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员采风】道口火神庙会

 报春晖131 2019-03-07

   河南安阳滑县道口位于黄河北岸,每年的农历正月272829三天都要举办'火神庙会',这是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的这三天里人们为避免火灾祭祀火神,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如今早已不需要娱神祈福,但'火神庙会'却神奇地保留了下来。'火神庙会'举办期间,到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庙会的传统节目有河西高跷、军装秧歌、背阁、抬阁、八卦秋、武术表演、竹马、莲花灯、火龙、花船等男女演员盛装上阵,从脸谱到服装,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无不体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2007年道口“火神庙会”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被安阳市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33日,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汴梁摄影分会的部分摄影师专程前往道口火神庙会采风,拍摄了精彩的民俗活动。

吴平



李怀正


刘宗和

            背阁-肩上芭蕾

              易建国

“阁”字有多种含义,用在“背阁”一词里,取其“放东西的架子”之意,“背阁”是一种民俗活动,就是人背人的意思。背阁表演由上、中、下三部分相互配合。上层表演者称为“上装”,由36岁的男女儿童扮演,坐在一个铁架子上。化妆一般取材于穆桂英、白娘子、青蛇等戏曲人物。下层表演者称为“下装”,在整个表演中起基座的作用,由身着戏曲服饰、熟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的青壮年扮演。中间部分称为“中节”,是由青壮年捆在背上一铁制背架和用于固定上面儿童的支架组成。上装和下装就组成了可以拆卸组合的“中节”。“中节”巧妙地将“上装”和“下装”连为一个整体。铁背架大概有30斤左右,儿童的重量不超过65斤,加上衣服共计有百十斤。沿大街行走时,充当“下装”的青壮年走动扭摆,架上的演员也随之摆动。既怵目惊心又精彩纷呈,因造型优美,被称为“肩上芭蕾”,令人赞不绝口围绕道口主干道巡游一圈大概有十几里路,为了让演员得到休息,每个巡游队伍会开着卡车跟随,走了百十米就要靠着汽车休息一下。汽车上有专人扶持背架,照顾上装的孩子们。年幼的孩子在冬日的寒风中,坐在高高的架子上动弹不得,走一圈两个小时下来,那滋味绝非享受,大部分孩子都会哭鼻子,让人心生怜悯。

 除了单背阁,还有双背阁,背阁上的孩子挑出一个造型,上面坐着一个更小的孩子。一个“下装”要背两个孩子,增加了重量和难度,安全问题就更为重要了。

 与背阁表演相配合的往往有鼓嚓号角和舞蹈表演,与背阁队伍相映生辉。


背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这位“下装”演员,一不小心,脚步踉跄向前栽倒。幸亏围观群众较多,大家惊吓之中纷纷上前救护,才化险为夷,有惊无险。


阁上的孩子们

这个孩子已经睡着了,让人心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