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权谋六:抛出一个“总理王大臣”,解决了胤禛很多麻烦

 摄影姥 2019-03-07

炒米版《雍正王朝》权谋解读,炒米视角,不一样的视角,第十六章《雍正权谋六:抛出一个“总理王大臣”,解决了胤禛很多麻烦》(全文1585字,全文阅读约需7分钟)

在《雍正王朝》里,雍正继位之初,朝局实际上是处于一个相对失衡的状态。雍正新立,权威尚未树立。而在康熙朝时,雍正本身就是一个孤臣,并没有深入的人脉和强大班底。

这种情况下,接手的是一个吏治腐败、乱象丛生的朝局。而康熙临终前,把皇位托付给雍正,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他能够革除弊政、澄清吏治、匡补康熙的过失。

但是对于雍正而言,砍柴前需要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雍正必须要做三件事。

第一,稳定朝局,不能产生变故和动乱。

即位之初,雍正一没人脉,二没威望。不客气点讲,连雍正自己都对自己接班有点意外,更何况他人?一时间朝堂内外,很多既得利益者对雍正继位,仍然心存疑虑。

但是此刻,如果由胤禩出来组阁,是可以很快稳定这些既得利益者人心的。因为此前“夺嫡”的过程当中,胤禩处处学康熙,各种花钱,各种笼络人心。在很多既得利益者的眼里,胤禩可以“保护和纵容”他们。

所以在“总理王大臣”(事实上的首辅)的人选上,雍正选择了胤禩,并晋封他为廉亲王(正史上胤禩的亲王是雍正封的,但在剧中是 “八大山庄被围时” 康熙封的)。

组阁人选,除了继续仍用康熙留下来的张廷玉和马齐外,又加进了胤祥和隆科多,并晋封胤祥为怡亲王。整个内阁就是形成了两个亲王加两个此前的大臣以及佟佳氏的格局。

【这种安排有两个好处】

一来,表面上形成了维持康熙晚年现状的态势,但实际上加进了雍正的铁杆胤祥,并牢牢掌握住了兵权。

二来,分化了八王集团,胤禩不但当了“总理王大臣”,而且晋封为了廉亲王,至少表面看起来,地位显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清朝的第二号人物了。但是在八王集团的其他人眼里,胤禩是被雍正“招安”了。

所以当西北罗卜藏丹增再次发动叛乱的时候,胤禩与雍正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引起了其他几位皇子的不满。虽然从胤禩的逻辑非常好理解,如若大清亡了,就算自己争下了这个皇位,又何济于事?但是在其他人的眼里,这就是”被招安”的实锤。

第二,必须选拔和培养自己的铁杆,建立改革班底。

所以雍正继位之初,立马举行了恩科;立刻褒奖地方勤政行为。但是这个过程,也可谓举步维艰。

新钱案,雍正吃了哑巴亏,但是他发掘了一个人才孙嘉诚;恩科舞弊案,可谓奇耻大辱 ,但是收获了李绂和张廷玉;“山西藩库造假案”,更是辱出了新高度,雍正不得不下罪己诏,亲自承认错误,但是更加考验了田文镜。

“恩科重试”甚至为落榜才子刘墨林出面争辩,钦点其为举人;为廷试的仕子亲自掌灯。将田文镜、李卫升官调任为一方封疆,主持新政。

就在这艰难的过程当中,雍正的周边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改革班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