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玉的三个流派,到底怎么玩玉才最过瘾?

 申申如也x4y0io 2019-03-07

关于玩玉的玩法

几十年来争议不断

有人说玩肉

有人说玩皮

于是又有了一个玩法

那就是玩料

现在咱们喜欢将籽料分类

一种是做料,另一种是玩料

今天华少就来说说

玩肉玩皮玩料这三种玩法

到底有什么不同?

到底怎么玩玉才最过瘾?

玩肉

玩肉是和田玉最初的玩法

大家看一下以前留下了的玉

留皮的玉少之又少

这是受以前的观念影响

古代羊脂必“削皮”

没看过古玉的玩友看过古装剧吧

大家发现没有

以前的和田玉都喜欢“削皮”玩

清乾隆 青玉双猴

老辈人认为玉就得干干净净

不得有半点瑕疵

所以削皮去绺挖脏避裂

通通处理掉

清 玉盂

再说了,和田玉以温润著称

要求玉质细腻油润

最好是打灯无结构

当然要削皮玩肉啦

现在想想那会多浪费啊

我看到白乎乎的古玉

都要心疼死

好好的籽料整的跟山料似的

玩皮

那是什么导致这种“玩皮”的兴起呢?

因为作假

90年之前和田玉作假有是有

但比较少

后来市场出现了大批假玉

留皮就成为了辨别籽料最直接的方法

而且大家也渐渐被皮色吸引

于是玩玉多了一种玩法

籽料是大自然的造物

皮色料最大程度保留和田玉的“原味”

这样的籽料原石拥有最美的形态

盘玩中能享受玉石自然的形态美

特别是利用皮色巧雕

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如红脸的关公,黑钟馗等等

巧妙地利用了皮色特点

红皮白肉小螃蟹

从玩肉到玩皮的转化

是玉石文化的重大里程碑

一方面

人们对玉石有了更深一层的探究与了解

另一方面

更是玉石文化的延伸发展

不过现在风气有些被带歪

带有靓丽皮色的籽料

只要玉质还算过得去

就能卖出高价

华少个人觉得玩皮可以

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要把重点放在肉的好坏上面

不能光顾着皮相好看

毕竟自古就讲究珠圆玉润

玩和田玉首先看的还是玉质油润

其次再看皮色白度等

不能以皮色为主导

玩料

就在玩皮玩肉两派杀红眼的时候

悄悄出了一个新门派

玩料

这是做中立的玩法

这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说法

大家把籽料分为两类

一种玩料

一种是做料

古代的玩玉人讲究的是

玉不琢不成器

谁管你玩料做料

只要能雕,全部去皮雕刻

在他们眼中

压根就没有玩料与做料之分

不对,正确的说法是

在他们眼中全是做料

清乾隆 玉菊花洗

后来人们迷上了皮色

一度沉迷在皮色魅力里

却渐渐忽略了玉质

有几分买椟还珠的意思

时至今日

玩友们另辟蹊径

把玩肉玩皮结合在一起

就是玩料

玩料,无需经过人工修饰

就能呈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

翻译成人话

就是瑕疵少,外形完整且独具特色

那些真正懂和田玉的人

明白皮是美人之衣

肉是美人的内在

而玩料,就是内外兼修的美人

这么一路说下来

大家应该明白了

玩玉就和人生一样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30年前皮色是垃圾

10年前皮色是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