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声典型病例:胆囊切除术后又见胆囊

 李振甲 2019-03-07

作者 / 李庆利

单位 / 山东省嘉祥县红十字会医院


患者女,56 岁,半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现例行术后查体。


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区可见一类圆形无回声区,其形状与胆囊相似。仔细观察,该无回声与胆囊管相连,向下追索发现与肝管合并为胆总管,胆总管扩张,内径约 1.2 cm。符合胆囊超声图像。


图 1 胆囊切除术后肝门区见无回声的「胆囊样」结构(GB)


图 2 声像图示肝门区「胆囊样」无回声(GB),其囊壁光滑不厚,颈部(黄色箭头)与胆囊管相延续并连接胆总管(红色箭头)



图 2 和图 3 声像图示胆总管(CBD)轻度扩张


视频 1 和视频 2 示肝门区「胆囊样」无回声,其囊壁光滑不厚,颈部与胆囊管相延续,并连接胆总管


患者行腹部 MRI 检查,同样发现肝门区胆囊样结构。


基于超声表现,结合临床病史,考虑为胆囊切除术后的残余胆囊


病例讨论


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残余胆囊多是由于手术时保留胆囊管过长或胆囊颈部残留 , 胆道内的压力致使残段扩张而形成。近年来,随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应用,残余胆囊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残余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甚至胆囊癌。


超声表现


超声检查时,若患者有确切的胆囊切除手术史,但在肝门区原胆囊位置出现「胆囊炎」结构时应该考虑残余胆囊可能。


残余胆囊通常较小,仔细观察可发现囊性结构与胆囊管或胆总管相连。检查时应注意观察残余胆囊的大小、 形态、 囊壁情况、囊内有无异常回声、肝外胆管扩张情况及管内回声等,观察有无残余胆囊结石、炎症等特征改变 。


残余胆囊应与肝门部囊肿鉴别。仔细观察与胆总管的关系可作为鉴别要点,前者不与胆囊管或胆总管相通。


另外,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常可在胆囊窝内探及类圆形无回声,此系胆囊床水肿或局限性积液所致 ,多在随访 1 个月内消失 , 不宜诊断为残余胆囊。


由于残余胆囊体积较小 , 易受肝门附近胃肠气体所遮盖造成漏诊 ,因此检查时应格外仔细寻找,特别是胆囊切除术后仍出现胆囊临床症状者更应警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