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节约观

 LDS551 2019-03-08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究其渊源,古经《周易》是最早系统阐述节约的著作。

  节约,《辞海》解释为节俭、节省。《辞源》说它出于《墨子・节葬》:“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而《周易》有一个专门的节卦 ,其“节”的含义就是节制、节约。因此,《周易》实先于《墨子》论述节约。《周易》节卦的阐述分两大部分,一是节卦的卦义总论,又分卦辞、彖辞(彖为论卦义的文字)、卦象辞(象为象征的具体事物);二是节卦的爻义分论,按爻位顺序分别对每一爻进行解释,又分爻辞、爻象辞。按照《周易》的思维方式可以理出其主张的节约观如下。

《周易》的节约观

  一、节约的起因和目的

  《周易》根据易理并联系当时的社会现象,从居安思危、治水抗洪、避免离散三个角度阐述了节约的起因和目的。

  彖曰:“说以行险,当位以节。”节卦的下卦“兑”通“悦”,上卦“坎”意为“险”,象征在心情喜悦时,就会盲目突进或放纵奢侈,导致进入危险境地,这时应当节制、节约。因而,悦与险成为节制、节约的起因。

  卦象曰:“泽上有水,节。”就节卦的卦象来看,上卦坎三是水,下卦兑三是泽,水流人泽中,泽满则溢,故应予以节制、节约。节卦形象地反映了夏商时代治水的情景,利用一些泽、薮、洼地聚积一定的水量,就像现在的小水库,节制水流,贮藏水,在天早需要用水的时候,节约用水并放水给百物使用,使得旱涝保收。

  《周易・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