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毅:色彩以抽象浓缩世界,世界以具象放大色彩

 月半文武 2019-03-07

一个色块、

一张色卡的颜色,

是对真实世界中颜色的概括与提炼,

它其实是抽象的、不真实的。

——沈毅

名家·名事

沈毅

家居业著名色彩专家

畅销书《设计师谈家居色彩搭配》作者

多乐士全球色彩趋势专家

多乐士大中华区色彩奖评委

清大环艺特聘导师

致力于为顶级家居品牌提供专业色彩咨询服务,以及为专业设计师群体讲授深度色彩课程。构建的PCD空间色彩理论,广泛运用于居室设计、软装陈设、家居产品开发等领域。所著畅销书《设计师谈家居色彩搭配》,自出版以来一直雄踞同类图书畅销榜,并同步输出繁体版在台湾、香港发行。

随言·随笔

因为兴趣,所以深究

二十年前,刚从学校毕业时,沈毅从事的是室内设计工作,和那时所有的新手一样,虽然对色彩抱有很大的热情,但是却发现在色彩处理上缺乏专业方法。比较老道的设计师也只是凭借经验进行色彩设计,没有太多条理化的知识为年轻一辈分享。

后来有机会兼职设计教育工作,从当时的各种书籍和教材中,也没能获得成型的室内色彩设计逻各类色彩知识都是散落的,与空间设计也基本没有关联。受这些问题的困扰,沈毅特别注重相关的思考和实践,想要整理出自己心中比较清晰的色彩设计系统和方法论。

经过十数年的积累和钻研,沈毅于2013年编写、出版的畅销书《设计师谈家居色彩搭配》应运而生,于近年也构建了PCD空间色彩理论体系

区别传统,独属空间的PCD色彩理论

沈毅构建的PCD色彩理论,是与平面广告、服装设计等相区别的认知工作。在PCD的色彩基础理论中,他将色彩分成色彩与色感两大属性。色彩即是人们一般讨论的颜色,色感指的是因为形体和材质等外部信息导致的色彩感觉上的变化。通过这种定义,让大家从一开始就明白在空间色彩设计中,形体、材质、光影和图案等对色彩的影响都是不可避免的

与传统色彩理论相比,PCD理论特别强调色彩的组织工作。即从面积、位置、材质、图案等色彩的外部信息上,去考虑色彩在空间中要如何处置

同时在传统的协调和调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朝向空间配色的实际情况,有行业针对性地构建了诸如靠色、跳色、撞色、减色、平衡、连接、聚焦等空间色彩组织方法。这些方法,都具有强烈的空间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色彩有道,破除空间色彩大误区

在十二月底的马蹄软装班课程中,沈毅作为特聘导师为室内设计师解惑空间色彩。他认为学员对色彩最大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协调色原理上。也就是说,大家更多是依靠感觉去配色,而从逻辑上,如何才能将颜色配得漂亮,大家基本上都比较模糊。

而设计师对色彩设计的理解也有一个共同的误区,就是认为在学校时已经学到了必要的知识,现在再学习只是用来回忆或者补习。而其实,色彩设计的知识领域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扩展,其中有些全新的认知,在原有的学校教育中是没有的。因此设计师现在的学习并不是来补课的,而是真的来进修的。

设计师对于色彩之道,应抱有开放的心态。因为色彩知识不是一颗封闭的胶囊,而是一条流淌的河流。随着时间的延展,色彩的知识和认知也在迭代与升级。

为此沈毅在本次课堂上为学员们构建一套清晰的室内色彩认知。其中有两个基本特点,必要性和系统性。色彩知识浩如烟海,但是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总有些是首要的、迫切的。同时色彩知识通常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但是对于一项具体工作来说,它必须具有足够的系统性,才能被大家高效地吸收并予以成功地运用。在课程中,沈毅依从单色、配色、组织、效果这四个组成部分进行讲解,从而达成以上两个教学目标。

要做好色彩设计,需要对色彩有系统而全面的认知。如果说其中有捷径,那就是先构建必备的色彩认知,再借鉴和学习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作品,从中汲取营养,从而发展出自己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法。这比起在色彩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毫无头绪地抄袭别人的设计,最后一无所获的状态要好得多。

 

虽然工具和色卡对色彩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关键性的,但是色彩毕竟不是文学和哲学,仅凭思考和文字就可以实现。色彩需要有视觉上的呈现,这种呈现可以帮助设计师建立更清晰的色感。在频繁的借助色彩工具进行比对和配色的实验中,设计师的色彩能力也会更容易得到发展。

深知·深意

 

沈毅认为色彩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广泛存在而又最不容易被看清楚的东西,除非你的双眼经过反复的锤炼。人们会觉得睁开眼睛就能看到色彩,但那只是生理上的色光反应,不是理性上的懂得。

色彩覆盖了世间一切可见之物,在室内空间中更是决定性的要素。空间的尺度营建、空间的功能分区、空间的氛围塑造、空间的聚焦序列、空间设计的构图,都离不开色彩的能量

撰文整理:杨惠敏

★★★

欢迎留言跟我们交流、分享你的想法、

告知你的需求

我们一起进步,一起见证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