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模君特别推荐 “这就是数学:她使你感悟到灵魂是无形的;她把生命赋予数学发现;她唤醒心灵,启迪智慧;她照亮我们心中的想法;她消除我们与生俱来的愚昧和无知......”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克洛斯 1975年出生,7岁进高中,9岁进大学,智商超过220 12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这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16岁获得学士学位,17岁获得硕士学位 21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24岁当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 31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32岁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他被誉为“数学界的莫扎特” 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澳籍华裔天才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 Tao) 他曾与本·格林合作解决了2300年前由欧几里得提出的与“孪生质数”相关的猜想,在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算术数论等多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果。 另著有经典数学教材《陶哲轩实分析》。 今天不说《陶哲轩实分析》,我们分享的是大神15岁时写的书,也是他的第一本书: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A Personal Perspective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经久不衰,2005 年,作者针对首版的结构和细节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使其易读性大大增加,台版豆瓣评分高达 9.2。国内也有出版社出版过这本书,但目前市面上已经没有在售版本,很多读者非常期待图灵能够复活它。很荣幸,目前复活版要跟大家见面了。 为何陶哲轩大神 15 岁写作的图书还具有特别大的借鉴意义? 因为,顶尖数学家年轻时的思维方式更为值得年轻人学习。 陶哲轩在 2005 年的修订版中这样说道: 现在我对生活和数学的看法显然与我15岁时是不一样的。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参与过解题竞赛了。如果让我现在写一本关于解题竞赛的书,那么书的内容与你此刻正在读的这本将有很大不同。 数学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学科。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会逐渐发生改变。当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时,通过反复使用一些简单的法则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凡的结果。数学的这种令人震惊的能力以及形式运算的抽象美,让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通过参与数学竞赛,我把数学当作一种消遣,解答那些设计巧妙的数学谜题(比如本书中的题目)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窍门”是一个令人享受的过程。进入大学以后,我首次接触到现代数学的核心内容|| 丰富、深刻而又令人神往的数学理论和体系, 敬畏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为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而感到骄傲。对前人未曾解决的开放性问题提供独创性的论证使我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当我成为一名专业的研究型数学家之后,我开始考察隐藏在现代数学理论和问题背后的直观力和推动力。我惊喜地发现,即便那些非常复杂的、深奥的结果,也常常可以利用一些相当简单,甚至是常识性的原理推导出来。当你领悟到其中的一个原理,并突然看到该原理是如何阐明一个庞大的数学体系时,你会忍不住惊喜地喊出“啊哈”。这的确是一种不寻常的体验。在数学中仍然有很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直到最近,我了解了足够多的数学领域之后,才开始明白整个现代数学学科的努力方向,以及数学是如何与科学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的。 我当时并没有如今这样的见解和经验,因此书中的很多阐述有些无知,甚至幼稚。我并不想对这些地方做过多的修改,因为当时年轻的我比现在的我更能融入高中生的解题世界。 陶哲轩 / 著 李馨 / 译
本书论述解决数学问题时会涉及的各种策略、方法,旨在激发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书中涵盖的内容包括:数论、代数、分析、欧几里得几何、解析几何。 “陶哲轩是毋庸置疑的天才数学家。如果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数学问题,那么出路之一就是引起他的兴趣。” ——查尔斯·费弗曼,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9岁即获得菲尔兹奖 “只有少数非常棒的书才能让年轻的学生认识到数学之美,而本书正是其中之一。” ——美国数学学会 本书是为了说明,当人们第一次接触数学问题时应该怎样处理,如何努力地去尝试一些正确的思路并排除掉其他杂念,以及如何稳妥地处理问题从而最终得到满意的答案。 |
|
来自: hercules028 > 《自然科学、现代科技、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