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SDRAM之前,必须先了解"SDRAM"这个概念性的东西,并由感性的认识转变到一种理性的认识,所谓理性的认识就是实质性的东西…….不多说,相信你已经迫不急待了。那我们就开始了。 初识SDRAM
同步:这个词在FPGA设计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它,它反映了驱动sdram必须遵守一种时序原则,就是数据/命令和时钟在时间上同时的概念,也是在驱动sdram时要十分注意的一点。 动态:RAM这中存储结构会掉电丢失,在上电的时候也会丢失。为什么?因为SDRAM内部存储的数据是二进制数据,非0则1。用来存储该二进制数据的电路是由电容构成的,由于电容这种器件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放电,就像人的记忆一样,有些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了。很简单,如果你不想让某些事某些人淡忘,怎么办?就只有时不时地去回忆。那SDRAM不想"忘"了它的数据,怎么办,一样,也只有不断地回忆,就是不断地去刷新里面的存储电路。 随机:随机就是不指定为一次连续,也就是可以对SDRAM里面的随意地址进行读写操作。 SDRAM的历史 第一代SDRAM采用单端(Single-Ended)时钟信号,第二代、第三代与第四代由于工作频率比较快,所以采用可降低干扰的差分时钟信号作为同步时钟。 SDR SDRAM的时钟频率就是数据存储的频率,第一代内存用时钟频率命名,如pc100,pc133则表明时钟信号为100或133MHz,数据读写速率也为100或133MHz。 之后的第二,三,四代DDR(Double Data Rate)内存则采用数据读写速率作为命名标准,并且在前面加上表示其DDR代数的符号,PC-即DDR,PC2=DDR2,PC3=DDR3。如PC2700是DDR333,其工作频率是333/2=166MHz,2700表示带宽为2.7G。 DDR的读写频率从DDR200到DDR400,DDR2从DDR2-400到DDR2-800,DDR3从DDR3-800到DDR3-1600。
实验的SDRAM介绍 HY57V641620ET-H的内部结构
动作电路模块:这几个模块主要是根据"state machine"的译码结果进行工作的、包括行列地址的编码、自刷新定时和自刷新操作。 模式寄存器解码和突发操作模块:在对SDRAM的寄存器进行配置的时候,是通过地址线对SDRAM进行配置的,SDRAM中有一种突发操作模式,该模式由寄存器进行配置,所以该电路中包含一个突发操作的计数器。至于突发操作的原理下面会涉及到。 相信看到这里,你已经对SDRAM由感性的认识升级到实质性的认识,恭喜你,哈哈…. HY57V641620ET-H的存储量 HY:代表是海力士的SDRAM存储器 57:代表这是SDRAM芯片 V:代表这个SDRAM芯片工作电压是3.3V 641620:代表这个SDRAM芯片的存储容量 ET:代表SDRAM的块反应时间和封装 H:代表SDRAM的速度等级 下面我们来计算下这个芯片的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由存储深度和存储宽度决定,这是任何存储芯片存储容量的定义; 存储深度:HY57V641620ET-H内部有4个块,每个块有行地址12bit,列地址8bit 所以每个块就有212*28 = 4096256=1048576个存储单元,4个块就有41048576=4194304个存储单元。 存储宽度:该SDRAM的数据位宽为16bit 存储容量:4194304*16bit = 67108864bit,就是64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