生负面的变化,进而干出蠢事,最终根本赚不到钱!


巴菲特与贝索斯的对话中有一句经典语句:“关注长期的人比关注短期的人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边际哥在以前的文章中也说过:“投资者很普遍的一个错误就是过度关注短期,以股价短期涨跌论成败,并以此为导向来反思总结自己,甚至以此来改变投资决策,这其实是错误的,这些人忘记了格雷厄姆关于“市场先生”与“短期投票机 长期称重机”的定义。以短期一年或者两年的股价涨跌来反思总结自己,来评判对错,这是用市场先生的短期错误为标尺来总结反思自己,而不是真正的在反思错误或者总结经验。 就算是要评判对错,也应该是以长期投资业绩表现或者长期企业经营业绩来评判。如果一家企业的业绩持续增长,资产状况持续良好,买的时候也不贵,即使股价不涨,也不应该定义为投资错误。”

边际哥的另一篇文章中还说过:“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短期业绩是基于能力还是运气并不好区分。不要迷信于别人的短期三两年业绩,也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短期业绩,短期三两年内,你根本无法区分其投资业绩是基于能力还是运气。买入即上涨,不代表你是正确的。买入即下跌也不能代表你是错误的。短期涨的比别人多,不一定是自己的英明。短期比别人跌的多,也不能代表自己的愚蠢。有些时候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在短期带来正确的结果,而正确的决策也会在短期看起来像是犯错。”


如果你正在为自己投资的股票价格落后于别人,而羡慕、嫉妒、失望、后悔,想要改变投资决策,那么你应该冷静冷静,抛开其它因素,重新认认真真的评估一下手中持股的价值,然后再来对比目前的股票价格,看看究竟值不值得继续持有,然后再做投资决策。除非你持有的股票质地变差了,或者价格确实太贵了,否则没必要频繁换股。你出手交易的次数越多,你的胜率反而会越低。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做投资决策,大概率这个时候的判断是不理性不冷静是错误的!


做为价值投资者,不要有短期的攀比心理,不要因为短期业绩好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短期业绩不如别人就失望后悔。短期业绩是基于能力还是运气并不容易区分。无论是投资业绩的对比,还是涨跌对于自己决策对错的评判,至少应该以连续五年以上或者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作为参考,切勿让市场先生短期的情绪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市场先生经常会给出股票愚蠢的报价,你要做的是利用它,而不是被其所影响。

巴菲特说:“如果你无法忍受自己的持股下跌30%,那么你根本不适合做投资。”
边际哥借鉴一下说:“如果你无法忍受别人持股都在上涨的情况下,自己的持股下跌30%,那么你根本不适合做投资!短期涨跌能证明什么?除了证明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以外,什么也证明不了!”

本文最先发于公众号:W安全边际 欢迎关注!@今日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