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游江山——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

 率我真 2019-03-07
  山水画最初作为人物画的补景出现,隋唐时逐渐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古人一直对山水寄予了深厚的情感,因此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的大宗而延绵不绝,名家辈出,流派纷呈。
  『卧游』,卧而游之,最早追溯至南朝宋时期宗炳所作《画山水序》,原文为『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宗炳这一思想为历代文人所服膺,他们以山水画替代真山水,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自然,参悟哲学思想。『卧游山水』的思想伴随着山水画的发展延续至今。
  中国山水画的出现较之西方风景画早了一千余年,它所呈现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这幅画作的问世,标志着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科。尽管学术界对作者及年代多有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现有的第一幅独立山水画作品的认知。
  北宋时期,山水画渐趋于成熟,被称为『宋画第一』的范宽,其作品以峰峦浑厚、势壮雄强著称,他把中国山水的壮美之境推于极致,是山水画『北宗』的典型代表。而『南宗』代表董源集皴法认知之大成,将中国山水画的皴法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之一 320cm×49.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到了元代,黄公望、王蒙等人均以逸气为上,画作中充溢着布衣精神,以意绪、心迹、思境为形式的美知,成为中国山水画三度变法的坐标设定。山水画发展到明中叶,已较为开放,画派纷呈是主要特色。这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表现。特别是『吴门画派』的出现,将山水画重置自然,画家们到大山里去写生,师自然造化,悟绘画真谛,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使山水画活了起来。
  清代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并称『四王』,受董氏画理影响,集体呈现出『明院体』的临摹之风,把对传统士者笔墨的理解达于致极,迎合了清朝政治文化的追求,左右了后世百年格局。
  二○一四年秋,经过精心筹划,辽宁省博物馆推出了『卧游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该展览共展出山水画作品三十三件,其中一级品七件,首次展出作品二十余件,并有一半以上的作品为由溥仪当年带出皇宫最终辗转入藏辽博的。
  展览以山水画宗师董源开始,汇集了自五代时期至清代中期马麟、王蒙、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王翚、王原祁等各派名家名作,展品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是近年来绘画展览中较为少见的。随着手卷的徐徐展开,一幕幕景色接踵而至,使观者有如身临其境,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感化。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卧游山水的情怀渐渐远去,置身真山真水成为当代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但古人的精神却通过一件件古代山水画卷得以保存,中国古代书画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得以展现。本文将依据展览内容,选择经典展品予以介绍。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之二

