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学五味中药——络石藤、车前子、垂盆草、刺五加、佛手

 369蓝田书院 2019-03-07
络石藤

来源

       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

相关名

       络石、络石仝羊角藤、石盘藤、石薜荔、白花藤、石龙腾、悬石藤。

图片

产地

       主产于江苏徐州、南京、镇江,安徽芜湖,湖北孝感,山东青岛;此外,广东、广西亦产。


采收加工

       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鉴别

       本品茎呈圆柱形,弯曲,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mm;表面红褐色,有点状皮孔和不定根;质硬 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8cm,宽0.7~3.5cm;全缘,略反卷,上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淡;革质。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心、肝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通散,微寒能清,入心、肝经。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善治风湿热痹或痹痛兼热,可治喉痹及痈肿。

功效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趣记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喉痹,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入丸散、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使用注意

       本品苦而微寒,故阳虚畏寒、脾虚便溏者忌服。

故事

       曾经,有一个书生,每年上京赶考的人群中都有他的身影,他已经考了很多次了,但都没有考上,现在年逾五十的他仍然不肯放弃。这一次,他又来参加考试了。在去京城的途中,他住宿在一家旅店。不料,天气突变,书生的风湿犯了。双腿非常痛,这可如何是好,肯定会影响考试的,但是这次偏偏没有带够盘缠,没有钱买药。他坐立不安,非常焦急之下,他打开窗户,向外望去,在不远处的石头上,缠绕着一些草藤,活像是石头的“经络”。他忽然灵机一动,心想,这些草藤会不会有些作用呢?饱读诗书的他对中医也略懂一些,中医自古就有取类比象之说,这些草藤或许有疏通经络的功效。

       于是,他弄了些草藤煎服了并顺便带上了一些。到京城还要半个月,在路上还可以服用。没想到,服用了这些草藤煎汤后,腿没有那么疼了,服用了半个月后,只有一点点疼了,根本不会影响考试。这一次,书生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他衣锦还乡时,刚好又经过这个旅店,看到了曾经治好自己风湿的草藤,但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他见草藤喜欢缠绕在石头上,于是顺便就叫它“络石藤”。书生不仅为草藤起了名字,还将它具有治疗风湿的功效告知家乡父老,造福一方。此后,妇孺皆知络石藤用于治疗风湿。

车前子

来源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相关名

       车前、车前实、车前仁、车辙子、牛舌草、当道。

图片

产地

       主产于江西、辽宁、河南、四川等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穂,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鉴别

       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肾、肝、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寒滑利清化,入肾、肝、肺经。既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又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

       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病证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

(2)暑湿水泻。

(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

(4)肺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布包;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甘寒滑利,故阳气下陷、肾虚遗精及内无湿热者禁服。

药理

       本品有保肝、降胆固醇、祛痰、镇咳、预防肾结石形成、缓泻、抗炎等作用。

故事

       汉朝有一位名将,叫马武。

       一年六月,天旱无雨,庄稼全死了。可巧,马武打了败仗,部队溃退到不见人烟的荒野。人和马饿死、渴死了许多。剩下的人马,也因为缺水,大多得了膀胱“湿热症”,一个个小肚子发胀,不光人尿血,就连马也尿血。

       一天,马夫忽然发现有几匹马不尿血了,显得精神多了。马夫很奇怪:“它们这是吃了什么?”他围着马车转来转去,发现停放马车的前方地面上,长着一种猪耳形的野草,几天来,这几匹马一直在吃着这种东西。马夫心想:这种草也许能治“尿血症”。于是,他拔了许多猪耳草煎汤,一连吃了几天,小便果然正常了。

       马夫急忙跑到将军帐内,把此事禀告马武。马武闻听大喜,传令全营拔草煎水,供人喝、给马饮。几天过后,全营人马的“尿血症”都治好了。

       马武问马夫:“治病的猪耳草长在什么地方?”

