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作者: 刘志华

 浅辰 2019-03-07

  【摘要】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师不应该“教教材”,应该在坚持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吃透教材、重组教材、以生为本、加强学习,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教材;以生为本;教师;教材观 
   
  教师教学要顺应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教材的涵义 
   
  我们开始上学的时候甚至幼儿园就有教材,直到上大学还是有教材的。教材顾名思义,有的人说教材就是教科书,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中国百科大全书》对教材的一种解释是:教材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 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它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显然,这是专指叫科学,是狭义的教材。另一种解释是: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如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录像磁带等),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杜威认为:“所谓教材,就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1]这也足以说明,教材不单单是指教科书,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一种材料,教材是范例。 
  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适应社会,在社会有所发展,实现“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二、两种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针对教材使用问题而提出的两种观点。“教教材”,就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忠实地讲授教材的教学行为。“用教材教”,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2]。“用教材教”观点认为:“教教材”只是强调教材的重要地位,教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 滴水不漏”的传授,教材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真理”、“权威”。教材是圣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教师只是一味地背教材,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器。如果学生的答案与教材的答案不相符时,一定以教材的为准,不会对教材做批判性的结论,严格遵循其规定的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这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把研究的重心由教材转移到学生身上。 
  “教教材”的观点认为:“用教材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过分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如果不能对之加工、处理,就不足以体现“用”。轻描淡写的说一下教材内容,就完全按照自己的个人理解甚至偏激的话语来解说内容;或者在毫不理解教材编辑意图的情况下,率由旧章,把过去自己认为正确的一套拿出来说事。用教材教,的确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就如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样,但是只是注重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而忘记了学生是要学知识的。 
  其实,“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针对“教学目标”而言的,是把教学目标单一地定位于“知识”上,还是兼顾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把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三、“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教材是教师教的材料,同时也是学生学的材料,教科书有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离不开教科书。教科书是教材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的资料,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才会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会学,促进学生的创造性。 
  (一)吃透教材 
  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读懂、吃透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教师要读懂、吃透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教材的编写结构。使用教材必须对教材有透彻的了解,不仅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且要掌握各学科的知识结构,找到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点、学科知识与现实需要的结合点。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从而选择不同的角度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也就会有不同的教学预设。要实现‘用活教材’,教师就要在读懂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智慧思考,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延伸,使之成为有利于学生有效建构数学知识的材料。”[3]教材不单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更注重过程和方法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生成。 
  (二)重组教材 
  教材,并非是一种物化的载体,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它记录着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蕴含着人的价值取向。教材的编写尽管专家们考虑得非常周密,也不见得对每位教师、以及每一个学生都很适应,“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调节顺序、更换实例、选择内容。要融入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智慧,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选择更合适的内容进行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设计出有教师个性的、内容充实的、形式多样的课例。”[4]如何将从教材中所获之“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用”之灵魂。教材的整合既要有利于把问题阐述清楚,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并非是一个一无所知的或不成熟的认知主体,而是一个在生活着并不断经历着的有一定认识能力、并迅速发展着的人,从他们与教材的关系来看,他们不仅是学习者,更是创造者。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重组教材,把教材作为“诱饵”去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生为本 
  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同时他们已经不是一张白纸,课程实施的重心应该是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而不应该是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收器。知识是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意义”不是独立于本人而存在的,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还取决于人们原来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因此,课程实施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方方面面,诸如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本教学”。“用教材教”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利用教材去引导学生,学生利用教材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加强学习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对教师而言,这句话可以改为:“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教师长年如一日地站在课堂上,以自己的不变应对外在外界信息的千变万化,如果他不去思考,那么就算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拼命工作,其结果也只能是在教书匠的层面上做无谓的努力。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应探求此中的智慧,学会思考。教教材是教书,用教材教是教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二者同时存在。教师的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用教材教”就是教师在充分理解、把握好教材的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兼顾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方式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2]朱煜.“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8(1) . 
  [3]陆敏娟.活力课堂:从读懂教材向用活教材迈进教学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0(4). 
  [4]申淑云. 浅析新教材之特点与观念变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