  (一)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横三百二十厘米,纵四十九点八厘米,绢本设色。
  董源,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南唐中主李璟在位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尊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董源目前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潇湘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夏山图》(现藏上海博物馆)、《溪岸图》(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
  董源的山水画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据说李璟年轻时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特地派董源画了一幅《庐山图》。董源将五老奇峰、云烟苍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李璟观后,称赞不绝,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朝夕对画观赏,犹如长居庐山中。由此可见董源构思的巧妙和写景艺术的高超。
  《夏景山口待渡图》与《潇湘图》同出自董源之手,画法一致,画幅高度亦相同。有的学者据此推测这两件作品原本是一幅画,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裁截分开了。而辽宁省博物馆原名誉馆长、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却并不认同此说法,他认为《夏景山口待渡图》『自有起迄,首尾完好』,而且其『具体描绘』要比《潇湘图》『复杂得多』,此外末代皇帝溥仪『携逃董氏作品好几件,以这件《夏景山口待渡图》最具代表性』。
  《夏景山口待渡图》描绘的是江南夏景,江水蜿蜒而过,在群山中时隐时现。草木丰茂,江水秀润,云雾显晦,点染皴擦中尽显其境。开卷处平沙浅岸,江河横陈,小舟往来其间,山峦叠起,丛林中微露村舍,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岸边有待渡者,展现出平远辽阔的江景。技法上以披麻皴为主,多用苔点,色彩淡雅,为典型的江南山水。卷前引首处有董其昌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卷后有元柯九思、虞集、雅琥题跋。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 局部之一

 
  (二)南宋马麟《荷香清夏图》卷,横三百二十二点八厘米,纵四十点九厘米,绢本设色。
  马麟,生卒年不详,画家马远之子,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南渡后三代居钱塘(今浙江杭州)。马远是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马麟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
  《荷香清夏图》右下署『臣马麟』楷书款,无钤印。画面绘垂柳拂岸,木桥横于碧波之上,四人散步其间。湖中游艇穿梭,远方烟霭出没,山峦树木,隐约可见。构图为平远散点式,山石为斧劈皴,用墨有浓淡干湿变化,人物线条用笔中峰,瘦硬劲峭,赋色以汁绿为主,并用多种颜色,均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图后有清高士奇跋,曾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 局部之二



元 王蒙 太白山图之一 238cm×27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三)元代王蒙《太白山图》卷,横二百三十八厘米,纵二十七厘米,纸本设色。