       马夫领将军走到帐外,指给他看:“马车前边的就是。”

       马武哈哈大笑,说:“好个车前草。”

       从这时起,“车前草”的名字就传开了。


垂盆草

来源

       本品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

相关名

       石指甲、狗牙瓣。

图片

产地

       分布于江浙、江苏、安徽、湖北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鉴别

       本品茎纤细,长可达20cm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2.8cm,宽0.3~0.7cm,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

       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淡渗利,凉能清解,主入肝、胆,兼入小肠经。善清热解毒、利温退黄,治湿热黄疸常用,治疮肿及蛇伤可投。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趣记

垂盆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炊事班请撤退:

炊事班(有锅有盆)——垂盆草;

请——清热解毒;

撤退——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2)湿热黄疽,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干品10~30g,鲜品50~100g;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故事

       据说在清代维峰脚下,有一个曾姓农民,年40岁,子女各一,男耕女织,生活过得很好。有一天男主人忽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粘液浓血,一日二十多次,急请当地医生治疗,诊断为痢疾,服药却无效。

       眼看着一天天瘦下去,却毫无办法。一天,女儿拔了一篮猪草回来,内中有很多石指甲草(垂盆草),男主人想起此草能治猪的腹泄,便要妻子煮一碗给自己配粥吃。刚吃二餐腹部就不痛了,连服3天,粘液浓血全止,痢疾痊愈。

       邻里人都啧啧称奇。此后,只要同村人患同样痢疾者,也用此草配粥吃,全都好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知道了石指甲草(垂盆草)治疗痢疾有神效。就这样,慢慢的,垂盆草也就成为一味常用中药。


刺五加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根和根茎或茎。

相关名

       刺五加皮。

图片

产地

       主产河北和东北地区。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

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根呈圆柱形,多扭曲,长3.5~12cm,直径0.3~1. 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和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本品茎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 5~2cm。表面浅灰色,老枝灰褐色,具纵裂沟,无刺;幼枝黄褐色,密生细刺。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黄白色,木部宽广,淡黄色,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辛。

性味归经

       甘、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补辛散温通,微苦能泄。入脾经善补气健脾,入肾经善益肾强腰,入心经善养心安神,走脉络善活血通络。

功效

       补气健脾,益肾强腰,养心安神,活血通络。

主治病证

(1)脾虚乏力,食欲不振,气虚浮肿。

(2)肾虚腰膝酸软,小儿行迟。

(3)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

(4)胸痹心痛,痹痛日久,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0g;或浸酒,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甘苦辛温,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者慎服。


佛手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

相关名

       佛手柑、佛手片、五指柑、手柑、福寿柑、蜜桶柑、蜜罗柑。

图片

产地

       主产广东、广西、四川、重庆。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和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或浅黄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燥,芳香不烈,温而平和。入肝经,能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诸证。入脾、胃经,能理气和中,治脾胃气滞诸证。入肺经,能理气燥湿而化痰止咳,治咳嗽痰多。尤宜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之证。

功效

       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主治病证

(1)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

(2)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

(3)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沸水泡饮,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苦燥,能耗气伤阴,故气虚阴亏、阴虚火旺而无气滞者慎服。

故事

       很早以前,金华罗店一座高山下,住著母子二人。母亲年老久病,终日双手抱胸,自觉胸腹胀闷不舒。儿子为了给母亲治病,四处求医无效。一天夜里,儿子梦见一位美丽的仙女,赐给他一只犹如仙女手样的果子,经母亲一闻,病就好了。可是,醒来一看,母亲病情依旧,原来那是一场梦。于是,儿子下决心要找到梦中见到的那种果子。经过多少天的翻山越岭,当他坐在岩石上歇息时,突然看见一只美丽的仙鹤,一边舞一边歌:“金华山上有金果,金果能救你老母。明晚子时山门口,大好时机莫错过。”

       第二天午夜,儿子爬上金华山顶的山门,只见金花遍地,金果满枝,金光耀眼。一位美丽的女子飘然而来,儿子定睛一看,正是梦中所见的仙女。 仙女说道:“你的孝心感人,今送你天橘一只,可治好你母亲的病。”儿子感激不禁,恳求仙女再赐给他一棵天橘苗,以便母亲天天能闻到天橘之香,永解病痛。

       仙女满足了他的要求。儿子回来后,将天橘给母亲服用,母亲胸腹胀闷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仙女赐给的天橘苗经过辛勤培植,很快地传遍了整个山村,给更多的人享用。乡亲们认为,这位仙女就是救世观音,天橘象观音的玉手,因此称之为“佛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