  元代由于复杂的民族矛盾,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背景。汉族知识分子在政治上被歧视,思想上多苦闷,因此许多画家文人隐居避世,投身自然以求所谓的『梵我合一』的道统精神。正是这种超然的处世,使他们常常能与自然接近,在自然中直接获取题材,从而使绘画更富超然气质。『元四家』是当时文人画家的典型代表,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当时画坛的精神指向。
  王蒙《太白山图》卷描绘的是宁波地区的自然山水风光,主要以太白山、天童寺、二十里松等地的景物为中心,寺庙规模宏伟,山峦绵延起伏,苍松蓊蓊郁郁,溪桥流水娟娟,前去寺庙进香朝拜的人群三三两两,官员们骑在骏马之上,威严异常,僧侣们往来穿梭不停。此图画风呈现的是王蒙的典型风格,主要以牛毛皴、解索皴和点子皴为主,设色雅致,色彩以花青和朱砂点染。此图卷首处有小字篆书『太白山图』,卷后有印章名款,可能原藏家因担心受到胡惟庸案牵连,将印章连画尾剪掉一条,事后才又补上,所以至今痕迹犹存。画卷钤有乾隆『松岫香台』引首,画面上有清高宗弘历的长题,拖尾有元末明初名僧宗泐、守仁等人的题跋,并有项元汴书小记一段,曾经清《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明 沈周 千人石夜游图之一 157.1cm×30.1cm 1493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四)明代沈周《千人石夜游图》卷,横一百五十七点一厘米,纵三十点一厘米,纸本水墨。
  在中国文人画思想中,『卧游』逐渐演变为中国人观画的代名词。尤其是沈周的『卧游』思想,对后世文人画的观看之道,乃至『吴门画派』都有着深远影响,流衍为绘画史上极富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沈周重视漫兴、幽淡和平和的美学旨趣,均在其绘画作品中得以体现。
  沈周《千人石夜游图》卷作于一四九三年,画家时年六十七岁。千人石是虎丘山的一处名胜,传为神僧竺道生讲经之处。据考,明成化十五年(一四七九)四月初九沈周曾夜登千人石,作《夜登千人石诗》一首。此诗后来得当地人数度唱和,在吴中文人圈颇为流传。弘治六年(一四九三)沈周曾应人之请手其诗一首,并徐霖代书其余四首,沈周作跋于后。而此图应该绘于其书之后,画面中景作大石,平坦而舒展,一白衣老者策杖其间,头部微仰,作吟咏状。四周皆以山树围绕,山只见跟脚,树多不及冠。该图无沈周落款,唯画卷起首右下角有一『南』字朱文残印。
  沈周步入晚年后,笔法由『细沈』变为『粗沈』,喜爱夜游并作夜游图。沈周为什么喜夜游并作夜游图呢?根据现存史料可以发现,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沈周晚年患有失眠病症,久不能入睡或睡后早醒,这在《夜坐记》中有记载:『寒夜寝甚甘,夜分而寤。神度爽然。弗能复寝,乃披衣起坐。一灯荧然相对,案上书数帙,漫取一编读之。稍倦,置书束手危坐。』他睡后而醒,醒不能入睡,干脆读诗并作图画,或作夜游。二是沈周在儒家道释观的驱使下,他越来越相信佛、道的缘故。沈周夜坐『四听阒然』,在夜晚听到的各种声音如风声、竹木声、犬声、鼓声、雨声等等,美妙无比的天籁之音,深深触发了自己的感悟。沈周以道家虚静之思和佛家『般若绝境』的思想,来巩固自己的心理体验。沈周提到,一般人的『体验』往往是『外静而内定』,但是他以为自己的夜坐可做到『外动而内静』。因此,沈周认为夜坐极其有益,这能澄人心神而发其意志。他的那种精神力量和神思是如此的奇特和富有趣味。再加上沈周乐与各种人士交往,当时和后来的人们称他的书画具有『吴趣』的风流,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明 董其昌 峰峦浑厚图之一 159.5cm×21.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五)明代董其昌《峰峦浑厚图》卷,横一百五十九点五厘米,纵二十一点二厘米,绢本设色。
  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师法『董巨』,笔致清秀中和。提倡『南北宗』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
  《峰峦浑厚图》卷绘江南秋色,峰峦临江,延绵叠嶂,松柏苍翠,红叶点点,曲渚茅屋,山村散落,小桥与轻舟相呼应,云海与山岭共磨荡,一派秋高气爽、景致宜人的意境。以披麻皴画出山骨,浅绛着色,加之青绿、朱砂的使用,浑厚华滋,秀润可爱。构图气势开阔,画幅虽狭小,而无局促的感觉。用笔苍润,功力深厚,当属作者晚年得意之作。此图曾为程祖福、周怀民递藏。
 



明 佚名 海天落照图 244.9cm×46.7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六)明代佚名《海天落照图》卷,横二百四十四点九厘米,纵四十六点七厘米,绢本设色。
  《海天落照图》卷传为唐代画家李思训所作。李思训(六五一—七一六),甘肃天水人,唐朝宗室,官至武卫大将军。精擅青绿山水画,时人有『国朝山水第一』之评,画史上称其为『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继承家学,后世称为『小李将军』。明代董其昌提出绘画的『南北宗』论,把他列为『北宗』之祖。
  此图卷以青绿泥金描绘山海间楼阁掩映,殿宇交错,落霞中波浪映照,帆影摇动。画面勾勒精到,渲染细致,红霞、青山、绿树、金殿交相辉映,方寸间营造出繁复景象。图上钤有『建业文房之印』『内府图书』等仿造五代和宋代内府的伪印。卷后附有鲜于枢《海赋》等题跋也系伪造。隔水上清代沈荃的观款可靠。图中钤盖多方清宫玺印,并于《石渠宝笈初编》中著录。此作虽是明代画师所仿制的『苏州片』,但绘画技巧不俗,勾染精到,亦属上乘之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宋时期青绿山水画的面貌,在研究古代青绿山水画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明 佚名 长江万里图之一 920.4cm×38.3cm 辽宁省博物馆
 
  (七)明代佚名《长江万里图》卷,横九百二十点四厘米,纵三十八点三厘米,绢本水墨。
   明代佚名《长江万里图》卷为宋赵芾《江山万里图》的临摹本,画尾有『臣夏圭作』四字,经鉴定应为后添。从画面风格上看应是明人所为。整卷云遮雾掩,崇山连绵,数尺之后方现曲折的江岸,三两旅人沿路缓行,航船数只待客于山脚渡口。随之则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继而孤岭突起,峰回路转,茅舍村屋,行旅往来。最后用茫茫无际的大海终结画面,水天一色,气势磅礴。此图用笔皴法布局皆稍显凌乱,画前右上角有末代皇帝宣统一印,并有二伪跋。
  (八)明代曹羲《仿荆关山水图》卷,横二百八十一点二厘米,纵三十一点四厘米,纸本水墨。
  曹羲,生卒年不详,号罗浮,长洲人。所绘人物、山水仿效宋元,种种逼真,但未脱院体。此图用干笔描绘山水景物,亭台、院落、杂树、山峦错落有致,游人行旅往来其间。首段布局颇具平远之势,用笔方折劲力,应为从五代荆浩、关仝笔法中化出。全卷着墨不多,自具意态。卷末有『嘉靖戊午秋八月写,五峰文伯仁』款,经鉴定此款为后添,卷末左下有『曹羲之印』『石林中人』白文印二方,这才是作者的印记。
  (九)明代王绂《湖山书屋图》卷,横八百二十点五厘米,纵二十七点五厘米,纸本水墨。
  王绂(一三六二—一四一六),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生,又号九龙山人,江苏无锡人。善画山水墨竹,山水画有繁、简两种风格,繁笔线条较长,转折灵活,多用中锋,学王蒙、吴镇笔法。简笔则干笔、偏锋、皴擦并用,来自黄公望、倪瓒。画墨竹笔法灵活稳健,具有书法特点,多受文同影响。知名于明初画坛。
  《湖山书屋图》卷以全景写太湖一带景色,场面宏阔。苍松修直,茅屋数间,涧水曲折,烟岚起伏,微波荡漾,峰峦耸翠,连绵不绝。屋舍院落有人据案读书,田里有农民耕种,湖面有渔民撒网,山间有高士来访,整个画卷洋溢着祥和宁静的气氛。画后有作者长题,可知此图作于永乐庚寅(一四一○),作者时年四十九岁,是为好友『仲镛』所作。卷后有明文徵明、俞允文二跋,曾经清《石渠宝笈》著录。
  (十)明代佚名《江山无尽图》卷,横一千六百三十一点五厘米,纵四十六点二厘米,绢本设色。
  明代《江山无尽图》卷画以马远、夏珪画法为之,作江天浩渺的景致。作品构图开阔,用笔劲健,全以水墨完成,干湿浓淡,皴染并用,作品厚重沉稳,技艺精绝。清内府著录《石渠宝笈》定为夏珪作品,但与夏氏可信作品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作品斧劈皴用笔爽力这一点来看,应为明代『院体』画家的杰作。另据广州美术馆藏原容庚旧藏的『戴进』款同名作品相比较,两卷构图、景物画法如出一辙,只是此本较容氏藏本更好一些而已。这对于此卷时代的认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画原具名款,被人擦去,目前卷上尚有擦洗的痕迹。
  (十一)明代佚名《仙山楼阁图》卷,横二百六十八点八厘米,纵四十一点二厘米,绢本设色。
  《仙山楼阁图》卷原题为赵伯驹所绘。赵伯驹,字千里,宋代宗室,著名画家,长于青绿山水画,师李思训父子画风,笔法细丽巧整,楼台界画亦尽工致。
  图卷绘青山云海间殿宇辉映,苍松翠柏葱郁昌隆,溪流繁花间人影憧憧,青山楼阁光晕璨然,好似仙境。全卷以青绿设色,勾勒精致工稳,晕染细腻,以界画之法所绘楼阁殿宇,结构谨严,与云山浑然一体。卷末有『臣伯驹上进』伪款,拖尾有马琬、邓文原、文徵明等伪跋。画卷之题材、画法与画史所记赵伯驹画风似有渊源,但笔墨技法及绘画的时代风格迥然于宋代青绿山水,画工稍显匠气,与明清坊间所绘制的『苏州片』相类。卷前引首有乾隆皇帝继位前的题诗,款署『宝亲王长春居士题』,钤盖『宝亲王宝』『勤学好问』二玺,又『随安室』迎首章,曾经清《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十二)明代佚名《千岩竞秀图》卷,横一千五百一十四点七厘米,纵五十四点六厘米,绢本设色。
  《千岩竞秀图》卷原传为南宋画家马远所绘,后经鉴定认为是明中期佚名画家所作。画卷引首有隶书『千岩竞秀』四字。画面以大斧劈皴绘连绵不绝的山峰,陡峭险峻,远山高耸,树木森森,屋舍庙宇隐现其间。中景绘烟波浩渺,一片平远气象,小舟往来其间,栈桥横跨溪流,游客凭栏远望。画卷后部复为重叠山峦,小溪瀑布,水流潺潺,云雾缭绕,群峰高耸入云。全图用笔劲力,墨色蓊郁,是明中期临仿南宋画风的佳作。    
  (十三)清代高岑《江天树影图》卷,横三百五十四点三厘米,纵二十七点二厘米,绢本设色。
  高岑(生卒年不详),字蔚生,号榕园,浙江杭州人。自幼学画,后自出机杼,晚岁自成一家。善山水,画格近蓝瑛,笔墨精到。水墨花卉清秀生动,写意入神。高岑活动于崇祯至康熙年间,与龚贤、樊圻、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合称为『金陵八家』。
  《江天树影图》卷绘江山秋景,山峦起伏,巨石横卧,树木丛生秃枝落叶,一派深秋景象。村屋民居散布于山坳间,半隐半现。江边林木挺拔,扁舟荡漾,水榭茅亭隔水相望,远处瀑布飞流,近处水鸭嬉游。卷尾群山层叠,虬松盘曲,茅舍依山,二人临窗远眺,悠然自得。此卷构图严谨,疏密有致,用笔工细,色彩明洁,清新悦目。
  此图作于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是高岑为林屋精心绘制的。林屋即邓旭,字元昭,号林屋,安徽寿县人,清代诗人。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进士,授检讨,出为洮岷道副使。后罢官,归居江宁近三十年,常四出游览,他的诗以山水纪游为主,著有《林屋诗集》。    
  (十四)清代王原祁《西湖十景图》卷,横六百五十六点五厘米,纵六十二点二厘米,绢本设色。
  王原祁(一六四二—一七一五),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一六七○)进士,供奉内廷,鉴定内府收藏历代书画,主持编纂《佩文斋书画谱》。其山水画精研宋元法度,深得祖法。
  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玄烨南巡,游览西湖时御题『西湖十景』并刻石建碑。为纪录皇帝此次南巡,王原祁画了这幅《西湖十景图》卷。整幅画面中,杭州西湖十景全部展现其间,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并分段泥金书标题。山石、林木以石青、石绿施色,郁郁苍苍;山峦间古刹精舍、红墙绿瓦,交相辉映,色彩明快丰富。留白的云气结合大片水面,结构紧凑。山势的脉络互相连贯,旷远雄伟。在技巧方面,王原祁作画时先笔后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由疏致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浑然一体,此卷可说是王氏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品。曾经清《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十五)清代王原祁《西岭云霞图》卷,横三百四十四点六厘米,纵三十八点八厘米,纸本设色。
  《西岭云霞图》卷中山峦重叠,连绵起伏;湖水浩渺,溪流蜿蜒;山水相间,云霞飞动;屋宇板桥,错落有致。整幅构图繁而不乱,紧凑扎实。此图中山石多用披麻皴,设色以浅绛为主,略施青绿,反复渲染,是王原祁六十九岁时师法元代大家黄公望笔墨所创作的作品。王原祁崇尚古法,经常临仿古人名迹,但并不是单纯复制原作,而是在临摹中领会古人绘画的神髓,将其高妙的技巧运用于自己的绘画创作中,通过此卷可见一斑。曾经清《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十六)清代王翚《临富春山居图》卷,横四百七十五厘米,纵三十六点五厘米,纸本水墨。
  王翚(一六三二—一七一七),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江苏常熟人。少时被王鉴收为弟子,后转师王时敏,临摹不少宋元名迹,并常与恽寿平切磋画艺。整理总结宋元山水画技法,研摹各家技法为一炉。作品虽多仿古,却具清丽深秀风致,功力深厚。从学弟子甚众,称『虞山派』。他和当时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恽格、吴历齐名,画史称『四王吴恽』,又称『清六家』。
  《临富春山居图》卷是王翚所临摹有『画中兰亭』之称的《富春山居图》山水画长卷。《富春山居图》原迹是元代黄公望所绘的煌煌巨制,明清以来为董其昌、『四王』等大家推崇备至,奉为至宝。王翚曾数次临摹《富春山居图》,流传至今的本子仍存三卷,此为其中之一。据卷末王翚自题,知此卷是根据毗陵唐氏所藏的《富春山居图》粉本于丙寅(一六八六)年所临,而且临摹过多次。从卷中可以看出王翚的笔墨技法纯熟,将原迹中的披麻皴体悟和运用的淋漓尽致,用笔添搭随意,流畅自然,无一丝迟疑,干湿浓淡的墨色也处理得当。    
  (十七)清代姜实节《秋山归隐图》卷,横四百九十二点八厘米,纵二十七厘米,纸本设色。
  姜实节(一六四七— 一七○九),字学在,号鹤涧,山东莱阳人,居江苏苏州。明末礼科给事中,入清隐遁,不入城市,布衣终老。善书,笔势如篆籀。画山水师法倪瓒,凤峦简淡,林木萧疏,意境清旷。
    《秋山归隐图》卷以赭石、花青色为主色调,渲染出云山连绵,江天辉映之境。其间屋舍错落,林木星布,山岩间晕染的花青墨色和林树间勾点的丹朱色营造出一派萧瑟秋意。其画山岩用笔勾勒简洁,转折间山势俨然,略施皴擦,笔墨虽少但山岩的脉络质理浑然天成。其画林木简而不疏,笔法娴熟,以多种笔法绘不同种类的树木,参差错落。画卷清远萧瑟,反映出作者『但有粗衣足,何劳作远谋』的退隐心境。    
  (十八)清代董邦达《盘山十六景图》卷,横五百六十九点八厘米,纵四十一点九厘米,纸本设色。
  董邦达(一六九九—一七六九),字孚存,号东山,浙江富阳人,官至礼部尚书。参与编纂《石渠宝笈》等皇家书画著录。工山水,学董其昌,名重一时。善用枯笔,线条干毛而轻盈柔美,明快流畅,疏密得当,重视以烘染来加强干笔勾勒皴擦之韵味,使笔墨浑然一体。
  《盘山十六景图》卷为董邦达创作的多幅有关盘山的画作中极其精彩的一卷。画面以横向布景的方式,展现了盘山的全貌,以及十六个景点在山中的具体位置。以界画的技巧,按前后顺序分别描绘了千相寺、清虚玉宇等各景的独特风貌。作者以小楷分别标明了各景的名称。此卷构图饱满,笔法繁密,山石树木皴擦勾勒精到,是董氏的精心之作。卷中有乾隆御题诗一段,拖尾处有清代大学士梁诗正楷书《御制盘山十六景诗》。盘山是位于天津与北京之间的一座名山,位于蓟县城西。圆浑而怪秀的山石构成了盘山的一大特色,历代在此大兴土木,留下诸多古刹名寺,乾隆皇帝尤其钟爱此地,曾三十二次驻跸盘山,感言『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其吟咏盘山的诗多达一千三百余首。    
  (十九)清代钱维城《飞云洞图》卷,横一百九十一点四厘米,纵三十四点五厘米,纸本设色。
  钱维城(一七二○—一七七二),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一七四五)状元,官至刑部侍郎。擅绘,其花鸟画追仿日臻盛行的恽寿平没骨画法。其山水画,远师『元四家』,近学『四王』画风,博采众家所长,形成自己的笔墨风格。《石渠宝笈》著录其画一百六十多幅,是乾隆朝重要的画家之一。
  飞云洞亦称飞云崖,位于贵州省黄平县城东十数里之湘黔古驿道旁,其地岩崖状如飞云,故得此名。明朝时,依洞建飞云寺,寺门刻有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所题『黔南第一洞天』。钱维城的《飞云洞图》卷依照飞云洞附近的景色布景构图,以繁密的笔墨勾皴出飞云洞石如云卷的地貌特征。通过用笔的轻重徐捷、墨色的干湿浓淡等变化,烘染出苍山茂林中的清幽福地。图卷钤盖多方清宫玺印,拖尾有钱维城楷书『飞云洞记』……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系辽宁省博物馆。本文图、文均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